一种粽叶捆扎打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15256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粽叶捆扎打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粽叶挤压腔,挤压板,液压活塞,前腔门,后腔门;所述挤压板设置于粽叶挤压腔内,且可沿粽叶挤压腔内上下平行滑动;所述液压活塞设置于粽叶挤压腔顶部,且所述液压活塞的活塞杆顶升端与挤压板连接;所述前腔门,后腔门分别可自由开合的设置于粽叶挤压腔的前端和后端;所述粽叶挤压腔与前腔门、后腔门围合形成填充粽叶的矩形腔体,所述液压活塞带动挤压板在粽叶挤压腔内上下平行滑动,以对粽叶挤压腔内填充的粽叶进行挤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将堆叠的粽叶进行挤压,之后捆扎打包,以减少粽叶的存放占用体积,进而便于粽叶的运输和销售。而便于粽叶的运输和销售。而便于粽叶的运输和销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粽叶捆扎打包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捆扎打包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粽叶捆扎打包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粽叶是“端午节”节日那天所食用的食物“粽子”必不可少的材料之一。粽子古称“角黍”“筒粽”,由粽叶包裹糯米或以添加辅料煮制而成。粽叶品种繁多一般以芦苇叶、箬叶等制成,是制作粽子必不可少的材料,南方一般以箬叶为主,北方以芦苇叶为主。
[0003]粽叶一般都拥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叶绿素和多种氨基酸等成份,其特殊的防腐作用也是粽子易保存的原因之一。另外,粽叶由于气味芳香,闻之如有回归大自然的感觉,因此粽叶也常用于包装食品以及用作餐桌上装饰和食品陪衬,在生活中的应用较为广泛。
[0004]在粽叶的生产加工中,由于粽叶片较薄,不容易堆叠,散置时比较占用储藏空间,且不容易计数或计量。因此,为了方便对粽叶的保存和按规格进行售卖,通常需经扎巴包装方法对粽叶按分量进行捆扎和包装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粽叶捆扎打包装置,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将堆叠的粽叶进行挤压,之后捆扎打包,以减少粽叶的存放占用体积,进而便于粽叶的运输和销售。
[0006]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粽叶捆扎打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粽叶挤压腔,挤压板,液压活塞,前腔门,后腔门;所述挤压板设置于粽叶挤压腔内,且可沿粽叶挤压腔内上下平行滑动;所述液压活塞设置于粽叶挤压腔顶部,且所述液压活塞的活塞杆顶升端与挤压板连接;所述前腔门,后腔门分别可自由开合的设置于粽叶挤压腔的前端和后端;所述粽叶挤压腔与前腔门、后腔门围合形成填充粽叶的矩形腔体,所述液压活塞带动挤压板在粽叶挤压腔内上下平行滑动,以对粽叶挤压腔内填充的粽叶进行挤压。
[0008]作为具体技术方案,所述粽叶挤压腔包括底板,对称垂直设置于底板两侧上方的侧板,垂直设置于侧板顶端的顶板。
[0009]作为具体技术方案,所述底板的上表面纵向设置有下穿绳槽。
[0010]作为具体技术方案,所述粽叶挤压腔的顶部设置有照明灯。
[0011]作为具体技术方案,所述挤压板包括与液压活塞的活塞杆连接的上挤压板,与上挤压板下表面连接的下挤压板;所述上挤压板采用钢板制成;所述下挤压板采用塑料或木材制成。
[0012]作为具体技术方案,所述下挤压板的下表面纵向设置有上穿绳槽。
[0013]作为具体技术方案,所述前腔门和所述后腔门均包括多个子门;多个所述子门的一端与粽叶挤压腔的同一侧铰接连接。
[0014]作为具体技术方案,所述子门的外表面设置有把手。
[0015]本技术有益效果在于:
[0016]1)本技术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其可将堆叠的粽叶进行挤压,之后捆扎打包,以减少粽叶的存放占用体积,进而便于粽叶的运输和销售。
[0017]2)本技术通过设置下穿绳槽、上穿绳槽,可对捆扎绳定位和便于穿过粽叶上下两端,提高捆扎打包的效率;同时,本技术的前腔门和后腔门均包括多个子门,这样可灵活控制子门的开合数量,以便于粽叶的填充。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前腔门和后腔门均打开时的主视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左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后腔门全部关闭、前腔门部分关闭的主视图;
[0021]图4本技术使用时的示意图;
[0022]上述图中各标识的含义为:1

粽叶挤压腔,101

底板,102

侧板,103

顶板,104

下穿绳槽;2

挤压板,201

上挤压板,202

下挤压板,203

上穿绳槽;3

液压活塞;4

前腔门;5

后腔门;6

照明灯;7

子门,701

把手;8

粽叶;9

捆扎绳; 10

包装物。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5]实施例
[0026]一种粽叶捆扎打包装置,参阅图1至图4,其包括:粽叶挤压腔1,挤压板 2,液压活塞3,前腔门4,后腔门5;所述挤压板2设置于粽叶挤压腔1内,且可沿粽叶挤压腔1内上下平行滑动;所述液压活塞3设置于粽叶挤压腔1顶部,且所述液压活塞3的活塞杆顶升端与挤压板2连接;所述液压活塞3与液压动力系统连接,液压动力系统为液压活塞3提供动力,液压动力系统图中未示出;所述前腔门4,后腔门5分别可自由开合的设置于粽叶挤压腔1的前端和后端;所述粽叶挤压腔1与前腔门4、后腔门5围合形成填充粽叶的矩形腔体,所述液压活塞3带动挤压板2在粽叶挤压腔1内上下平行滑动,以对粽叶挤压腔1内填充的粽叶进行挤压;所述前腔门4和后腔门5的底端边沿与粽叶挤压腔1的底面留有0.5~1cm的缝隙,以便于在粽叶挤压腔1的底面铺设包装物10后不会不影响腔门的关闭;
[0027]基于上述结构,请参阅图4,在使用本技术对粽叶进行捆扎打包时,先将捆扎绳9(如麻绳、铁丝)、包装物10(如编织袋、塑料网袋)依次铺设于粽叶挤压腔1的底部,之后关闭后腔门5,在包装物上方放置已经初步堆叠的粽叶,直至将粽叶堆放至合理高度(堆叠
高度可根据捆扎打包的质量或数量进行合理选择),之后关闭前腔门4,这样粽叶便堆积在粽叶挤压腔1与前腔门4、后腔门5 围合形成的矩形腔体内;之后,开启液压动力系统为液压活塞3提供动力,液压活塞3带动挤压板2在粽叶挤压腔1内向下平行滑动,以对粽叶挤压腔1内填充的粽叶进行挤压;经过上述步骤后,堆叠的粽叶被挤压后体积大幅缩小,之后便可打开前腔门4、后腔门5,将捆扎绳和包装物沿粽叶的堆叠高度方向进行捆扎打包;其中,捆扎打包的操作可在液压活塞保持顶升的状态下操作,但是不易于将捆扎绳穿过堆叠的粽叶的最上方;另外,捆扎打包的操作也可在液压活塞的活塞杆回缩状态下操作,这样捆扎打包方便,但是被挤压后的粽叶会回弹,体积会稍许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粽叶捆扎打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粽叶挤压腔(1),挤压板(2),液压活塞(3),前腔门(4),后腔门(5);所述挤压板(2)设置于粽叶挤压腔(1)内,且可沿粽叶挤压腔(1)内上下平行滑动;所述液压活塞(3)设置于粽叶挤压腔(1)顶部,且所述液压活塞(3)的活塞杆顶升端与挤压板(2)连接;所述前腔门(4),后腔门(5)分别可自由开合的设置于粽叶挤压腔(1)的前端和后端;所述粽叶挤压腔(1)与前腔门(4)、后腔门(5)围合形成填充粽叶的矩形腔体,所述液压活塞(3)带动挤压板(2)在粽叶挤压腔(1)内上下平行滑动,以对粽叶挤压腔(1)内填充的粽叶进行挤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粽叶捆扎打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粽叶挤压腔(1)包括底板(101),对称垂直设置于底板(101)两侧上方的侧板(102),垂直设置于侧板(102)顶端的顶板(103)。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粽叶捆扎打包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科可彭澧康彭国林蔡群兰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界康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