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安全躲避型变形式吊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1447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急安全躲避型变形式吊顶,涉及建筑装饰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吊顶板设置有固定区域和活动区域,固定区域包括侧壁相抵的若干板材,活动区域包括相互铰接的若干躲避板,若干躲避板转动后形成有躲避空间,三角龙骨内设有用于推动躲避板的外周壁自三角龙骨内滑出的若干释放部,三角龙骨内设有若干释放部,释放部包括相抵的驱动端和阻挡端,驱动端设有驱动躲避板自三角龙骨内穿出的作用力,所述阻挡端与躲避板插入至三角龙骨的一侧相抵且阻挡端的侧壁与三角龙骨的内周壁相抵。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吊顶和墙顶之间形成空气层,从而提高室内的隔音效果,同时空气层的设置还提高了室内的保温效果,节省了材料成本。节省了材料成本。节省了材料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急安全躲避型变形式吊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装饰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应急安全躲避型变形式吊顶。

技术介绍

[0002]吊顶是指房屋居住环境的顶部装修的一种装饰。简单的说,就是指天花板的装饰,是室内装饰的重要部分之一,具有保温,隔热,隔声,吸声的作用,也是电气、通风空调、通信和防火、报警管线设备等工程的隐蔽层。
[0003]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幸福指数也逐年升高,使得人们对灾难的畏惧以及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当高层的建筑内遭遇火灾时,火灾的逃生时间一般为60秒,且火灾发生时不能使用电梯,导致人们在短时间内不能进行逃离,从而对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当低层建筑遭遇洪水时,通常情况下人们很难在短时间内进行逃离,且洪水来袭时通常伴有细菌及腐蚀物,人们长时间在洪水中浸泡后容易诱发疾病以及威胁生命安全,在遇到地震等灾害时高层与低层的建筑都易发生倒塌,建筑倒塌时横梁的断裂墙壁的倾倒都会砸伤人们。
[0004]现有技术中也有不同类型的防灾房,例如申请号为CN202111312141.3,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的《一种高层建筑防火应急救生舱》,该救生舱包括生命保障舱,所述生命保障舱为钢板压制焊接成型,所述生命保障舱的上下两面为球形结构,所述生命保障舱的任意垂直截面的上下两边均为弧线,所述生命保障舱的侧面设有气密防火门,所述生命保障舱外包裹有保温隔热防火层,所述保温隔热防火层外设有抗震防爆防火复合板,本专利技术可以就近躲藏,可以防水防烟雾、抗压、防震、防爆炸,但是该救生舱存在一定的缺陷,在正常生活时,救生舱会占据房间内的很多空间,造成空间的浪费,且该救生舱内保障生命持续的基础设施丰富,从而增加了该救生舱的成本,因而设置一种适用范围广泛且能安全躲藏的吊顶结构很有必要。
[0005]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急安全躲避型变形式吊顶,通过结构的设置达到通过吊顶的变形形成躲避空间目的。
[0007]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该应急安全躲避型变形式吊顶,包括若干主龙骨,若干所述主龙骨上可拆卸连接有与其轴线垂直的若干三角龙骨,若干所述三角龙骨的底面可拆卸连接有吊顶板,所述到吊顶板设置有固定区域和活动区域,所述固定区域包括侧壁相抵的若干板材,所述活动区域包括相互铰接的若干躲避板,若干所述躲避板转动后形成有躲避空间,所述三角龙骨内设有用于推动躲避板的外周壁自三角龙骨内滑出的若干释放部,所述三角龙骨内设有若干释放部,所述释放部包括相抵的驱动端和阻挡端,所述驱动端设有驱动躲避板自三角龙骨内穿出的作用力,所述阻挡端滑动
连接在三角龙骨内,所述阻挡端与躲避板插入至三角龙骨的一侧相抵且阻挡端的侧壁与三角龙骨的内周壁相抵。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龙骨与三角龙骨组成了整体的龙骨框架,吊顶板与三角龙骨可拆卸连接,便于对吊顶板的安装和更换,躲避板在正常使用时安装在三角龙骨上,减少躲避空间的占地面积,相邻躲避板相互铰接使得单个躲避板进行拉扯时,整个活动区域自三角龙骨上脱落,便于人们对躲避板的组装,减少组装时间使得人们能够尽快躲避进躲避空间内,阻挡端在三角龙骨内实现对驱动端的阻挡,避免躲避板在安装时驱动端限制躲避板的固定,拉动阻挡端使其自三角龙骨内滑出,阻挡端丧失对驱动端的阻挡和限制,驱动端推动躲避板使其沿三角龙骨的内壁滑出,从而使得躲避板脱离与三角龙骨的连接,便于人们对躲避板的取出和使用。
[000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躲避板的端面靠近其侧壁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可拆卸连接在三角龙骨内,所述释放部包括若干弹性件以及与其底面相抵的限制片,所述弹性件远离限制片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三角龙骨的内顶面上,所述弹性件的中心轴线正对固定片的轴线。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片增加了躲避板与三角龙骨的接触面积,使得躲避板在三角龙骨上的安装更加稳定,限制片的侧壁与三角龙骨的内周壁相抵且限制片的底面与固定片的顶面相抵,限制片在三角龙骨内时,弹性件处于压紧的状态,限制片沿三角龙骨的内壁滑出时,在形变的弹性件产生的弹力作用下,弹性件推动固定片自三角龙骨内滑出。
[001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制片设置为沿其长度方向具有弹性形变的材质,所述限制片的侧壁与三角龙骨的内侧壁相抵,若干所述限制片远离躲避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动绳。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制片的形变性能节省了限制片在拉动过程中占用的空间,拉动绳便于人们同时驱动若干限制片自三角龙骨内滑出,使得人们对限制片的拉扯过程更加简便,提高躲避板脱离三角龙骨的速度。
[001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相邻所述躲避板的铰接处固定连接有扭簧,所述扭簧用于驱动躲避板的铰接点转动时围成躲避空间。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躲避板卡接在三角龙骨内时,扭簧处于扭转的形变,当躲避板脱离与三角龙骨的连接时,在扭转的扭簧产生的弹力下,扭簧拉动躲避板转动至围成躲避空间,简化了躲避板的组装步骤。
[001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躲避板内固定连接有呼吸装置,当所述躲避板围成躲避空间时,所述呼吸装置远离躲避空间的一端依次设置有上呼吸端、中呼吸端和下呼吸端,所述上呼吸端、中呼吸端和下呼吸端的外周壁上均设有连通闭合组件,所述连通闭合组件用于对上呼吸端、中呼吸端和下呼吸端连通与闭合状态的切换。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呼吸装置为躲避空间内氧气的循环提供了通道,上呼吸端、中呼吸端和下呼吸端的设置适用于不同灾害,保证了空气的稳定流通,连通闭合组件实现对上呼吸端、中呼吸端和下呼吸端与外界连通的控制,使得呼吸装置的使用性更强。
[001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通闭合组件包括支撑框以及转动连接在其内部的滚动件,所述支撑框内开设有供滚动件滑动的滑动槽,所述支撑框设置有滑动槽的一侧距上呼吸端、中呼吸端和下呼吸端的距离自靠近接收端的一端向远离接收端的一端递减。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框斜面的设置使得滚动件在其内部转动时与上呼吸端、中呼吸端和下呼吸端的管壁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当滚动件滑动自支撑框远离接收端的一端时,上呼吸端、中呼吸端和下呼吸端处于与外界连通的状态,当滚动件滑动自支撑框靠近接收端的一端时,上呼吸端、中呼吸端和下呼吸端处于与外界闭合的状态。
[001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呼吸装置包括接收管以及与其固定连接的上吸入管、中吸入管和下吸入管,所述上吸入管内固定连接有防水透气膜,所述中吸入管内的内管壁上固定连接有湿润过滤布,相邻所述湿润过滤布间设置有若干过滤颗粒,所述下吸入管固定连接有若干过滤板,所述过滤板靠近接收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绒毛。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透气膜保证空气流通的前提下限制水分流入至躲避空间内,过滤板实现对大颗粒灰尘的过滤,绒毛在人们呼吸的过程中发生飘动,绒毛在飘动时相互摩擦产生静电,绒毛实现对细小颗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急安全躲避型变形式吊顶,包括若干主龙骨(1),若干所述主龙骨(1)上可拆卸连接有与其轴线垂直的若干三角龙骨(2),若干所述三角龙骨(2)的底面可拆卸连接有吊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顶板设置有固定区域和活动区域,所述固定区域包括侧壁相抵的若干板材(3),所述活动区域包括相互铰接的若干躲避板(4),若干所述躲避板(4)转动后形成有躲避空间,所述三角龙骨(2)内设有用于推动躲避板(4)的外周壁自三角龙骨(2)内滑出的若干释放部(5),所述三角龙骨(2)内设有若干释放部(5),所述释放部(5)包括相抵的驱动端和阻挡端,所述驱动端设有驱动躲避板(4)自三角龙骨(2)内穿出的作用力,所述阻挡端滑动连接在三角龙骨(2)内,所述阻挡端与躲避板(4)插入至三角龙骨(2)的一侧相抵且阻挡端的侧壁与三角龙骨(2)的内周壁相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安全躲避型变形式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躲避板(4)的端面靠近其侧壁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固定片(6),所述固定片(6)可拆卸连接在三角龙骨(2)内,所述释放部(5)包括若干弹性件(7)以及与其底面相抵的限制片(8),所述弹性件(7)远离限制片(8)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三角龙骨(2)的内顶面上,所述弹性件(7)的中心轴线正对固定片(6)的轴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急安全躲避型变形式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片(8)设置为沿其长度方向具有弹性形变的材质,所述限制片(8)的侧壁与三角龙骨(2)的内侧壁相抵,若干所述限制片(8)远离躲避板(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动绳(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急安全躲避型变形式吊顶,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躲避板(4)的铰接处固定连接有扭簧(10),所述扭簧(10)用于驱动躲避板(4)的铰接点转动时围成躲避空间。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急安全躲避型变形式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躲避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世甫李界甫卢乃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佰业达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