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鞍式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1268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马鞍式空调器,包括位于室内侧的室内机、位于室外侧的室外机、以及连接室内机和室外机的鞍桥结构,室内机与室内侧墙体之间、室外机与室外侧墙体之间分别具有一定间隙,室内机的前侧和背侧进风,顶部出风,室外机的左右两侧、顶部及背侧分别进风,前侧出风。该马鞍式空调器优化室内机和室外机的进出风方式,提高换热效率。提高换热效率。提高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马鞍式空调器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器
,尤其涉及一种马鞍式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的窗式空调器形状多为方形,属于一体式空调,由底盘、罩壳、面板、风道、室内风扇、室外风扇、电机、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等组成,其安装后遮挡阳光的高度约为窗式空调器的总高度,客户无法享受充足的阳光;由于窗式空调器的室外部分与室内部分是一个整体,因此室外部分产生的噪音也会传到室内,导致噪音非常大,影响客户的舒适度,无法适用于对噪音敏感的客户。
[0003]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马鞍式空调器应运而生,其主要包括室内部分和室外部分,将室内部分与室外部分分离,将室内与室外分离,有效的降低了室内噪音。室内部分与室外部分通过鞍桥结构连接。室内部分主要包括面板、罩壳、底盘、室内换热器、贯流风扇、电机、风道、电控组件等部件。室外部分主要包括罩壳、底盘、压缩机、室外换热器、管路、电机、电机支架、轴流风扇等部件。
[0004]现有马鞍式空调器的室内部分采用前侧进风+底侧进风的方式,从底侧进入的风会绕过底部接水盘,绕到前侧后与前侧进风汇合,再经室内换热器换热后流出。接水盘会增大底侧进风的风阻,两路进风汇合后换热效率降低;并且,接水盘与室内机的底部之间需要预留一定空间以供底部进风流通,导致室内部分高度增加;此外,也存在接水盘内的冷凝水经底部进风口溢出的风险。
[0005]现有马鞍式空调器的室外部分通常采用顶部进风、侧面出风的方式,导致室外轴流风扇的吸风量不足,室外换热器换热效果差,影响整机换热效率。
[0006]本
技术介绍
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加对本申请
技术介绍
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
技术介绍
中指出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马鞍式空调器,优化室内机和室外机的进出风方式,提高换热效率。
[0008]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9]本技术提供一种马鞍式空调器,包括:
[0010]位于室内侧的室内机、位于室外侧的室外机、以及连接所述室内机和所述室外机的鞍桥结构;
[0011]所述室内机中设有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外机中设有室外换热器;
[0012]所述室内机与室内侧墙体之间、所述室外机与室外侧墙体之间分别具有一定间隙;
[0013]所述室内机的前侧和背侧进风,顶部出风;
[0014]所述室外机的左右两侧、顶部及背侧分别进风,前侧出风。
[0015]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鞍桥结构在朝向所述室内机的一侧设有向下延伸的室内竖向部,所述室内竖向部构成所述室内机的后背板,与所述室内机的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室内竖向部上设有室内后进风口;
[0016]所述鞍桥结构在朝向所述室外机的一侧设有向下延伸的室外竖向部,所述室外竖向部构成所述室外机的后背板,与所述室外机的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室外竖向部上设有室外后进风口。
[0017]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鞍桥结构包括:
[0018]室内鞍桥壳,其形成有第一贯通腔,所述室内鞍桥壳在朝向所述室内机的一侧设有向下延伸的所述室内竖向部;
[0019]室外鞍桥壳,其形成有第二贯通腔,所述室外鞍桥壳在朝向所述室外机的一侧设有向下延伸的所述室外竖向部;
[0020]其中,所述室内鞍桥壳与所述室外鞍桥壳相互套设,以将所述室内机的内腔与所述室外机的内腔连通,所述室内鞍桥壳与所述室外鞍桥壳可以相对运动。
[0021]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室内鞍桥壳包括室内鞍桥L型底板和室内鞍桥盖板,所述室内鞍桥盖板设于所述室内鞍桥L型底板的横向部的顶部,围成所述第二贯通腔,所述室内竖向部为所述室内鞍桥L型底板的竖向部;
[0022]所述室外鞍桥壳包括室外鞍桥L型底板和室外鞍桥盖板,所述室外鞍桥盖板设于所述室外鞍桥L型底板的横向部的顶部,围成所述第二贯通腔;
[0023]所述室外竖向部为所述室外鞍桥L型底板的竖向部。
[0024]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室内换热器包括依次连接的换热器一段、换热器二段及换热器三段;
[0025]所述换热器一段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换热器二段自所述换热器一段的底部斜向下延伸,所述换热器三段自所述换热器二段的底部斜向上延伸;
[0026]所述换热器一段和所述换热器二段靠近所述室内机的前侧板设置,所述换热器三段靠近所述室内机的后背板设置;
[0027]前侧进风流经所述换热器一段和所述换热器二段,背侧进风流经所述换热器三段;
[0028]经所述换热器一段、所述换热器二段及所述换热器三段换热后的风汇集后从顶部的出风口流出。
[0029]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一段、所述换热器二段及所述换热器三段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小于40
°

[0030]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室外机的底板、左右两侧板及顶板在朝向所述室外机的前出风口的一侧分别设有翻边,所述室外换热器靠近所述室外机的前出风口设置,各所述翻边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室外换热器连接;
[0031]各所述翻边所围区域构成所述室外机的前出风口。
[0032]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室外机的底板上设有进风口。
[0033]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室外机内设有排水泵,所述室内机内设有用于盛装冷凝水的接水盘;
[0034]所述排水泵与所述接水盘之间通过排水管路连通,所述排水管路沿所述室外机的
内腔、所述鞍桥结构的内腔及所述室内机的内腔延伸。
[0035]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于所述室外换热器和所述室内换热器之间的换热管路沿所述室外机的内腔、所述鞍桥结构的内腔及所述室内机的内腔延伸。
[003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37]本申请所公开的马鞍式空调器中,室内机的前侧和背侧同时进风,相较于现有窗机,进风量显著增加,有助于提高室内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从而提高整机换热效率。
[0038]室内机前侧和背侧同时进风的方式,在保证足够进风量的同时,取消底部进风,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室内机底部进风所导致的接水盘增大风阻、冷凝水溢出滴落的问题。
[0039]由于不需要在室内机底部开设进风口,也就不需要在室内机的底板与接水盘之间预留太大的空间,有助于减小室内机的整体高度,减小室内占用空间。
[0040]室外机采用四面进风(左右两侧+背侧+底侧)、前侧出风的方式,增大进风量,有助于提高室外换热器的散热效率,提高整机的换热效率。
[0041]室外后进风口与室外机内的轴流风扇正对,大大增强室外轴流风扇运转时从室外吸入空气的能力,提高通过气流对室外换热器的散热效果。
[0042]室外底进风口在增大进风量的同时,可避免吸入落叶等杂质的问题。
[0043]结合附图阅读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技术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鞍式空调器,包括:位于室内侧的室内机、位于室外侧的室外机、以及连接所述室内机和所述室外机的鞍桥结构;所述室内机中设有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外机中设有室外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与室内侧墙体之间、所述室外机与室外侧墙体之间分别具有一定间隙;所述室内机的前侧和背侧进风,顶部出风;所述室外机的左右两侧、顶部及背侧分别进风,前侧出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鞍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鞍桥结构在朝向所述室内机的一侧设有向下延伸的室内竖向部,所述室内竖向部构成所述室内机的后背板,与所述室内机的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室内竖向部上设有室内后进风口;所述鞍桥结构在朝向所述室外机的一侧设有向下延伸的室外竖向部,所述室外竖向部构成所述室外机的后背板,与所述室外机的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室外竖向部上设有室外后进风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鞍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鞍桥结构包括:室内鞍桥壳,其形成有第一贯通腔,所述室内鞍桥壳在朝向所述室内机的一侧设有向下延伸的所述室内竖向部;室外鞍桥壳,其形成有第二贯通腔,所述室外鞍桥壳在朝向所述室外机的一侧设有向下延伸的所述室外竖向部;其中,所述室内鞍桥壳与所述室外鞍桥壳相互套设,以将所述室内机的内腔与所述室外机的内腔连通,所述室内鞍桥壳与所述室外鞍桥壳可以相对运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鞍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鞍桥壳包括室内鞍桥L型底板和室内鞍桥盖板,所述室内鞍桥盖板设于所述室内鞍桥L型底板的横向部的顶部,围成所述第一贯通腔,所述室内竖向部为所述室内鞍桥L型底板的竖向部;所述室外鞍桥壳包括室外鞍桥L型底板和室外鞍桥盖板,所述室外鞍桥盖板设于所述室外鞍桥L型底板的横向部的顶部,围成所述第二贯通腔;所述室外竖向部为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元凯刘利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