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肠病用中药自身灌肠治疗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07732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炎症性肠病用中药自身灌肠治疗器,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上表面设有药液盒,且药液盒与管体相连通,所述药液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挡板,且挡板的侧表面延伸出药液盒的内部,所述挡板的侧表面设有弹簧,且弹簧与药液盒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安装的挡板、弹簧、色板与浮块,拽动挡板使其可对弹簧进行拉扯,使色板可从药液盒的内部露出,当色板从药液盒的内部露出后,将挡板松开,使其可利用弹簧反弹带动挡板复位再次对药液盒内的药液进行阻挡,当药液不断减少时,浮块承受的浮力变小可向下移动将药液盒的开口处进行封堵,可起到对药液排放进行控量的目的。起到对药液排放进行控量的目的。起到对药液排放进行控量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炎症性肠病用中药自身灌肠治疗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中药自身灌肠治疗器领域,尤其涉及炎症性肠病用中药自身灌肠治疗器。

技术介绍

[0002]炎症性肠病(IBD)为累及回肠、直肠、结肠的一种特发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腹泻、腹痛,甚至可有血便。本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溃疡性结肠炎是结肠黏膜层和黏膜下层连续性炎症,疾病通常先累及直肠,逐渐向全结肠蔓延,克罗恩病可累及全消化道,为非连续性全层炎症,最常累及部位为末端回肠、结肠和肛周,为了提高炎症性肠病治疗效率,使其可使用中药自身灌肠治疗器对患者进行给药治疗。
[0003]但是现有的中药自身灌肠治疗器虽然解决了肛门给药的问题,但是依然存在下列缺陷:
[0004]1、现有的中药自身灌肠治疗器在使用时,不具备对药液排放进行定量的功能,药液排放的量不同影响炎症性肠病的治疗效果。
[0005]2、现有的中药自身灌肠治疗器在使用时,由于患者的肛门较为干燥,使导管与肛门之间的摩擦力较大,导致导管在插入时容易在成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炎症性肠病用中药自身灌肠治疗器,包括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上表面设有药液盒(2),且药液盒(2)与管体(1)相连通,所述药液盒(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挡板(10),且挡板(10)的侧表面延伸出药液盒(2)的内部,所述挡板(10)的侧表面设有弹簧(11),且弹簧(11)与药液盒(2)连接,所述挡板(10)的前表面设有色板(12),所述药液盒(2)的内部位于挡板(10)的下方滑动连接有浮块(13);所述管体(1)靠近药液盒(2)的一端设有导管(7),所述导管(7)的侧表面嵌合连接有圆球块(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炎症性肠病用中药自身灌肠治疗器,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燕崔静吴红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