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型防盗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0486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防盗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型防盗门,包括门框,门框的内侧设置有外置门与内置门,内置门设置在外置门的内侧,外置门的顶端中部开设有观察框,观察框的内部设置有透明观察玻璃,观察框一端的一侧中部设置有第一固定件,观察框另一端的同侧中部设置有与第一固定件相配合的第二固定件,内置门一端的一侧中部设置有第三固定件,内置门另一端的同侧中部设置有与第三固定件相配合的第四固定件,内置门的中部上端设置有猫眼,外置门与内置门均通过门框合页固定安装在门框的一侧侧壁上,门框的另一侧侧壁上开设有内置门锁口,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第三固定件、第四固定件、外置门锁口以及内置门锁口均设置在同一侧。在同一侧。在同一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型防盗门


[0001]本技术涉及防盗门
,具体涉及一种安全型防盗门。

技术介绍

[0002]防盗门的全称为“防盗安全门”,它兼备防盗和安全的性能。按照《防盗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规定,合格的防盗门在15分钟内利用凿子、螺丝刀、撬棍等普通手工具和手电钻等便携式电动工具无法撬开或在门扇上开起一个615平方厘米的开口,或在锁定点150平方毫米的半圆内打开一个38平方毫米的开口,并且防盗门上使用的锁具必须是经过公安部检测中心检测合格的带有防钻功能的防盗门专用锁,防盗门可以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但只有达到标准检测合格,领取安全防范产品准产证的门才能称为防盗门。
[0003]目前,现有的防盗门安全性能不够全面,大多只具备安全锁和密码锁,但对于一些开锁专家来说,还是可以在主人不知道的情况下将门打开,造成经济损失,甚至人生危害,而且现有的防盗门门体只能单一门板,只有一层门挡住,并且现有的防盗门一般通过采用结实的材料来达到防盗的目的,防盗性能比价差,降低了用户的居家安全性。
[0004]因此,生产一种克服现有的防盗门门体只能单一门板、防盗性能差、安全性能差以及居家安全性低的不足的安全型防盗门,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克服现有的防盗门门体只能单一门板、防盗性能差、安全性能差以及居家安全性低的不足的安全型防盗门,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缺陷。
[0006]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安全型防盗门,包括门框,所述的门框的内侧设置有外置门与内置门,内置门设置在外置门的内侧,所述的外置门的顶端中部开设有观察框,观察框的内部设置有透明观察玻璃,观察框一端的一侧中部设置有第一固定件,观察框另一端的同侧中部设置有与第一固定件相配合的第二固定件,所述的内置门一端的一侧中部设置有第三固定件,内置门另一端的同侧中部设置有与第三固定件相配合的第四固定件,内置门的中部上端设置有猫眼,外置门与内置门均通过门框合页固定安装在门框的一侧侧壁上,门框的另一侧侧壁上开设有外置门锁口与内置门锁口,所述的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第三固定件、第四固定件、外置门锁口以及内置门锁口均设置在同一侧。
[0007]所述的第一固定件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外置门的外壁上,第一固定件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开门把手与钥匙孔,钥匙孔设置在第一开门把手的底端一侧,第二固定件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外置门的内壁上,第二固定件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关门把手与锁门纽把,锁门纽把设置在第一关门把手的下方,外置门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锁栓与第二锁栓,第二锁栓设置在第一锁栓的下方,且第一锁栓与第二锁栓均通过钥匙孔所控制。
[0008]所述的第一锁栓与第二锁栓通过外置门与门框侧壁上的外置门锁口活动连接,第一关门把手与第一开门把手通过外置门相连接。
[0009]所述的第三固定件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内置门的外壁上,第三固定件的一侧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开门把手,第三固定件的另一侧侧壁上设置有第三锁栓,第三固定件的外壁上设置有与第三锁栓相配合的外置钥匙孔,第四固定件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内置门的内壁上,第四固定件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关门把手。
[0010]所述的第二开门把手与第二关门把手均通过内置门与第三锁栓相连接,第二开门把手与第二关门把手通过内置门相连接,且第三锁栓通过内置门与门框侧壁上的内置门锁口活动连接。
[0011]所述的猫眼与透明观察玻璃对应设置。
[0012]本技术有益效果是:首先,本技术包括门框,所述的门框的内侧设置有外置门与内置门,内置门设置在外置门的内侧,所述的外置门的顶端中部开设有观察框,观察框的内部设置有透明观察玻璃,观察框一端的一侧中部设置有第一固定件,观察框另一端的同侧中部设置有与第一固定件相配合的第二固定件,所述的内置门一端的一侧中部设置有第三固定件,内置门另一端的同侧中部设置有与第三固定件相配合的第四固定件,内置门的中部上端设置有猫眼,外置门与内置门均通过门框合页固定安装在门框的一侧侧壁上,门框的另一侧侧壁上开设有外置门锁口与内置门锁口,所述的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第三固定件、第四固定件、外置门锁口以及内置门锁口均设置在同一侧,本技术通过设置外置门与内置门,使其能够多一层门板进行防护,增加了使用安全性,保障了住户的安全;其次,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开门把手、内置钥匙孔、第一关门把手以及锁门纽把,通过钥匙开门,开完门之后,再通过外置钥匙孔打开内置门,进去之后,再通过锁门纽把从内部将其外置门进行锁住,实现了反锁的功能,保护了住户的安全;再次,本技术通过猫眼与透明观察玻璃的相配合,可以不用打开内置门就能看到门外的情况,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设计巧妙,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具有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是易于推广使用的产品。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整体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整体背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图2中A点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图3中B点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一端”、“另一端”、“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0]如图1、2、3、4、5、6所示,一种安全型防盗门,包括门框1,所述的门框1的内侧设置有外置门2与内置门3,内置门3设置在外置门2的内侧,本技术通过设置外置门2与内置
门3,使其能够多一层门板进行防护,增加了使用安全性,保障了住户的安全,所述的外置门2的顶端中部开设有观察框4,观察框4的内部设置有透明观察玻璃5,观察框4一端的一侧中部设置有第一固定件6,观察框4另一端的同侧中部设置有与第一固定件6相配合的第二固定件9,所述的内置门3一端的一侧中部设置有第三固定件13,内置门3另一端的同侧中部设置有与第三固定件13相配合的第四固定件18,内置门3的中部上端设置有猫眼21,外置门2与内置门3均通过门框合页固定安装在门框1的一侧侧壁上,门框1的另一侧侧壁上开设有外置门锁口16与内置门锁口17,所述的第一固定件6、第二固定件9、第三固定件13、第四固定件18、外置门锁口16以及内置门锁口17均设置在同一侧;所述的第一固定件6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外置门2的外壁上,第一固定件6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开门把手7与内置钥匙孔8,内置钥匙孔8设置在第一开门把手7的底端一侧,第二固定件9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外置门2的内壁上,第二固定件9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关门把手11与锁门纽把12,锁门纽把12设置在第一关门把手11的下方,外置门2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锁栓10与第二锁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型防盗门,包括门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门框(1)的内侧设置有外置门(2)与内置门(3),内置门(3)设置在外置门(2)的内侧,所述的外置门(2)的顶端中部开设有观察框(4),观察框(4)的内部设置有透明观察玻璃(5),观察框(4)一端的一侧中部设置有第一固定件(6),观察框(4)另一端的同侧中部设置有与第一固定件(6)相配合的第二固定件(9),所述的内置门(3)一端的一侧中部设置有第三固定件(13),内置门(3)另一端的同侧中部设置有与第三固定件(13)相配合的第四固定件(18),内置门(3)的中部上端设置有猫眼(21),外置门(2)与内置门(3)均通过门框合页固定安装在门框(1)的一侧侧壁上,门框(1)的另一侧侧壁上开设有外置门锁口(16)与内置门锁口(17),所述的第一固定件(6)、第二固定件(9)、第三固定件(13)、第四固定件(18)、外置门锁口(16)以及内置门锁口(17)均设置在同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型防盗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固定件(6)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外置门(2)的外壁上,第一固定件(6)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开门把手(7)与内置钥匙孔(8),内置钥匙孔(8)设置在第一开门把手(7)的底端一侧,第二固定件(9)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外置门(2)的内壁上,第二固定件(9)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关门把手(11)与锁门纽把(12),锁门纽把(12)设置在第一关门把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崇查宋梦梦宋沂龙
申请(专利权)人:开封市佳盾门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