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对焦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80358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对焦方法,包括:以镜头可调节的焦距区间作为搜索范围,逐次依据预定比例由两端向内缩减搜索范围;其中,每次缩减搜索范围时,对图像结果评估最好的目标点所在区间进行保留;当搜索范围达到预设范围时,获取依据预定比例由两端向内缩减确定两个目标点的图像评估结果和搜索范围两个边界点的图像评估结果;当两个目标点的图像评估结果和其中一个边界点的图像评估结果符合二次插值的起始条件时,采用两个目标点和符合条件的边界点进行二次插值,直至确定对焦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动对焦方法,能够在初始时以较大的步进快速缩小搜索范围,并以二次插值的方式逐步拟合为最接近真实对焦曲线的拟合曲线,得到极好的对焦效果。好的对焦效果。好的对焦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对焦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对焦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对焦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相机的可变焦镜头分为两种,第一种是通过机械位移改变镜头与相机芯片的距离来调整焦距,另一种是通过液态镜头改变透镜曲度来调整折射率,进而改变镜头焦距。自动对焦是在可调的对焦区间当中搜索出图像评估得分最高的镜头焦距,使图像清晰度最高。目前传统自动对焦搜索算法包括爬升搜索和全局搜索等。全局搜索图像效果稳定,但采集次数多、效率低。爬升搜索图像采集次数少,但稳定性不高。随着对焦技术与对焦精度的不断提高,现对焦步进长度可达到千次,即使采用爬升搜索算法,由于其难以对搜索步长进行调控,导致爬升算法在对焦过程需要采集大量图像并对图像进行评估,效率依然很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动对焦方法,能够在初始时以较大的步进快速缩小搜索范围,并在较小的搜索范围基础上,以二次插值的方式逐步拟合为最接近真实对焦曲线的拟合曲线,从而,得到极好的对焦效果。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对焦方法,包括:r/>[0005]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对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镜头可调节的焦距区间作为搜索范围,逐次依据预定比例由两端向内缩减搜索范围;其中,每次缩减搜索范围时,对图像结果评估最好的目标点所在区间进行保留;当搜索范围达到预设范围时,获取依据预定比例由两端向内缩减确定两个目标点的图像评估结果和搜索范围两个边界点的图像评估结果;当两个目标点的图像评估结果和其中一个边界点的图像评估结果符合二次插值的起始条件时,采用两个目标点和符合条件的边界点进行二次插值,直至确定对焦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预定比例由两端向内缩减搜索范围包括:获取当前的搜索范围,依据预定比例由两端向内缩减获取两个目标点;获取两个目标点的图像评估结果;以图像评估结果差的目标点为分界点,保留另一目标点以及与另一目标点在同一侧的搜索范围边界点;采用图像评估结果差的目标点与保留边界点构建新的搜索范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两个目标点的图像评估结果之后还包括:当两个目标点的图像评估结果相同时,采用两个目标点构建新的搜索范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当前的搜索范围,依据预定比例由两端向内缩减获取两个目标点包括:依据黄金分割法对当前的搜索范围进行分割,确定目标缩减距离;由当前搜索范围的两个边界点依据目标缩减距离向内缩减,以确定两个目标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依据预定比例由两端向内缩减确定两个目标点的图像评估结果和搜索范围两个边界点的图像评估结果之后还包括:将所述目标点和边界点划分为两个组合,每个组合包括一个边界点和两个目标点;当任意一个组合的中间位置的目标点图像评估结果好于另外一个目标点图像评估结果和边界点图像评估结果时,确定当两个目标点图像评估结果和对应的一个边界点图像评估结果符合二次插值的起始条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两个目标点和符合条件的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列薛义权陈超马先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前海研祥亚太电子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