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于检测水下抛石面密度的移动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水利工程检测
,具体涉及适于检测水下抛石面密度的移动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抛石是为防止河岸或构造物受水流冲刷而抛填较大石块的防护措施,经常被用于经常浸水且水深较大的路基边坡、坡脚、挡土墙、以及护坡的基础防护。抛填石料选用质地坚硬、不易风化和无裂痕的新配岩石,抗水性、抗冻性、抗压强度及级配均符合规定,不可使用风化石、泥岩、薄片、条状或尖角状块石,分层区域的抛石面上下层接触面不应有回淤沉积物;抛石施工期宜选择枯水期,遵循“先上游后下游,先深泓后近岸”的原则均匀投抛,遇有回淤严重或土层太软或过薄情况,必须先行清淤或挖除软土后再行抛石,水下抛石面密度合理控制在1500kg/m3
‑
2500kg/m3范围内。现阶段的水下抛石面密度检测,面临无法实施复杂区域的实时跟踪检测,尤其缺乏连续对比检测分析措施的问题。
[0003]有鉴于此,超声波测厚仪按超声波脉冲反射原理测量厚度,探头发射超声波脉冲通过被测物体到达材料分界面时,脉冲被反射回探头,通过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于检测水下抛石面密度的移动设备,包括:移动设备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设备本体(1)的所处区域由外向内包括抛石层(2)、反渗透隔层(3)和护坡隔层(4),设定水下抛石面为S1,所述水下抛石面S1下部为前方;所述移动设备本体(1)包括前方的前支架(5)、中部储盒(6)、后方的后支架(7)和所述储盒(6)左右侧均设有的检测组件(8);所述检测组件(8)包括所述储盒(6)外的控制件(81)、所述控制件(81)内壁上的竖直滑槽(82)、设于所述滑槽(82)上的滑块(83)、设于所述控制件(81)外上部带穿孔的超声波测厚仪(84)以及设于所述超声波测厚仪(84)最外壁同结构的前箍环(85)和后箍环(86);所述超声波测厚仪(84)固定连接所述滑块(83)且可同步滑动于所述滑槽(82);所述超声波测厚仪(84)上部设有存储线(841)和控制线(842)经所述穿孔连接主控室,所述超声波测厚仪(84)下部设有用于检测水下抛石面密度的探头(84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于检测水下抛石面密度的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箍环(85)和所述后箍环(86)同侧一端为抱合所述超声波测厚仪(84)相对设置的圆环,所述前箍环(85)和所述后箍环(86)同侧另一端为相贴合的平面体;所述前箍环(85)和所述后箍环(86)内弧均贴合且小于所述超声波测厚仪(84)最外壁外径;所述前箍环(85)平面体中心设有凸柱(844),所述凸柱(844)套设有支承弹簧(845),所述凸柱(844)外径贴合支承弹簧(845)内缘直径,所述支承弹簧(845)上套设有锥套(846),所述锥套(846)外壁和筒夹(847)内壁配合套接,所述筒夹(847)外设有油缸柱塞(848),所述油缸柱塞(848)内径贴合所述筒夹(847)外径,所述油缸柱塞(848)内顶面和所述筒夹(847)外顶面间设有级联弹簧(849)。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于检测水下抛石面密度的移动设备,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日利,李伟,左佳佳,冯明锦,杨浩翔,陈笑宇,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港口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