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01752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08
本申请提供一种固定装置,包括:基座(101)和盖部(102),所述基座(101)具有基座外侧(111)和基座内侧(112);所述盖部(102)能够相对于所述基座(101)移动并具有关闭位置,所述盖部(102)包括至少一个卡脚(131),当所述盖部(102)处于关闭位置时,所述盖部(102)朝向所述基座内侧(112)并覆盖在所述基座(101)上,所述至少一个卡脚(131)被配置为延伸超过所述基座外侧(111)。本申请中的卡脚具有一定的长度,从而具有较好的弹性,利于固定装置安装和拆卸。利于固定装置安装和拆卸。利于固定装置安装和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固定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感温装置固定装置,尤其是应用于固定制冷系统的感温组件的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制冷系统中具有感温组件,感温组件安装在制冷系统的空调外机冷凝器的外侧,用来检测室外环境温度,并向空调的主控制面板传递温度信号,使空调更加高效可靠的运行。
[0003]感温组件通过固定装置安装在空调外机冷凝器的外侧的钣金上,固定装置需要便于安装和拆卸。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固定装置,用于固定制冷系统的感温组件。
[0005]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具有基座外侧和基座内侧;盖部,所述盖部能够相对于所述基座移动并具有关闭位置,所述盖部包括至少一个卡脚,当所述盖部处于关闭位置时,所述盖部朝向所述基座内侧并覆盖在所述基座上,所述至少一个卡脚被配置为延伸超过所述基座外侧。
[0006]如上所述的固定装置,所述基座与所述盖部之间围成容腔,所述容腔能够容纳感温组件。
[0007]如上所述的固定装置,所述至少一个卡脚包括支撑腿和头部,所述支撑腿的一端与所述基座内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头部连接,所述头部具有延伸超过所述支撑腿的侧壁的装置卡接部,当所述盖部处于关闭位置时,所述装置卡接部与所述基座外侧之间具有间距。
[0008]如上所述的固定装置,所述基座包括至少一个开口,所述至少一个卡脚能够穿过所述至少一个开口。
[0009]如上所述的固定装置,所述至少一个开口为贯穿所述基座的孔。
[0010]如上所述的固定装置,所述至少一个开口为从所述基座的一侧向内凹陷而形成的凹部。
[0011]如上所述的固定装置,所述至少一个开口的尺寸设置为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卡脚能够在所述至少一个开口中活动。
[0012]如上所述的固定装置,所述基座与所述盖部连接,所述盖部能够绕着所述基座与所述盖部连接处旋转;所述至少一个卡脚包括凸部,所述凸部从所述支撑腿的侧壁向外凸起形成,所述凸部与所述装置卡接部位于所述至少一个卡脚的同一侧。
[0013]如上所述的固定装置,所述至少一个卡脚包括一对卡脚,所述一对卡脚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使得所述基座被配置为当所述盖部处于关闭位置时,所述基座能够布置在所述的一对卡脚之间。
[0014]如上所述的固定装置,所述基座被配置为当所述盖部处于关闭位置时,所述一对卡脚各自的内侧与所述基座之间具有间距,从而所述一对卡脚能够朝向彼此偏转。
[0015]本申请中的固定装置包括盖部和基座,盖部具有卡脚。固定装置通过卡脚安装至制冷系统,卡脚从盖部的盖部内侧延伸基座的外侧。卡脚具有一定的长度,从而具有较好的弹性,利于固定装置的安装和拆卸。
附图说明
[0016]图1A是本申请中第一实施例的固定装置的立体图;
[0017]图1B是图1A中固定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0018]图1C是图1A中固定装置的展开图;
[0019]图2A是图1B中的固定装置沿长度方向剖切的剖视图;
[0020]图2B是图1B中的固定装置沿长度方向剖切的剖视图;
[0021]图3是图1A中的固定装置与感温组件的示意图;
[0022]图4是图3中的装有感温组件的固定装置与安装部件的示意图;
[0023]图5A是图3中的装有感温组件的固定装置与安装部件上分离的剖面的示意图;
[0024]图5B是图3中的装有感温组件的固定装置位于安装部件上时的剖面的示意图;
[0025]图6A是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的固定装置立体图;
[0026]图6B是图6A中的固定装置沿长度方向剖切的一个剖面图;
[0027]图6C是图6A中固定装置的展开图;
[0028]图6D是图6A中的装有感温组件的固定装置与安装部件上分离的剖面的示意图;
[0029]图7A是本申请的第三实施例的固定装置立体图;
[0030]图7B是图6A中固定装置的展开图;
[0031]图8是本申请的第四实施例的固定装置立体图;
[0032]图9是本申请的第五实施例的固定装置立体图;
[0033]图10是本申请的第六实施例的固定装置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参考构成本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对本申请的各种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在本申请中使用表示方向的术语,诸如“前”、“后”、“上”、“下”、“左”、“右”等描述本申请的各种示例结构部分和元件,但是在此使用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的目的,基于附图中显示的示例方位而确定的。由于本申请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
[0035]图1A是本申请中第一实施例的固定装置的立体图,图1B是图1A中固定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1C是图1A中固定装置的展开图。
[0036]如图1A

图1C所示,固定装置100包括基座101和盖部102,固定装置100用于容纳制冷系统的感温组件,并将感温组件固定在制冷系统设备的壳体上。盖部102能够相对于基座101移动,从而打开或关闭固定装置100,以安装或取出感温组件。如图1A所示,固定装置100具有长度方向L,宽度方向W和高度方向H。
[0037]基座101具有基座内侧112和基座外侧111,基座内侧112为在固定装置100的关闭
状态下朝向盖部102的一侧,基座外侧111为在固定装置100的关闭状态下远离盖部102的一侧。基座包括基座安装部113和基座连接部114,其中基座安装部113的一端与盖部102连接,盖部102能够绕着基座安装部113与盖部102的连接处旋转。基座安装部113与盖部102的连接处大致在一条直线上,并沿着宽度方向W延伸。基座安装部113的内侧设有卡钩117,卡钩117用于安装感温组件。基座安装部113具有贯穿基座内侧112和基座外侧111的若干孔119,若干孔119形成镂空部。
[0038]基座连接部114具有一对第一开口161和162,以及一对第二开口171和172。其中第二开口171和172相对于第一开口161和162更靠近基座连接部114的远端。第一开口161和162以及第二开口171和172均为贯穿基座内侧112和基座外侧111的孔。基座连接部114还具有线束卡扣165,线束卡扣165用于卡接感温组件的线束。第一开口161和162分别位于线束卡扣165的两侧。
[0039]盖部102具有盖部内侧122和盖部外侧121,盖部内侧122为在固定装置100的关闭状态下朝向基座101的一侧,盖部外侧121为在固定装置100的关闭状态下远离基座101的一侧。盖部102包括盖部安装部123和基座连接部114,其中盖部安装部123的一端与基座101连接。盖部安装部123包括底部151以及侧壁152,侧壁152从底部151的边缘延伸,并围成容纳空间。底部151以及侧壁152上设有若干孔129,以形成镂空部。基座安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具有基座外侧和基座内侧;盖部,所述盖部能够相对于所述基座移动并具有关闭位置,所述盖部包括至少一个卡脚,当所述盖部处于关闭位置时,所述盖部朝向所述基座内侧并覆盖在所述基座上,所述至少一个卡脚被配置为延伸超过所述基座外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与所述盖部之间围成容腔,所述容腔能够容纳感温组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卡脚包括支撑腿和头部,所述支撑腿的一端与所述基座内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头部连接,所述头部具有延伸超过所述支撑腿的侧壁的装置卡接部,当所述盖部处于关闭位置时,所述装置卡接部与所述基座外侧之间具有间距。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至少一个开口,所述至少一个卡脚能够穿过所述至少一个开口。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开口为贯穿所述基座的孔。6.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婷刘盼周忠清陈选文
申请(专利权)人:江森自控泰科知识产权控股有限责任合伙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