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通道接收机误差动态修正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798320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通道接收机误差动态修正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涉及多通道接收机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依据历史信号接收数据模拟生成天线测试信号;将天线测试信号反馈输入至多通道接收机中信号接收组件的起始节点;依据初始误差模型、测试误差模型求解第一误差系数、第二误差系数;依据第一误差系数对信号接收组件进行相位补偿修正,依据第二误差系数对多通道进行位补偿修。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得源信号能够随着天线实时信号变化而适应性改变,有效降低了天线实时信号与源信号之间的差异;同时能够一次性分析得到信号接收组件误差和多通道误差,提高了多通道接收及误差修正的灵活性和准确性。活性和准确性。活性和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通道接收机误差动态修正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多通道接收机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多通道接收机误差动态修正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多通道接收机是能够同时接收多路信号的接收机。随着现代通信的快速发展,多通道接收机在雷达、通信和电子对抗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主要具有接收灵敏度高、瞬间带宽宽、处理速度快等优点,但与此同时,微小的干扰信号和内部环境变化也会对其高灵敏的接收系统产生严重的影响,例如,接收机硬件电路所形成的复杂电磁环境、硬件电路本身存在的精度缺陷、器件老化、内部温度变化等。
[0003]现有技术中已有对多通道接收机中的信号误差进行校准的技术。例如,公开号为CN108333556B的中国专利,其通过生成不同温度下的各测相通道所在信号接收组件的相位校正表,并在使用前对相位校正表进行误差修正,有利于提高相位校准精度,保证接收机的测向性能;但是,其仅仅考虑了温度因素对信号处理结果的影响,忽略了硬件老化和电磁环境干扰等因素所带来的实时影响。又例如,公开号为CN104316913B的中国专利,其采用分步法把校准分解为两个有效的步骤,分别对应通道间的同步误差校准和幅相误差校准,一次处理可以完成两项误差的分析和补偿;然而,同步误差校准和幅相误差校准的源信号不同,忽略了不同信号在信号接收组件与多通道中误差差异;此外,采用标准的源信号容易导致校准效果较差,如实际输入信号与标准的源信号差异性较大,无法对实际输入信号所存在的误差和延迟进行适应性补偿;另外,同步误差校准和幅相误差校准独立操作加大多通道接收机内部系统的复杂度。
[0004]因此,如何研究设计一种能够克服上述缺陷的多通道接收机误差动态修正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是我们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通道接收机误差动态修正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使得源信号能够随着天线实时信号变化而适应性改变,有效降低了天线实时信号与源信号之间的差异;同时能够一次性分析得到信号接收组件误差和多通道误差,并实时、动态的对天线实时信号在信号接收组件和多通道中存在的误差进行补偿修正处理,提高了多通道接收及误差修正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通道接收机误差动态修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获取距离当前时间节点至少一个间隔周期的历史信号接收数据,依据历史信号接收数据模拟生成天线测试信号;
[0009]将天线测试信号反馈输入至多通道接收机中信号接收组件的起始节点,天线测试信号经滤波放大处理、变频处理、A/D转换以及功分处理后得到测试信号接收数据;
[0010]将历史信号接收数据输入初始误差模型,以及将测试信号接收数据输入测试误差模型后联合求解得到表征信号接收组件误差的第一误差系数、表征多通道误差的第二误差系数;
[0011]对当前时间节点输入的天线实时信号,依据第一误差系数在信号接收组件中进行第一次相位补偿修正,以及依据第二误差系数在多通道中进行第二次相位补偿修正,得到修正后的信号处理结果。
[0012]进一步的,所述历史信号接收数据包括信号接收组件中的相位参数、多通道中的相位参数以及历史信号处理结果。
[0013]进一步的,所述初始误差模型的计算公式具体为:
[0014][0015]其中,a表示信号接收组件中的相位参数;x表示第一误差系数;b表示多通道中的相位参数;y
n
表示多通道中第n个通道的第二误差系数;表示多通道中第n个通道对应的历史信号处理结果。
[0016]进一步的,所述测试误差模型的计算公式具体为:
[0017][0018]其中,表示多通道中第n个通道对应的测试信号处理结果。
[001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误差系数的计算公式具体为:
[0020][0021]其中,y
i
、y
j
分别表示多通道中第i、j个通道的第二误差系数;b表示多通道中的相位参数;分别表示多通道中第i、j个通道对应的测试信号处理结果;分别表示多通道中第i、j个通道对应的历史信号处理结果;n表示多通道中的通道数。
[002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误差系数的计算公式具体为:
[0023][0024]其中,x表示第一误差系数;a表示信号接收组件中的相位参数。
[0025]进一步的,所述多通道中各个通道的输入信号幅相相等。
[0026]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多通道接收机误差动态修正系统,包括:
[0027]信号生成模块,用于获取距离当前时间节点至少一个间隔周期的历史信号接收数据,依据历史信号接收数据模拟生成天线测试信号;
[0028]反馈测试模块,用于将天线测试信号反馈输入至多通道接收机中信号接收组件的起始节点,天线测试信号经滤波放大处理、变频处理、A/D转换以及功分处理后得到测试信号接收数据;
[0029]误差分析模块,用于将历史信号接收数据输入初始误差模型,以及将测试信号接收数据输入测试误差模型后联合求解得到表征信号接收组件误差的第一误差系数、表征多通道误差的第二误差系数;
[0030]补偿修正模块,用于对当前时间节点输入的天线实时信号,依据第一误差系数在信号接收组件中进行第一次相位补偿修正,以及依据第二误差系数在多通道中进行第二次相位补偿修正,得到修正后的信号处理结果。
[0031]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终端,包含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多通道接收机误差动态修正方法。
[0032]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可实现如第一方面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多通道接收机误差动态修正方法。
[003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4]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多通道接收机误差动态修正方法,以依据历史信号接收数据所生成的天线测试信号作为信号接收组件误差和多通道误差共同测试的源信号,使得源信号能够随着天线实时信号变化而适应性改变,有效降低了天线实时信号与源信号之间的差异;同时能够一次性分析得到信号接收组件误差和多通道误差,并实时、动态的对天线实时信号在信号接收组件和多通道中存在的误差进行补偿修正处理,提高了多通道接收及误差修正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0035]2、本专利技术通过初始误差模型、测试误差模型进行创新设计,仅需依据天线测试信号经过任意两个不同通道处理后的测试信号接收数据,就可以联合求解得到第一误差系数和第二误差系数,整体反馈控制和误差修正处理实现简单,利于推广应用;
[0036]3、本专利技术依据第一误差系数和第二误差系数进行误差修正时,天线实时信号的处理过程不会中断或延时,保证了多通道接收机的工作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通道接收机误差动态修正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距离当前时间节点至少一个间隔周期的历史信号接收数据,依据历史信号接收数据模拟生成天线测试信号;将天线测试信号反馈输入至多通道接收机中信号接收组件的起始节点,天线测试信号经滤波放大处理、变频处理、A/D转换以及功分处理后得到测试信号接收数据;将历史信号接收数据输入初始误差模型,以及将测试信号接收数据输入测试误差模型后联合求解得到表征信号接收组件误差的第一误差系数、表征多通道误差的第二误差系数;对当前时间节点输入的天线实时信号,依据第一误差系数在信号接收组件中进行第一次相位补偿修正,以及依据第二误差系数在多通道中进行第二次相位补偿修正,得到修正后的信号处理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通道接收机误差动态修正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历史信号接收数据包括信号接收组件中的相位参数、多通道中的相位参数以及历史信号处理结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通道接收机误差动态修正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初始误差模型的计算公式具体为:其中,a表示信号接收组件中的相位参数;x表示第一误差系数;b表示多通道中的相位参数;y
n
表示多通道中第n个通道的第二误差系数;表示多通道中第n个通道对应的历史信号处理结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通道接收机误差动态修正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测试误差模型的计算公式具体为:其中,表示多通道中第n个通道对应的测试信号处理结果。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通道接收机误差动态修正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第二误差系数的计算公式具体为:
其中,y
i
、y
j
分别表示多通道中第i、j个通道的第二误差系数;b表示多通道中的相位参数;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江李汪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美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