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滑动克氏针孔的新型跟骨外侧接骨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9778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滑动克氏针孔的新型跟骨外侧接骨板,包括接骨板本体,所述接骨板本体为闭合的长环状,所述接骨板本体不在一个平直的面上,与正常跟骨的外侧面贴合,所述接骨板本体上开有锁定孔,相邻的锁定孔中部开有克氏针孔,所述锁定孔沿接骨板本体逆时针分为跟骰锁定孔、距下锁定孔、跟骨后侧锁定孔和跟骨底部锁定孔。本装置构成完整的环形框架,具有良好的固定及复位效果;支撑梁与其右侧的接骨板本体部分组成结构趋于三角形结构,更加稳定,承受力量更大;支撑梁的位置避开跟骨上的突起解剖结构,更加贴近跟骨的生理结构,降低手术难度。同时更加贴合跟骨,起到更好的固定效果。的固定效果。的固定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滑动克氏针孔的新型跟骨外侧接骨板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带有滑动克氏针孔的新型跟骨外侧接骨板。

技术介绍

[0002]跟骨骨折成年人较多发生,常由跳跃、高处坠下或挤压致伤、足跟遭受垂直撞击所致。跟骨骨折主要以足跟部剧烈疼痛为主,伴有肿胀和瘀斑明显、足跟不能着地行走、跟骨压痛等。跟骨外侧接骨板是固定跟骨骨折内固定的重要医疗器械,适用于跟骨骨折愈合用。然而现有的跟骨外侧接骨板均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接骨板侧翼多,体积较大,需要切开组织多,打入的钢钉多。对患者的损伤大,对骨质的愈合负面影响大;LCP型接骨板只对跟骨起到固定的作用,不具有类似髓内钉的代替骨骼进行支撑承力的作用。所以跟骨骨折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长期卧床休息。且接骨板无承力的梁柱设计,部分钢条甚至可以转动,极大的增加了接骨板的不稳定性;金属接骨板钢材较厚,跟骨部位的肌肉组织较薄,直接影响手术后的缝合及患者植入后的舒适性。同时,预弯过程中出现细小偏差便会使特定的固定钉装配孔无法与跟骨定点匹配,造成跟骨复位出现偏差。且接骨板的处理需要反复弯折/切割/打磨,浪费了大量时间,对病人的损伤加大;现有的解剖型接骨板与跟骨不能完全贴合,影响固定效果,并且容易激惹软组织等。因此,亟需一种带有滑动克氏针孔的新型跟骨外侧接骨板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滑动克氏针孔的新型跟骨外侧接骨板,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滑动克氏针孔的新型跟骨外侧接骨板,包括接骨板本体,所述接骨板本体为闭合的长环状,所述接骨板本体不在一个平直的面上,柔和弯曲,与正常跟骨的外侧面贴合,所述接骨板本体上开有锁定孔,相邻的锁定孔中部开有克氏针孔,所述锁定孔沿接骨板本体逆时针分为跟骰锁定孔、距下锁定孔、跟骨后侧锁定孔和跟骨底部锁定孔。
[0004]优选地,所述距下锁定孔和跟骨后侧锁定孔之间的克氏针孔为滑动克氏针孔,所述跟骨后侧锁定孔和跟骨底部锁定孔之间的克氏针孔为滑动克氏针孔Ⅰ。
[0005]优选地,所述距下锁定孔和跟骨底部锁定孔之间连接有支撑梁,所述支撑梁的位置避开跟骨上的突起解剖结构。
[0006]优选地,所述接骨板本体根据正常人跟骨大小分为大中小三种型号,厚度1.5

2.5mm,宽度0.5

1.0cm。
[0007]优选地,所述锁定孔共设有9个,所述跟骰锁定孔设有2个,所述距下锁定孔设有3个,所述跟骨后侧锁定孔设有3个,所述跟骨底部锁定孔设有1个,所述支撑梁连接中部的距下锁定孔和跟骨底部锁定孔。
[0008]优选地,所述跟骰锁定孔和距下锁定孔的螺纹偏向跟骨体。
[0009]优选地,所述支撑梁与其右侧的接骨板本体部分组成结构趋于三角形结构。
[0010]优选地,所述接骨板本体的边缘为光滑曲面结构。
[0011]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装置构成完整的环形框架,具有良好的固定及复位效果;支撑梁与其右侧的接骨板本体部分组成结构趋于三角形结构,更加稳定,承受力量更大;支撑梁的位置避开跟骨上的突起解剖结构,更加贴近跟骨的生理结构,降低手术难度。同时更加贴合跟骨,起到更好的固定效果;能固定各个关节面和跟骨体,适用范围广,能适用于绝大部分类型的跟骨骨折;接骨板本体上设计的孔位少,一共9个锁定孔,减少内固定材料的使用和手术操作难度。本设计中只保留了必要存在的孔位,不考虑打哪些孔,只需要全部打满,操作简单,对医生的要求低;手术可重复度高,大部分人能将手术效果维持在相对一致的水平;使用的内固定材料较少,接骨板体积较小,对跟骨部位本来血供差的软组织干扰更小。患者的术后恢复更快。患者感受到的异物感降低;添加克氏针孔,可以避免在手术中无暂时固定物导致已复位的骨头移位的问题,还可通过克氏针孔缝合固定小的骨块;滑动克氏针孔和滑动克氏针孔Ⅰ可以在不动克氏针孔的情况下,让接骨板沿着预留的滑动克氏针孔滑动或旋转调整位置,减少了将克氏针拔出再打入的过程,减少了手术的操作难度与手术时间。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工作示意图。
[0014]图中:1

接骨板本体,2

克氏针孔,3

跟骰锁定孔,4

距下锁定孔,5

跟骨后侧锁定孔,6

跟骨底部锁定孔,7

支撑梁,8

滑动克氏针孔,9

滑动克氏针孔Ⅰ。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使本技术的实现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0016]实施例1
[0017]如图1所示的一种带有滑动克氏针孔的新型跟骨外侧接骨板,包括接骨板本体1,所述接骨板本体1为闭合的长环状,所述接骨板本体1不在一个平直的面上,柔和弯曲,与正常跟骨的外侧面贴合,所述接骨板本体1上开有锁定孔,相邻的锁定孔中部开有克氏针孔2,所述锁定孔沿接骨板本体1逆时针分为跟骰锁定孔3、距下锁定孔4、跟骨后侧锁定孔5和跟骨底部锁定孔6。
[0018]实施例2
[0019]如图1所示的一种带有滑动克氏针孔的新型跟骨外侧接骨板,包括接骨板本体1,所述接骨板本体1为闭合的长环状,边缘为光滑曲面结构,所述接骨板本体1根据正常人跟骨大小分为大中小三种型号,厚度1.5

2.5mm,宽度0.5

1.0cm,所述接骨板本体1不在一个平直的面上,柔和弯曲,与正常跟骨的外侧面贴合,所述接骨板本体1上开有锁定孔,相邻的
锁定孔中部开有克氏针孔2,所述锁定孔沿接骨板本体1逆时针分为跟骰锁定孔3、距下锁定孔4、跟骨后侧锁定孔5和跟骨底部锁定孔6,所述距下锁定孔4和跟骨后侧锁定孔5之间的克氏针孔为滑动克氏针孔8,所述跟骨后侧锁定孔5和跟骨底部锁定孔6之间的克氏针孔为滑动克氏针孔Ⅰ9,所述锁定孔共设有9个,所述跟骰锁定孔3设有2个,所述距下锁定孔4设有3个,所述跟骨后侧锁定孔5设有3个,所述跟骨底部锁定孔6设有1个,中间的距下锁定孔4和跟骨底部锁定孔6之间连接有支撑梁7,所述支撑梁7的位置避开跟骨上的突起解剖结构,降低了手术难度,同时更加贴合跟骨,起到更好的固定效果,且支撑梁7与其右侧的接骨板本体1部分组成结构趋于三角形结构,更加稳定,承受力量更大,所述跟骰锁定孔3和距下锁定孔4的螺纹偏向跟骨体,可以防止螺钉进入关节面,并可起到支撑关节面的作用。
[0020]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滑动克氏针孔的新型跟骨外侧接骨板,包括接骨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骨板本体为闭合的长环状,所述接骨板本体不在一个平直的面上,柔和弯曲,与正常跟骨的外侧面贴合,所述接骨板本体上开有锁定孔,相邻的锁定孔中部开有克氏针孔,所述锁定孔沿接骨板本体逆时针分为跟骰锁定孔、距下锁定孔、跟骨后侧锁定孔和跟骨底部锁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滑动克氏针孔的新型跟骨外侧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距下锁定孔和跟骨后侧锁定孔之间的克氏针孔为滑动克氏针孔,所述跟骨后侧锁定孔和跟骨底部锁定孔之间的克氏针孔为滑动克氏针孔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滑动克氏针孔的新型跟骨外侧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距下锁定孔和跟骨底部锁定孔之间连接有支撑梁,所述支撑梁的位置避开跟骨上的突起解剖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滑动克氏针孔的新型跟骨外侧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骨板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立峰李俊廷彭青武乐高硕乔文泽周明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