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杆体无损伤型锁具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79640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杆体无损伤型锁具及使用方法,其中,一种杆体无损伤型锁具,包含钢绞线、螺纹管、弹性环形垫片和化学连接剂,所述螺纹管套接在钢绞线的一端,弹性环形垫片套入在钢绞线上,且弹性环形垫片与所述螺纹管外端环截面相贴合,所述化学连接剂注入至所述螺纹管与所述钢绞线杆体之间的空隙中。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化学连接剂将螺纹管与钢绞线杆体相锚接,无需使用刚性锁片,从而消除了锁片可能带来的伤害,同时,可以确保杆体无损伤型锁具在实际支护时被正确使用,达到理想支护效果,杆体无损伤型锁具系统及使用方法将为矿井巷道的安全生产提供极大支持。提供极大支持。提供极大支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杆体无损伤型锁具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矿巷道支护
,尤其涉及一种杆体无损伤型锁具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煤矿巷道支护体系中,以钢绞线为杆体的锚杆装置,因杆体强度高、重量轻,以及可弯曲长度不受限制等优点,正越来越多的被使用,并有逐渐代替螺纹钢筋锚杆装置的趋势,锚杆锁具是锁固钢绞线外端的用具,以方便加载预应力,拉紧杆体。
[0003]现有技术中,锁具由圆筒形的锁套以及锁套内呈圆锥形的锁片组成;使用时,圆锥形锁片在圆筒形锁套的挤压下将钢绞线的外端紧紧锁住,这种锁具的原位锁紧力很大,且锁紧力也会随着杆体承受压力的增加而不断增大,因此很容易出现钢绞线被锁片损伤而产生强度下降,甚至断裂的风险,大幅度降低了锚杆装置的支护效果,影响安全生产。
[0004]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杆体无损伤型锁具及使用方法,所述杆体无损伤型锁具利用化学连接剂将螺纹管与杆体锚接,无需使用刚性锁片,从而消除了锁片可能带来的伤害,确保了良好的支护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杆体无损伤型锁具及使用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杆体无损伤型锁具,包含钢绞线、螺纹管、弹性环形垫片和化学连接剂,所述螺纹管套接在钢绞线的一端,弹性环形垫片套入在钢绞线上,且弹性环形垫片与所述螺纹管外端环截面相贴合,所述化学连接剂注入至所述螺纹管与所述钢绞线杆体之间的空隙中。
[0007]优选的,所述螺纹管的尺寸与钢绞线直径尺寸相匹配,所述螺纹管内径尺寸大于钢绞线直径。
[0008]优选的,所述螺纹管内径比钢绞线的直径大1~5mm。
[000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螺纹管内径比钢绞线直径大2~3mm。
[0010]优选的,所述螺纹管内表面为粗糙面。
[0011]优选的,所述螺纹管为内外螺纹管。
[0012]优选的,所述弹性环形垫片置于所述螺纹管的下方。
[0013]优选的,所述化学连接剂为高分子复合材料,所述化学连接剂中含有短切碳纤维、玻璃纤维增强料。
[0014]一种杆体无损伤型锁具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5]S1将所述螺纹管套入预先截好的钢绞线一端,然后再将所述弹性环形垫片套入钢绞线,与所述螺纹管外端环截面相贴合;
[0016]S2使用灌注器将所述化学连接剂从所述螺纹管内端口注入至所述螺纹管与所述
钢绞线杆体之间的空隙中;
[0017]S3等待所述化学连接剂由液态为固态后,即可出厂使用;
[0018]S4使用时,将带有所述锁具的钢绞线送至含有锚固剂的钻孔中,旋转杆体搅拌锚固剂至全固状态,然后安装托盘;
[0019]S5将螺帽拧到所述锁具的螺纹管上,拧紧以施加预紧力。
[0020]优选的,所述化学连接剂使用前为液态,使用后为固态;所述化学连接剂由液态转为固态的过程所需时间为30~60min。
[0021]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一种杆体无损伤型锁具及使用方法,利用化学连接剂将螺纹管与钢绞线杆体相锚接,无需使用刚性锁片,从而消除了锁片可能带来的伤害,同时,可以确保杆体无损伤型锁具在实际支护时被正确使用,达到理想支护效果,杆体无损伤型锁具系统及使用方法将为矿井巷道的安全生产提供极大支持。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杆体无损伤型锁组装前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杆体无损伤型锁具使用时状态示意图。
[0024]图中:1钢绞线、2螺纹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6]实施例:
[0027]参照图1

2,一种杆体无损伤型锁具,包含钢绞线1、螺纹管2、弹性环形垫片和化学连接剂,螺纹管2套接在钢绞线1的一端,弹性环形垫片套入在钢绞线1上,且弹性环形垫片与螺纹管2外端环截面相贴合,化学连接剂注入至螺纹管2与钢绞线1杆体之间的空隙中。
[0028]本专利技术中,螺纹管2的尺寸与钢绞线1直径尺寸相匹配,螺纹管2内径尺寸大于钢绞线1直径。
[0029]本专利技术中,螺纹管2内径比钢绞线1的直径大1~5mm。
[0030]本专利技术中,螺纹管2内表面为粗糙面,以增加所述螺纹管与所述化学连接剂之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达到增加所述螺纹管与所述化学连接剂之间的结合力。
[0031]本专利技术中,螺纹管2为内外螺纹管,螺纹管2外螺纹尺寸符合国标,以方便使用标准工具进行作业。
[0032]本专利技术中,弹性环形垫片置于螺纹管2的下方,用于封堵灌注于所述螺纹管与所述钢绞线杆体之间空隙中的所述化学连接剂。
[0033]本专利技术中,化学连接剂为高分子复合材料,化学连接剂中含有短切碳纤维、玻璃纤维增强料,化学连接剂可以将螺纹管与钢绞线杆体相锚接,使之形成一个整体,同时受力,化学连接剂可以为单组份化学连接剂,也可以为双组份化学连接剂。
[0034]一种杆体无损伤型锁具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5]S1将螺纹管2套入预先截好的钢绞线1一端,然后再将弹性环形垫片套入钢绞线1,与螺纹管2外端环截面相贴合;
[0036]S2使用灌注器将化学连接剂从螺纹管2内端口注入至螺纹管2与钢绞线1杆体之间的空隙中;
[0037]S3等待30min,化学连接剂由液态为固态后,即可出厂使用;
[0038]S4使用时,将带有锁具的钢绞线1送至含有锚固剂的钻孔中,旋转杆体搅拌锚固剂至全固状态,然后安装托盘;
[0039]S5将螺帽拧到锁具的螺纹管2上,拧紧以施加预紧力。
[0040]本专利技术中,化学连接剂使用前为液态,使用后为固态;化学连接剂由液态转为固态的过程所需时间为30~60min。
[0041]本专利技术:将螺纹管2套入预先截好的钢绞线1一端,然后再将弹性环形垫片套入钢绞线1,与螺纹管2外端环截面相贴合;使用灌注器将化学连接剂从螺纹管2内端口注入至螺纹管2与钢绞线1杆体之间的空隙中;等待30min,化学连接剂由液态为固态后,即可出厂使用;使用时,将带有锁具的钢绞线1送至含有锚固剂的钻孔中,旋转杆体搅拌锚固剂至全固状态,然后安装托盘;将螺帽拧到锁具的螺纹管2上,拧紧以施加预紧力。
[0042]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杆体无损伤型锁具,其特征在于,包含钢绞线(1)、螺纹管(2)、弹性环形垫片和化学连接剂,所述螺纹管(2)套接在钢绞线(1)的一端,弹性环形垫片套入在钢绞线(1)上,且弹性环形垫片与所述螺纹管(2)外端环截面相贴合,所述化学连接剂注入至所述螺纹管(2)与所述钢绞线(1)杆体之间的空隙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杆体无损伤型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管(2)的尺寸与钢绞线(1)直径尺寸相匹配,所述螺纹管(2)内径尺寸大于钢绞线(1)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杆体无损伤型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管(2)内径比钢绞线(1)的直径大1~5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杆体无损伤型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管(2)内表面为粗糙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杆体无损伤型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管(2)为内外螺纹管。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杆体无损伤型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环形垫片置于所述螺纹管(2)的下方。7.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小敏刘玉德董昊福李永军高军李兆端张玮逯淑娟史建设陈润合张飞李建国徐强李永霞马骏杰王双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窗口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