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叠螺式污泥脱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9411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叠螺式污泥脱水机,包括和污泥脱水机进料口连接的出料管,出料管上端设有进液管,进液管下端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通管和第二通管,第一通管和第二通管另一端分别连接有预处理箱;每个预处理箱内部一侧皆安装有导流台,导流台和预处理箱内侧壁之间设有栅格网滤板,栅格网滤板上方设有凹槽,凹槽内部设有第一液压杆,第一液压杆下端设有板架,板架下端安装有切割条,导流台一侧设有安装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将部分杂质切割粉碎,保证内部污泥有效流通,而无法切割的坚硬杂质排出,确保污泥脱水机不会出现堵塞的现象。确保污泥脱水机不会出现堵塞的现象。确保污泥脱水机不会出现堵塞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叠螺式污泥脱水机


[0001]本技术主要涉及污泥脱水设备的
,具体涉及一种叠螺式污泥脱水机。

技术介绍

[0002]污泥是污水处理厂以及污水站污水处理后的必然产物,未经过很好处理处置的污泥进入环境后,将会直接给水体和大气带来二次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的活动也将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在污泥处理上是非常慎重的。污水在处理时,经过沉淀处理后会产生大量污泥,即使经过浓缩及消化处理,含水率仍高达96%,体积很大,难以消纳处置,必须经过脱水处理,提高泥饼的含固率,以减少污泥堆置的占地面积。
[0003]目前,污水中常会混有体积较大的杂质,不光容易堵塞污水管道,还会堵塞过滤网板,进而需要人工清理,费时费力,影响污水处理的效率,因此现有的大部分装置采用粉碎刀片对污泥进行预处理,但是粉碎刀片在进行旋转切割时,具有局限性,不一定能确保和污泥中的杂质接触,并且污泥中的大杂质还会含有石子等坚硬物质,粉碎刀片无法对齐切割,会一直停留在装置内,久而久之会导致装置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主要提供了一种叠螺式污泥脱水机,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叠螺式污泥脱水机,包括和污泥脱水机进料口连接的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端设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下端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通管和第二通管,所述第一通管和第二通管另一端分别连接有对应的预处理箱,两个所述预处理箱下端皆通过管道共同连接有中转箱,所述出料管安装在中转箱下端;每个所述预处理箱内部一侧皆安装有导流台,所述导流台和预处理箱内侧壁之间设有栅格网滤板,所述栅格网滤板上方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设有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液压杆下端设有板架,所述板架下端安装有若干个纵横交错的切割条;所述导流台一侧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部安装有第二液压杆,所述第二液压杆另一端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另一端连接有推板,所述安装架内部安装有轴杆,所述轴杆上转动安装有若干摆杆。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通管和第二通管上分别安装有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
[0008]优选的,两个所述预处理箱之间设有抽污泵,所述抽污泵输出端连接有储存箱,且所述储存箱位于中转箱上端,所述抽污泵输入端分别和两个预处理箱连接,且连接处安装有阀门。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液压杆和板架之间连接有防护罩。
[0010]优选的,所述储存箱上端安装有液压站,所述液压站通过液压管分别和第一液压杆、第二液压杆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导流台上设有若干个切割板。
[0012]优选的,所述栅格网滤板内部有若干排空腔,若干个摆杆正对于若干排空腔,所述推板下端面和栅格网滤板上端面滑动接触。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4](1)采用预处理箱,污泥进入到预处理箱内部之后,会直接落到导流台上,和若干切割板接触,将结成块的污泥先打散,进行初步处理,接着污泥落在栅格网滤板,污泥中的大杂质以及结块的污泥会停留在栅格网滤板上,启动第一液压杆,推动板架下移,使得若干个纵横交错的切割条下压,将杂质和结块的污泥粉碎,粉碎之后的杂质和污泥通过栅格网滤板,避免污泥脱水机在使用时堵塞;
[0015](2)预处理箱内部无法切割的坚硬的杂质停留在栅格网滤板上,第二液压杆推动安装架移动,摆杆一开始在栅格网滤板上端面移动,遇到空腔会直接下落,和栅格网滤板空腔内侧壁接触,通过撞击使栅格网滤板轻微震动,同时确保空腔内部不会卡住杂质,推板将杂质推动到预处理箱一侧,打开阀门启动抽污泵,将无法粉碎的杂质抽出进行储存,避免预处理箱堵塞;
[0016](3)采用两个预处理箱,并且两个预处理箱都有相对的电磁阀,其中一个预处理箱进入污泥时,另外一个预处理箱进行清洁,可以确保污泥可以源源不断的送入污泥脱水机,不用停机进行使用。
[0017]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立体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预处理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安装槽内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栅格网滤板立体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若干切割板立体示意图。
[0023]图中:1、出料管;11、中转箱;12、抽污泵;13、储存箱;14、液压站;2、进液管;21、第一通管;22、第二通管;23、第一电磁阀;24、第二电磁阀;3、预处理箱;31、导流台;32、栅格网滤板;33、凹槽;34、第一液压杆;35、板架;36、切割条;37、防护罩;38、切割板;39、空腔;4、安装槽;41、第二液压杆;42、安装架;43、推板;44、轴杆;45、摆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技术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5]请着重参照附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叠螺式污泥脱水机,包括和污泥脱水机进料口连接的出料管1,所述出料管1上端设有进液管2,所述进液管2下端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通管21和第二通管22,所述第一通管21和第二通管22上分别安装有第一电磁阀23和第二电磁阀24,所述第一通管21和第二通管22另一端分别连接有对应的预处理
箱3,两个所述预处理箱3下端皆通过管道共同连接有中转箱11,所述出料管1安装在中转箱11下端。在进行使用时,第一电磁阀23开启,第二电磁阀24关闭,污泥和污水通过进液管2进入到第一通管21,然后进入到和第一通管21连接的预处理箱3内部,该预处理箱3使用一段时间后,将第一电磁阀23关闭,第二电磁阀24开启,使得该预处理箱3不再进入污泥,污泥通过第二通管22进入另一预处理箱3,如此反复,不停轮换,在其中一个预处理箱3进入污泥的同时,另一预处理箱3对内部的坚硬杂质进行排出,确保装置的有效使用。
[0026]请着重参照附图1

5,每个所述预处理箱3内部一侧皆安装有导流台31,所述导流台31上设有若干个切割板38,污泥进入到预处理箱3内部之后,会直接落到导流台31上,和若干切割板38接触,将结成块的污泥先打散,进行初步处理,更加便于接下来的处理。所述导流台31和预处理箱3内侧壁之间设有栅格网滤板32,所述栅格网滤板32上方设有凹槽33,所述凹槽33内部设有第一液压杆34,所述第一液压杆34下端设有板架35,所述板架35下端安装有若干个纵横交错的切割条36,污泥随着倾斜的导流台31落下,落在栅格网滤板32,污泥中的大杂质以及结块的污泥会停留在栅格网滤板32上,无法落下,启动第一液压杆34,推动板架35下移,使得若干个纵横交错的切割条3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叠螺式污泥脱水机,包括和污泥脱水机进料口连接的出料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1)上端设有进液管(2),所述进液管(2)下端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通管(21)和第二通管(22),所述第一通管(21)和第二通管(22)另一端分别连接有对应的预处理箱(3),两个所述预处理箱(3)下端皆通过管道共同连接有中转箱(11),所述出料管(1)安装在中转箱(11)下端;每个所述预处理箱(3)内部一侧皆安装有导流台(31),所述导流台(31)和预处理箱(3)内侧壁之间设有栅格网滤板(32),所述栅格网滤板(32)上方设有凹槽(33),所述凹槽(33)内部设有第一液压杆(34),所述第一液压杆(34)下端设有板架(35),所述板架(35)下端安装有若干个纵横交错的切割条(36);所述导流台(31)一侧设有安装槽(4),所述安装槽(4)内部安装有第二液压杆(41),所述第二液压杆(41)另一端连接有安装架(42),所述安装架(42)另一端连接有推板(43),所述安装架(42)内部安装有轴杆(44),所述轴杆(44)上转动安装有若干摆杆(4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螺式污泥脱水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精伟张雷李梅杨满华杨柳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铭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