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设计施工的材料固定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9122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室内设计施工的材料固定组件,属于室内设计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壁布在固定时多半采用人工进行涂胶固定,从而易导致在对壁布粘贴时出现错位或皱褶的现象,并且采用人工的方式不便于对高处壁布进行粘贴的问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安装有螺纹杆,且螺纹杆外侧通过螺纹连接设置有连接杆A;连接杆A两端外侧转动设置有升降杆A,且升降杆A两组之间转动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顶部固定设置有调节机构,且调节机构外侧固定设置有固定机构;通过设置有夹持杆和弹簧件以及夹板,实现了简单快捷将壁布顶部固定于夹板与夹持架之间的效果,起到了在对壁布粘贴时,对壁布最顶部进行固定的作用。壁布最顶部进行固定的作用。壁布最顶部进行固定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内设计施工的材料固定组件


[0001]本技术属于室内设计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室内设计施工的材料固定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墙布又称“壁布”。裱糊墙面的织物。以棉布为基材,以聚氯乙烯塑料或其他纤维材料等为面层,经压延或涂布以及印刷、压花或发泡而制成的一种应用相当广泛的室内装饰材料。
[0003]基于上述,现有的壁布在固定时多半采用人工进行涂胶固定,从而易导致在对壁布粘贴时出现错位或皱褶的现象,并且采用人工的方式不便于对高处壁布进行粘贴,从而降低了施工效率。
[0004]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室内设计施工的材料固定组件,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室内设计施工的材料固定组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壁布在固定时多半采用人工进行涂胶固定,从而易导致在对壁布粘贴时出现错位或皱褶的现象,并且采用人工的方式不便于对高处壁布进行粘贴的问题。
[0006]本技术一种室内设计施工的材料固定组件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7]一种室内设计施工的材料固定组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安装有螺纹杆,且螺纹杆顶端固定设置有手轮;螺纹杆外侧通过螺纹连接设置有连接杆A,且连接杆A主体设置为十字架结构;连接杆A两端外侧转动设置有升降杆A,且升降杆A数量设置为两组,且升降杆A两组之间转动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顶部固定设置有调节机构,且调节机构外侧固定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顶部内侧安装有限位机构,且固定机构内部安装有辅助机构;所述调节机构顶部固定设置有伸缩装置,且伸缩装置外侧固定设置有夹持装置。
[0008]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板底部固定设置有导向杆,且导向杆外侧滑动设置有连接杆B,并且连接杆B主体设置为十字架结构;连接杆B两端外侧转动设置有升降杆B,且升降杆B底部转动设置于底板顶部,并且升降杆B与升降杆A之间设置为转动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架、调节杆、驱动电机、调节块与筋板;调节架固定设置于升降板顶部,且调节架主体设置为环形结构;调节杆外侧配合安装有轴承,且轴承配合安装于调节架内部;调节杆底部外侧设置有锥形齿轮;驱动电机固定设置于调节架外侧,且驱动电机轴端设置有锥形齿轮,并且驱动电机轴端锥形齿轮与调节杆外侧锥形齿轮相啮合;调节块滑动设置于调节架内部,且调节块内部通过螺纹连接设置有调节杆;筋板固定设置于调节架外侧与升降板顶部之间。
[0010]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架、滚珠、连接轴、壁布与限位槽;固定架固定设置于调节块外侧,且固定架主体设置为U形结构,并且固定架顶部两侧开设有两组U形槽;滚珠设置于固定架两侧U形槽内侧,且滚珠呈环形阵列设置;连接轴两端均设置为H形结构,且连接轴两端内侧设置有滚珠,并且连接轴设置于固定架两侧U形槽之间;壁布设置于连接轴外侧;限位槽开设于固定架顶部,且限位槽主体设置为梯形结构。
[0011]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架、固定杆、滑动块与限位块;限位架设置于固定架两侧U形槽顶部,且限位架底部设置有滚珠;固定杆固定设置于限位架内侧;滑动块滑动设置于固定杆外侧,且滑动块后侧与固定杆顶端之间设置有弹簧件;限位块固定设置于滑动块前侧,且限位块滑动设置于限位槽内侧。
[0012]进一步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辅助架、辅助轴与辅助辊;辅助架固定设置于固定架内侧,且辅助架主体设置为环形结构;辅助轴外侧配合安装有轴承,且轴承配合安装于辅助架外侧;辅助轴数量设置为四组,且辅助轴两组之间呈对称设置;辅助辊固定设置于辅助轴外侧,且辅助辊数量设置为四组,并且辅助辊两组之间设置有壁布。
[0013]进一步的,所述伸缩装置包括:伸缩架、螺纹筒、同步轮、锥形齿轮A与横杆;伸缩架固定设置于调节架顶部;螺纹筒外侧配合安装有轴承,且轴承配合安装于伸缩架内部;螺纹筒数量设置为两组,且螺纹筒其中一组外侧固定设置有锥形齿轮;同步轮固定设置于螺纹筒外侧,且同步轮数量设置为两组,并且两组同步轮外侧之间设置有同步带;锥形齿轮A固定设置于电机装置轴端,且电机装置固定设置于伸缩架外侧,并且锥形齿轮A与螺纹筒外侧锥形齿轮相啮合;横杆通过螺纹连接设置于螺纹筒内侧,且横杆数量设置为两组。
[0014]进一步的,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夹持架、夹持杆、夹板与切刀;夹持架固定设置于两组横杆顶端之间;夹持杆滑动设置于夹持架内部,且夹持杆后端与夹持架外侧之间设置有弹簧件,并且夹持杆数量设置为两组;夹板固定设置于两组夹持杆顶端之间,且夹板与夹持架之间设置有壁布;切刀设置于夹持架顶部内侧,且切刀底部与夹持架内部之间设置有液压杆。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1、在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有夹持杆和弹簧件以及夹板,实现了简单快捷将壁布顶部固定于夹板与夹持架之间的效果,起到了在对壁布粘贴时,对壁布最顶部进行固定的作用;能够更简便的防止壁布在粘贴时出现错位的现象;通过设置有调节杆和调节块,实现了固定架带动辅助架以及辅助辊上下移动的效果,实现了对壁布进行按压粘贴的目的,起到了避免壁布在粘贴过程中出现皱褶现象的作用。
[0017]2、在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有螺纹杆和连接杆A,实现了使连接杆A带动升降杆A转动的效果;利用升降杆A与升降杆B之间设置为转动连接,从而使升降杆A与升降杆B同时反方向转动,达到了使升降板带动调节架上下移动的目的;起到了根据室内实际高度对夹持装置高度进行调节的作用;有利于根据室内具体高度对壁布最顶部进行固定的;能够更简便的对高处壁布进行粘贴。
[0018]3、在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有限位块和限位槽,实现了轻松便捷将限位架固定的效果;利用滚珠和连接轴两端H形结构,达到了轻松便捷对连接轴以及壁布进行固定的目的;起到了轻松便捷对壁布以及连接轴进行拆卸和更换的作用;增强了固定组件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的底板的上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的升降板的下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技术的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本技术的伸缩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4]图6是本技术的夹持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5]图7是本技术的固定机构与辅助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6]图8是本技术的固定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7]图9是本技术的辅助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8]图10是本技术的限位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1是本技术的局部A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0031]1、底板;101、螺纹杆;102、连接杆A;103、升降杆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设计施工的材料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顶部安装有螺纹杆(101),且螺纹杆(101)顶端固定设置有手轮;螺纹杆(101)外侧通过螺纹连接设置有连接杆A(102),且连接杆A(102)主体设置为十字架结构;连接杆A(102)两端外侧转动设置有升降杆A(103),且升降杆A(103)数量设置为两组,且升降杆A(103)两组之间转动设置有升降板(104);所述升降板(104)顶部固定设置有调节机构(2),且调节机构(2)外侧固定设置有固定机构(3);所述固定机构(3)顶部内侧安装有限位机构(4),且固定机构(3)内部安装有辅助机构(5);所述调节机构(2)顶部固定设置有伸缩装置(6),且伸缩装置(6)外侧固定设置有夹持装置(7)。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室内设计施工的材料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104)底部固定设置有导向杆(105),且导向杆(105)外侧滑动设置有连接杆B(106),并且连接杆B(106)主体设置为十字架结构;连接杆B(106)两端外侧转动设置有升降杆B(107),且升降杆B(107)底部转动设置于底板(1)顶部,并且升降杆B(107)与升降杆A(103)之间设置为转动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室内设计施工的材料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2)包括:调节架(201)、调节杆(202)、驱动电机(203)、调节块(204)与筋板(205);调节架(201)固定设置于升降板(104)顶部,且调节架(201)主体设置为环形结构;调节杆(202)外侧配合安装有轴承,且轴承配合安装于调节架(201)内部;调节杆(202)底部外侧设置有锥形齿轮;驱动电机(203)固定设置于调节架(201)外侧,且驱动电机(203)轴端设置有锥形齿轮,并且驱动电机(203)轴端锥形齿轮与调节杆(202)外侧锥形齿轮相啮合;调节块(204)滑动设置于调节架(201)内部,且调节块(204)内部通过螺纹连接设置有调节杆(202);筋板(205)固定设置于调节架(201)外侧与升降板(104)顶部之间。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室内设计施工的材料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3)包括:固定架(301)、滚珠(302)、连接轴(303)、壁布(304)与限位槽(305);固定架(301)固定设置于调节块(204)外侧,且固定架(301)主体设置为U形结构,并且固定架(301)顶部两侧开设有两组U形槽;滚珠(302)设置于固定架(301)两侧U形槽内侧,且滚珠(302)呈环形阵列设置;连接轴(303)两端均设置为H形结构,且连接轴(303)两端内侧设置有滚珠(302),并且连接轴(303)设置于固定架(301)两侧U形槽之间;壁布(304)设置于连接轴(303)外侧;限位槽(305)开设于固定架(301)顶部,且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红梁晶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