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二次电池用电极和该电极的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二次电池用电极和该电极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二次电池等的二次电池由于与现有电池相比轻量且能量密度高,因此优选用作车辆搭载用的高输出电源或个人计算机和移动终端的电源。锂离子二次电池特别优选用作电动汽车(BEV)、混合动力汽车(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等车辆的驱动用高输出电源。
[0003]作为这种二次电池所具备的正极和负极(以下,不特别区分正负极时简称为“电极”)的典型结构,可举出在箔状的电极集电体的单面或两面形成以电极活性物质为主成分的电极活性物质层。上述电极活性物质层通过以下方式而形成:将电极活性物质、粘合材料(粘结剂)、导电材料等固体成分分散于规定的溶剂中,将由此制备的浆(糊)状的电极材料涂布于集电体的表面而形成涂膜,使该涂膜干燥后,施加加压压力而制成规定的密度、厚度。
[0004]二次电池不断要求高容量化、高能量密度化等电池性能的进一步提高。为了使二次电池高容量化、高能量密度化,例如,可举出将电极活性物质层涂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次电池用电极,是二次电池的正负极中的任一电极,具备电极集电体和形成于该电极集电体上的电极活性物质层,在所述电极活性物质层的表面以规定的图案和一定的间距重复电极密度相对为低密度的低密区域和相对为高密度的高密区域,其中,将所述电极活性物质层在从该电极活性物质层的表面直到所述电极集电体的厚度方向均等地区分为上层、中间层和下层这3个层,且将所述低密区域的该上层、该中间层、该下层的所述电极密度分别设为d
L1
、d
L2
、d
L3
并将所述高密区域的该上层、该中间层、该下层的所述电极密度分别设为d
H1
、d
H2
、d
H3
时,具备(d
H3
/d
L3
)<(d
H1
/d
L1
)的关系,所述电极密度的单位为g/cm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用电极,其中,所述电极活性物质层中,所述低密区域的上层d
L1
和下层d
L3
具备(d
L1
/d
L3
)<1.1的关系。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次电池用电极,其中,所述低密区域与所述高密区域的间距以250μm~5mm重复。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用电极,其中,所述电极活性物质层的表面具有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真下直大,榎原胜志,盐野谷遥,
申请(专利权)人:泰星能源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