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9078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口罩,该口罩在抑制透气阻力的同时提高捕集效率并且能够减少口罩内侧的不适感、肌肤的负担。一次性口罩(1)具备口罩主体部(2)和从口罩主体部(2)的横向(H)的两侧部延伸的一对挂耳部(3)。口罩主体部(2)的捕集效率为70%以上。口罩主体部(2)的透气阻力值为24Pa以下。口罩主体部(2)的蒸散率为65%以上。上。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口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次性的口罩。

技术介绍

[0002]一次性的口罩作为对于病毒、花粉、微小颗粒状物质等的对策而广泛地得到普及。近年来,随着对健康、卫生的意识的提高而长时间地佩戴这样的口罩。伴随于此,因口罩内侧的汗、由呼气引起的水滴与佩戴者的肌肤接触而产生的不适感、对于肌肤的负担、进而导致的肌肤粗糙成为问题。
[0003]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以减少由口罩内侧的闷热、肌肤的黏腻引起的不适感为目的的口罩。该口罩包括口罩主体部和设于该口罩主体部的左右两侧的挂耳部,其中,所述口罩主体部由与佩戴者的脸接触的嘴边层和层叠于所述嘴边层的过滤层这至少两层的无纺布的层构成,并且所述嘴边层由水分蒸散率为40%以上且水分扩散区域的单位面积内的水分吸收量为80μg/mm2以上的无纺布构成。根据专利文献1,该口罩能够在发挥较高的颗粒捕集效率的同时减少由口罩内侧的闷热、肌肤的黏腻引起的不适感。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6609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8]就专利文献1的口罩而言,如根据测量使用粒径约30μm的花粉替代颗粒的捕集效率的事项也能够理解的那样,该口罩将花粉这样的比较大的颗粒作为主要的捕集对象。因而,该口罩的目的在于,在将以这样的比较大的颗粒作为对象的捕集效率维持得较高的同时减少口罩内侧的不适感。因此,优先使嘴边层所吸收的水分易于向外部空气蒸散,并未考虑提高包含含有病毒的飞沫、PM2.5这样的比较小的颗粒在内的、对于一次性口罩而言通常的捕集效率。
[0009]但是,若为了提高包含比较小的颗粒在内的通常的捕集效率而改良口罩的材料,则口罩的透气阻力易于升高。因此,难以将口罩内侧的汗、呼气所含有的水分向外方放出,在长时间佩戴时佩戴者的不适感、对于肌肤的负担有可能变大,有可能使佩戴者产生肌肤粗糙。虽然如此,但若欲在将口罩的透气阻力抑制得较低的同时易于将口罩内侧的水分向外方放出,则会变得难以捕集比较小的颗粒,难以提高通常的捕集效率。
[0010]并且,在专利文献1的口罩中仅限定了嘴边层的特性。但是,针对是否能够减少口罩的不适感,不仅是嘴边层的特性,口罩整体的特性也很重要,仅嘴边层的特性未必能够减少口罩的不适感。特别是,由于该口罩将比较大的颗粒作为主要的捕集对象,因此也考虑通过牺牲口罩的比较小的颗粒的捕集效率而易于将水分向外方放出从而作为口罩整体降低不适感的可能性。
[0011]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抑制透气阻力的同时提高捕集效率并且即使长时间佩戴也能够减少口罩内侧的不适感、肌肤的负担(包含肌肤粗糙)的口罩。
[0012]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3]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技术方案1)是一种具备口罩主体部和从所述口罩主体部的横向的两侧部延伸的一对挂耳部的一次性口罩,其中,所述口罩主体部的捕集效率为70%以上,所述口罩主体部的透气阻力值为24Pa以下,所述口罩主体部的蒸散率为65%以上。
[0014]在本技术方案的口罩中,由于口罩主体部的蒸散率为65%以上,因此能够使口罩内侧的汗、由呼气引起的水滴向口罩主体部的外部蒸散(放出),即使长时间佩戴也能够抑制水滴附着积蓄于口罩的内侧、佩戴者的肌肤。而且,在口罩主体部,与此同时利用在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捕集效率和透气阻力的测量方法(使用0.06μmΦ~0.1μmΦ的颗粒),通常的捕集效率为70%以上,透气阻力值为24Pa以下。因此,在像上述那样具有较高的蒸散率并将透气阻力值维持得较低的同时,不仅能够以较高的效率捕集花粉、灰尘这样的比较大的颗粒,也能够以较高的效率捕集含有病毒的飞沫、PM2.5这样的比较小的颗粒。因而,在抑制透气阻力的同时提高捕集效率,并且短时间佩戴自不必说,即使长时间佩戴也能够减少口罩内侧的不适感、肌肤的负担(包含肌肤粗糙)。
[0015]此外,根据上述技术方案1的口罩,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技术方案2)中,所述捕集效率为88%以上。
[0016]在本技术方案的口罩中,由于口罩主体部的蒸散率为88%以上,因此在具有较高的蒸散率并将透气阻力值维持得较低的同时,不仅能够以较高的效率捕集比较大的颗粒,也能够以较高的效率捕集比较小的颗粒。
[0017]根据上述技术方案1或技术方案2的口罩,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技术方案3)中,所述口罩主体部由多个片构成,所述多个片具备肌肤侧片,该肌肤侧片位于肌肤侧,由亲水性的无纺布或织布形成。
[0018]在本技术方案的口罩中,口罩主体部由多个片构成,多个片具备由亲水性的无纺布或织布形成的肌肤侧片。因此,能够利用形成肌肤侧片的亲水性无纺布或织布容易地吸入汗、呼气所含有的水分,因此能够减少水滴与佩戴者的肌肤接触的状况。由此,即使长时间佩戴也能够进一步减少口罩内侧的不适感、肌肤的负担。
[0019]根据上述技术方案3的口罩,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技术方案4)中,所述肌肤侧片的构成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为13μm以下。
[0020]在本技术方案的口罩中,由于肌肤侧片的构成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为13μm以下,且非常细,因此单位体积内的根数相对变多。因此,能够使吸入的水分在肌肤侧片内迅速地大范围扩散。由此,能够进一步减少水滴与佩戴者的肌肤接触的状况。此外,由于肌肤侧片的构成纤维的纤维直径较细,因此肌理(纹理)成为又细又滑的肌肤触感,能够使与细嫩的口唇、肌肤的接触状况良好。由此,即使长时间佩戴也能够进一步减少口罩内侧的不适感、肌肤的负担。
[0021]根据上述技术方案3或技术方案4的口罩,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技术方案5)中,所述多个片还具备过滤片,该过滤片层叠于所述肌肤侧片的非肌肤侧,由无纺布形成。
[0022]在本技术方案的口罩中,由无纺布形成的、纤维密度相对较高的过滤片层叠于纤维密度相对较低的肌肤侧片的非肌肤侧。因此,能够使吸入到亲水性的肌肤侧片的水分被高纤维密度的过滤片吸入。由此,肌肤侧片能够持续吸入水滴,即使长时间佩戴也能够进一步减少口罩内侧的不适感、肌肤的负担。
[0023]根据上述技术方案5的口罩,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技术方案6)中,所述过滤片为疏水性,所述多个片还具备非肌肤侧片,该非肌肤侧片层叠于所述过滤片的非肌肤侧,由亲水性的无纺布形成。
[0024]在本技术方案的口罩中,由于由疏水性的无纺布形成过滤片,由亲水性的无纺布形成非肌肤侧片,因此能够使从肌肤侧片转移到疏水性的过滤片的水分易于被亲水性的非肌肤侧片吸入。因此,肌肤侧片能够持续进一步吸入水滴,即使长时间佩戴也能够进一步减少口罩内侧的不适感、肌肤的负担。
[0025]根据上述技术方案6的口罩,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技术方案7)中,所述非肌肤侧片的亲水性比所述肌肤侧片的亲水性低。
[0026]在本技术方案的口罩中,由于非肌肤侧片的亲水性相对较低,因此能够使从过滤片转移到非肌肤侧片的水分难以保持于非肌肤侧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罩,其是具备口罩主体部和从所述口罩主体部的横向的两侧部延伸的一对挂耳部的一次性口罩,其中,所述口罩主体部的捕集效率为70%以上,所述口罩主体部的透气阻力值为24Pa以下,所述口罩主体部的蒸散率为65%以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其中,所述捕集效率为88%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口罩,其中,所述口罩主体部由多个片构成,所述多个片具备肌肤侧片,该肌肤侧片位于肌肤侧,由亲水性的无纺布或织布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口罩,其中,所述肌肤侧片的构成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为13μm以下。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口罩,其中,所述多个片还具备过滤片,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屋芳织若杉庆渡边和昌神之田有纱
申请(专利权)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