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斜立式研磨装置,包括壳体组件,包括壳体、研磨槽和支撑架,所述研磨槽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壳体轴线与水平线存在夹角;转动组件,包括转动盘、转动锥和研磨球,所述转动锥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转动盘与所述转动锥连接,所述研磨球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水泥熟料加工处理过程中设备磨损小,不易发生物料泄漏,过程省时,装置不需要整体转动能耗小,安装速度快,实用性强,可以实现分级球磨的精细化处理。磨的精细化处理。磨的精细化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斜立式研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研磨装置
,尤其是一种斜立式研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水泥加工过程中,需要用到球磨机来将破碎后的水泥熟料进行粉碎,使水泥熟料达到颗粒状才能用于后续加工处理。由于球磨是通过物料在筒内转动配合钢球对水泥熟料撞击来达到粉碎的效果,对筒体的磨损较大,在使用一定期限后需要对筒体进行更换,为防止发生筒壁开裂导致物料泄漏的问题。现有的球磨机大多通过轴承将两端连接固定,而这种方式弊端在于筒体的拆卸安装较为麻烦,耗时耗力,且由于筒体较大,在安装时两端支撑座对接时较为麻烦,需要不停调试位置才能进行对接,影响安装速度,实用性较差。传统的桶式球磨机无法实现分级精细的水泥熟料加工处理,很多装修设计需要颗粒细腻的水泥。同时,传统的桶式球磨机对装置磨损较大,且装置需要整体转动能耗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斜立式研磨装置,包括壳体、转动盘、转动锥、研磨球;壳体轴线与水平线存在夹角且进料端水平高度高于出料端,壳体内设置连通的进料口、汇聚腔、研磨腔、出料口,汇聚腔进口与进料口连接,汇聚腔沿物料流动方向内径减小,研磨腔进口与汇聚腔出口连接,且出口与出料口连接,研磨腔沿物料流动方向内径增加,研磨腔内壁设置一圈研磨槽,转动盘设置于汇聚腔进口处,转动盘与汇聚腔内壁间设置有筛选间隙,转动盘上设置筛孔,转动锥与壳体内壁通过转动柱转动连接,转动锥偏心且设置于研磨腔内,转动盘通过转动杆与转动锥偏心所在轴线对应锥面固定连接,转动杆轴线与转动柱轴线重合,研磨球分别位于进料口和研磨槽内。
[000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还包括支撑架,支撑架设置有固定圈和固定圈铰接块,所述固定圈和所述固定圈铰接块固定连接,壳体设置于固定圈内。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支撑架还设置有伸缩杆和伸缩杆铰接块,所述伸缩杆和所述伸缩杆铰接块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铰接块和所述固定圈铰接块铰接。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转动盘设置有多个筛选孔,多个筛选孔均匀分布在所述转动盘上;所述转动盘还设置有推动凸块,多个推动凸块均匀分布在所述转动盘表面。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转动锥锥面偏心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插入孔,所述转动杆插入所述插入孔。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进料口和所述出料口为弯管结构。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研磨球包括第一研磨球和第二研磨球,所述第一研磨球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研磨球直径,所述第一研磨球设置于进料口内,所述第二研磨球设置于研磨槽内。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研磨槽槽口宽度大于所述第二研磨球直径,所述研磨槽槽口宽度小于所述研磨槽截面的最长径向尺寸。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转动锥体运动轨迹与所述研磨腔接触,所述转动锥体边缘设置有倒圆角。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转动锥体设置有多个凸块,所述凸块与所述第二研磨球间隔排列,所述凸块运动轨迹与研磨槽内壁存在间隙。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水泥熟料加工处理过程中设备磨损小,不易发生物料泄漏,过程省时;装置不需要整体转动,能耗小;且安装速度快,实用性强,可以实现分级球磨的精细化处理。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斜立式研磨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斜立式研磨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斜立式研磨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斜立式研磨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斜立式研磨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斜立式研磨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壳体组件100;壳体101;研磨槽102;支撑架103;转动组件200;转动盘201;转动锥202;研磨球203;固定圈103a;固定圈铰接块103b;伸缩杆103c;伸缩杆铰接块103d;进料口101a;出料口101b;汇聚腔101c;研磨腔101d;第一研磨球203a;第二研磨球203b;筛选孔201a;推动凸块201b;转动杆201c;插入孔202a;筛选间隙201d;转动柱202b;支撑杆202c;转动锥体202d;凸块202e。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22]实施例1参照图1~图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斜立式研磨装置,包括壳体组件100、转动组件200。壳体组件100,包括壳体101、研磨槽102和支撑架103,研磨槽102设置于壳体101内,壳体101与支撑架103固定连接,壳体101轴线与水平线存在夹角,壳体101的倾斜放置使得物料可以在重力作用下顺利流出。
[0023]转动组件200,包括转动盘201、转动锥202和研磨球203,转动锥202与壳体101连接,转动盘201与转动锥202连接,研磨球203设置于壳体101内转动盘201水平高度高于转动锥202水平高度。
[0024]支撑架103设置有固定圈103a和固定圈铰接块103b,固定圈103a和固定圈铰接块103b固定连接,固定圈103a将壳体101固定。
[0025]支撑架103还设置有伸缩杆103c和伸缩杆铰接块103d,伸缩杆103c和伸缩杆铰接块103d固定连接,伸缩杆铰接块103d和固定圈铰接块103b铰接;伸缩杆103c可调节高度,通过调节前后伸缩杆103c的高度差来调节装置的倾斜角度,伸缩杆铰接块103d和固定圈铰接块103b的铰接便于装置倾斜角度的调节。
[0026]转动盘201设置有多个筛选孔201a,多个筛选孔201a均匀分布在转动盘201上,当
研磨球203在转动盘201上将物料粉碎后,被粉碎的物料通过筛选孔201a流入下一道工序。
[0027]转动盘201还设置有推动凸块201b,多个推动凸块201b均匀分布在转动盘201表面,推动凸块201b不断带动研磨球203将物料粉碎。
[0028]转动盘201还设置有转动杆201c,转动杆201c与转动锥202固定连接,转动杆201c与转动锥202同步转动。
[0029]转动锥202设置有插入孔202a,转动杆201c插入插入孔202a,转动杆201c插入插入孔202a后转动杆201c保持稳定,转动杆201c不会与插入孔202a发生相对滑动。
[0030]转动盘201与壳体101之间设置有筛选间隙201d,被磨碎的物料也可以通过筛选间隙201d落入下一道工序。
[0031]壳体101设置有进料口101a、出料口101b、汇聚腔101c和研磨腔101d,进料口101a、汇聚腔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斜立式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1)、转动盘(201)、转动锥(202)、研磨球(203);其中壳体(101)轴线与水平线存在夹角且进料端水平高度高于出料端,壳体(101)内设置连通的进料口(101a)、汇聚腔(101c)、研磨腔(101d)、出料口(101b),汇聚腔(101c)进口与进料口(101a)连接,汇聚腔(101c)沿物料流动方向内径减小,研磨腔(101d)进口与汇聚腔(101c)出口连接,且出口与出料口(101b)连接,研磨腔(101d)沿物料流动方向内径增加,研磨腔(101d)内壁设置一圈研磨槽(102),转动盘(201)设置于汇聚腔(101c)进口处,转动盘(201)与汇聚腔(101c)内壁间设置有筛选间隙(201d),转动盘(201)上设置筛选孔(201a),转动锥202设置有转动柱202b、支撑杆202c和转动锥体202d;转动锥(202)与壳体(101)内壁通过转动柱(202b)转动连接,转动柱202b和转动锥体202d通过多个支撑杆202c连接;转动锥(202)偏心且设置于研磨腔(101d)内,转动盘(201)通过转动杆(201c)与转动锥(202)偏心所在轴线对应锥面固定连接,转动杆(201c)轴线与转动柱(202b)轴线重合,研磨球(203)分别位于进料口(101a)和研磨槽(102)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立式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架(103),支撑架(103)设置有固定圈(103a)和固定圈铰接块(103b),所述固定圈(103a)和所述固定圈铰接块(103b)固定连接,壳体(101)设置于固定圈(103a)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斜立式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03)还设置有伸缩杆(103c)和伸缩杆铰接块(103d),所述伸缩杆(103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凡,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逸创建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