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口基础支模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788914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杯口基础支模施工方法,采用PVC管捆扎成与杯口大小相等的模块作为内侧模板,内侧模板的安装过程为: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杯口基础支模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杯口基础施工技术,具体是一种杯口基础支模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杯口基础常适用于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柱或钢柱,一般在基础中预留安放柱子的孔洞,孔洞的截面尺寸比柱子截面尺寸大一些。杯口基础浇筑前需要安装模具,而由于杯口基础预留洞口尺寸较小,内侧模板难以支设,杯口模板的支设及拆除是杯口基础施工中的一道重要工序。在以往的施工中,杯口模板通常采用木模,利用木板加工成筒形,用铁钉连接,木模整体安装固定,基础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破坏性拆除,对基础混凝土有一定损伤,破坏性拆除也费时费力,降低了施工效率。杯口基础的预留洞内壁需要凿毛处理,待柱子放人孔洞后,在柱子周围填充高一等级混凝土,凿毛面与后浇混凝土能很好的结合,由于洞口内空间狭窄,浇筑后凿毛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免凿毛的杯口基础施工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所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杯口基础支模施工方法,按下列步骤进行:第一步,在杯口基础预留洞口位置安装模具底托,在底托上画定洞口的内壁定位线和外壁定位线;第二步,按洞口外壁定位线安装杯口基础外侧模板。
[0005]第三步,按洞口内壁定位线安装杯口基础内侧模板。
[0006]第四步,浇筑混凝土,然后等待混凝土强度提升。
[0007]第五步,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要求后,拆除内侧模板。
[0008]第六步,最后,拆除外侧模板。
[0009]所述内侧模板是由若干PVC管捆扎而成的PVC管捆扎模块,该PVC管捆扎模块周缘尺寸等于杯口基础洞口尺寸。
[0010]内侧模板的安装过程为:2

1:按照内壁定位线,采用胶带捆扎一个PVC管捆扎模块;2

2:将PVC管捆扎模块以管口向上的方位,放置在洞口位置;2

3:在PVC管捆扎模块之上压重物固定。
[0011]内侧模板的拆除过程为:5

1:抽出PVC管捆扎模块中间的1至5根PVC管,使其它各PVC管相互间压力减小;5

2:将处于PVC管捆扎模块外部的PVC管向中间推压,使PVC管捆扎模块与混凝土分离;5

3:取出PVC管捆扎模块。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利用PVC管组合作为杯口基础的侧支模,PVC管插满洞口形成向外的支撑力,操作方便、成本低,提高了劳动效率并有效的节约了成本;利用管体表面圆弧在洞口内壁形成圆弧沟槽,不需要二次打毛处理。
[0013]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混凝土在浇筑12小时后达到拆模强度。
[0014]PVC管是直径16mm的管,长度根据杯口基础洞口深度而定。
[0015]PVC管捆扎模块上所压重物为木方框架,木方框架外缘与外侧模板固定连接。
附图说明
[0016]图1:本专利技术洞口内布置PVC管捆扎模块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杯口模具结构俯视角图;图3:本专利技术杯口模具结构立面图;图4:本专利技术成形的杯口结构截面图。
[0017]图中:杯口基础1、PVC管捆扎模块2、外侧模板3、木方框架4、圆弧形沟槽5。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目的仅在于更好地理解本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所举之例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9]参见图1至图4,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构思是在杯口基础的杯口中插入PVC管,用PVC管将杯口基础1的洞口插满。各PVC管需要胶带粘接在一起。内侧模板是由若干PVC管捆扎而成的PVC管捆扎模块2,该PVC管捆扎模块2周缘尺寸等于杯口基础洞口尺寸;杯口外侧模具3安装固定后可以进行浇筑,待浇筑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就可以进行拆模了。本方案因杯口内模板是采用多根PVC管捆扎而成的,拆模时可以将中间PVC管抽出,从而减小内模板的体积,就可以方便的将内模板取出。
[0020]本方案利用PVC管形成混凝土拦截,浇筑后洞口内表面形成圆弧形沟槽5,不需要二次打毛处理。
[0021]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具体的施工过程详细说明,一种杯口基础支模施工方法,按下列步骤进行:第一步,在杯口基础预留洞口位置安装模具底托,在底托上画定洞口的内壁定位线和外壁定位线。
[0022]第二步,按内壁定位线安装杯口基础内侧模板,内侧模板的安装过程为:2

1:参照洞口内壁定位线,采用胶带捆扎一个PVC管捆扎模块2;2

2:将PVC管捆扎模块2以管口向上的方位,放置在洞口位置;2

3:在PVC管捆扎模块2之上压重物固定。
[0023]第三步,按外壁定位线安装杯口基础外侧模板3;第四步,浇筑混凝土,然后等待混凝土强度提升;第五步,一般在等待12小时,混凝土强度达到拆模要求,可以先拆除内侧模板,后拆外侧模板3。
[0024]内侧模板的拆除过程是:5

1:抽出PVC管捆扎模块2中间的1根至5根PVC管,使其它各PVC管相互间压力减小;5

2:将PVC管捆扎模块2中外部PVC管向中间推压,使PVC管捆扎模块2与混凝土分
离;5

3:取出PVC管捆扎模块2。
[0025]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PVC管长度根据杯口基础洞口深度而定,处于PVC管捆扎模块2外围的PVC管,用于形成不平整毛面,其优选直径为16mm,处于中间的PVC管可以采用相同直径的PVC管,也可以采用稍大直径的PVC管,如20mm、25mm或30mm的管。
[0026]上述从中间抽取的PVC管可以是1根、2根,也可以是10根、十几根,不限于上述描述限定的数量。根据抽取后PVC管捆扎模块2的体积选定合适的数量抽出。
[0027]上述PVC管捆扎模块2上所压重物为木方框架4,木方框架4外缘与外侧模板3固定连接。底托与基础钢筋固定,外侧模板3与底托固定,本专利技术中将木方框架4与外侧模板3固定后,保证了内侧模板(即PVC管捆扎模块)位置的固定,有效避免PVC管在混凝土浇筑时上浮。
[0028]本专利技术是对杯口基础支模方式进行优化设计,本专利技术利用PVC管组合作为杯口基础的侧支模,PVC管插满洞口形成向外的支撑力,操作方便、成本低,提高了劳动效率并有效的节约了成本;利用管体表面圆弧在洞口内壁形成圆弧沟槽,不需要二次打毛处理。
[0029]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其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包含于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杯口基础支模施工方法,按下列步骤进行:第一步,在杯口基础预留洞口位置安装模具底托,在底托上画定洞口的内壁定位线和外壁定位线;第二步,按洞口外壁定位线安装杯口基础外侧模板;第三步,按洞口内壁定位线安装杯口基础内侧模板;第四步,浇筑混凝土,然后等待混凝土强度提升;第五步,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要求后,拆除内侧模板;第六步,最后,拆除外侧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模板是由若干PVC管捆扎而成的PVC管捆扎模块,该PVC管捆扎模块周缘尺寸等于杯口基础预留洞口尺寸;内侧模板的安装过程为:2

1:按照内壁定位线标记的洞口大小,用胶带捆扎一个PVC管捆扎模块;2

2:将PVC管捆扎模块以管口向上的方位,放置在洞口位置;2

3: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迎涛韩涛夏丽王丹蒲清风李宸章皮二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