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贾毅飞专利>正文

一种犊牛繁育用哺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8810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犊牛繁育用哺乳装置,涉及哺乳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和搅拌组件,底座顶部设有加工层,搅拌组件设置于加工层顶部,搅拌组件一侧设有投料组件,底座外侧设有哺乳器,投料组件和哺乳器均与加工层相连通,哺乳器由空心柱、导管、第一电磁阀和奶嘴所构成,导管设置于空心柱内部,第一电磁阀贯穿连接于导管一端,十个奶嘴呈环形阵列设置于空心柱外侧,导管将十个奶嘴依次串连起来;本装置可以实现自动冲泡乳液,使犊牛在任何时间段都能够食用到乳液,同时也降低了养殖者喂养犊牛的工作强度,减少了养殖者的疲劳感,通过投料组件定量的投入犊牛奶粉,确保了每次冲泡后的乳液浓度都能够达到犊牛食用标准。的乳液浓度都能够达到犊牛食用标准。的乳液浓度都能够达到犊牛食用标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犊牛繁育用哺乳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哺乳装置
,具体讲是一种犊牛繁育用哺乳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规模化的牛养殖场中,母牛产仔后通常会出现母乳不足的现象,此时养殖者通常会使用哺乳装置对犊牛展开喂养工作,在喂养的过程中养殖者先将犊牛奶粉与水进行融合冲泡,待融合成适合犊牛食用的乳液后,将乳液倒入哺乳装置的储存仓内部,储存仓内部的乳液会通过导管流入奶嘴,犊牛只需吮吸奶嘴就可以食用到乳液,奶嘴通常设置有多个,便于多只犊牛一起食用乳液,待储存箱内部乳液冷却后,加热管会对乳液进行加热处理,使犊牛始终食用的都是温度合适的乳液,这种哺乳装置实现了对乳液的自动加热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但是在喂养前需养殖者自行冲泡大量的乳液,导致养殖者工作强度十分巨易发生疲劳,同时如若犊牛将乳液食用完后,养殖者没有及时对其补充,最终会导致犊牛存在饥饿感也食用不到乳液。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在此提供一种犊牛繁育用哺乳装置,可以实现自动冲泡乳液,使犊牛在任何时间段都能够食用到乳液,同时也降低了养殖者喂养犊牛的工作强度,减少了养殖者的疲劳感,通过投料组件定量的投入犊牛奶粉,确保了每次冲泡后的乳液浓度都能够达到犊牛食用标准。
[000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犊牛繁育用哺乳装置,包括底座和搅拌组件,底座顶部设有加工层,搅拌组件设置于加工层顶部,搅拌组件一侧设有投料组件,底座外侧设有哺乳器,投料组件和哺乳器均与加工层相连通;本装置在使用前需先将料仓内加满犊牛奶粉,再将进水管连接外界水源,外界水源需保证是凉开水,在使用过程中,外界凉开水通过进水管流入乳液仓内,加热管对其进行加热,待凉开水加热至50摄氏度时停止加热,投料组件将犊牛奶粉定量的投入至乳液仓内,投入完成后搅拌组件对其进行搅拌,使犊牛奶粉与水融合成适合犊牛食用的乳液,一段时间后停止搅拌,控制哺乳器上的第一电磁阀通电,第一电磁阀由常闭变常开,导管与乳液仓相通,乳液通过导管流向奶嘴,犊牛吮吸奶嘴食用到乳液。
[0005]进一步的,加工层由乳液仓、液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加热管、进水管、第二电磁阀和控制器所构成,液位传感器安装于乳液仓一侧,温度传感器安装于乳液仓另一侧,四个加热管呈中心对称安装于乳液仓底部,进水管连通乳液仓顶部,第二电磁阀贯穿连接进水管一端,控制器设置于乳液仓外侧;控制器通过分析液位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的信号,来调整加热管、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电推杆和传动电机的工作状态,第二电磁阀属于常闭型电磁阀,乳液仓底部连通导管,乳液仓顶部连通料仓,进水管连接外界水源,外界水源需保证是凉开水。
[0006]进一步的,投料组件由料仓、电推杆、密封塞、顶盘、第一密封,电推圈、连杆、底盘、
第二密封圈和观察窗所构成,密封塞活动连接于料仓顶部杆设置于密封塞一侧,顶盘连接于电推杆底部,第一密封圈和连杆分别连接顶盘的外侧和底部,底盘连接于连杆底部,第二密封圈连接于底盘外侧,观察窗设置于料仓一侧;通过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交替与料仓紧密接触,确保乳液仓内的乳液蒸汽不能进入料仓,通过观察窗可以清晰地知道料仓内犊牛奶粉的余量。
[0007]进一步的,哺乳器由空心柱、导管、第一电磁阀和奶嘴所构成,导管设置于空心柱内部,第一电磁阀贯穿连接于导管一端,十个奶嘴呈环形阵列设置于空心柱外侧,导管将十个奶嘴依次串连起来;导管连通乳液仓底部,第一电磁阀属于常闭型电磁阀,电磁阀控制导管是否导通,空心柱贯穿通孔连接乳液仓底部。
[0008]进一步的,底座由柱体、通孔和连接板所构成,通孔开设于柱体一侧,三个连接板呈环形阵列设置于柱体外侧;连接板一端连接柱体另一端连接空心柱,将空心柱固定在柱体外侧。
[0009]进一步的,搅拌组件由传动电机和搅拌杆所构成,搅拌杆连接于传动电机底部;搅拌杆的搅动可以使犊牛奶粉与水充分融合。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具体分析后可体现为:
[0011]优点1:当乳液仓内部乳液被犊牛吃完时,控制器控制第一电磁阀断电,同时控制第二电磁阀通电,外界水源通过进水管流入乳液仓内,当液位到达控制器设定最高值时,控制器控制第二电磁阀断电,外界水源不会再流入乳液仓,控制加热管启动,加热管对水源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传感器会将水源温度信号实时传输给控制器,待加热至控制器设定的最高温度时,控制器控制加热管停止工作,控制器控制电推杆伸出,电推杆将犊牛奶粉送入乳液仓,待犊牛奶粉完全掉入乳液仓后,控制器控制传动电机启动,传动电机带动搅拌杆旋转,搅拌杆的旋转使犊牛奶粉与水融合成适合犊牛食用的乳液,一段时间后控制器控制传动电机停止工作,搅拌杆同时停止旋转,由此实现了自动冲泡乳液的目的,使犊牛在任何时间段都能够食用到乳液,同时也降低了养殖者喂养犊牛的工作强度,减少了养殖者的疲劳感。
[0012]优点2:控制器控制电推杆伸出,电推杆伸出带动顶盘、第一密封圈、连杆、底盘和第二密封圈同时下降,顶盘和底盘之间会留存定量的犊牛奶粉,在平移的过程中带动犊牛奶粉移动至乳液仓内,待到第一密封圈与料仓内壁完全接触,第二密封圈与料仓内壁断开接触已有一段时间,犊牛奶粉也全部掉入乳液仓,此时控制器控制电推杆收缩,电推杆收缩带动顶盘、第一密封圈、连杆、底盘和第二密封圈抬升复位,复位的同时定量的犊牛奶粉再次流入顶盘和底盘的间隙内,由此实现定量投入犊牛奶粉,确保了每次冲泡后的乳液浓度都能够达到犊牛食用标准。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犊牛繁育用哺乳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主视剖面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仰视剖面示意图;
[0016]图4是本技术俯视示意图;
[0017]图5是本技术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1、底座;11、柱体;12、通孔;13、连接板;2、哺乳器;21、空心柱;22、导管;23、第一电磁阀;24、奶嘴;3、加工层;31、乳液仓;32、液位传感器;33、温度传感器;34、加热管;35、进水管;36、第二电磁阀;37、控制器;4、投料组件;41、料仓;42、电推杆;43、密封塞;44、顶盘;45、第一密封圈;46、连杆;47、底盘;48、第二密封圈;49、观察窗;5、搅拌组件;51、传动电机;52、搅拌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附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序数及方位描述,如“第一”、“第二”、“第三”“上、下、左、右”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同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犊牛繁育用哺乳装置,包括底座(1)和搅拌组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设有加工层(3),所述搅拌组件(5)设置于所述加工层(3)顶部,搅拌组件(5)一侧设有投料组件(4),底座(1)外侧设有哺乳器(2),所述投料组件(4)和所述哺乳器(2)均与加工层(3)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犊牛繁育用哺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层(3)由乳液仓(31)、液位传感器(32)、温度传感器(33)、加热管(34)、进水管(35)、第二电磁阀(36)和控制器(37)所构成,所述液位传感器(32)安装于所述乳液仓(31)一侧,所述温度传感器(33)安装于乳液仓(31)另一侧,四个所述加热管(34)呈中心对称安装于乳液仓(31)底部,所述进水管(35)连通乳液仓(31)顶部,所述第二电磁阀(36)贯穿连接进水管(35)一端,所述控制器(37)设置于乳液仓(31)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犊牛繁育用哺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料组件(4)由料仓(41)、电推杆(42)、密封塞(43)、顶盘(44)、第一密封圈(45)、连杆(46)、底盘(47)、第二密封圈(48)和观察窗(49)所构成,所述密封塞(43)活动连接于所述料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毅飞莫合塔尔
申请(专利权)人:贾毅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