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滨海含水层水文地质调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8792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滨海含水层水文地质调查装置,包括调查箱体、水下推进器、浮力气囊、第一出气泵、主控单元、第一排水泵、界面检测机构,界面检测机构包括空心检测杆、检测电极、过渡块、电池组、电流互感器、第二排水泵、进水管、电磁阀,调查箱体在含水层中移动时,水会采集到空心检测杆内的两个检测腔中,使电池组与检测电极形成回路,通过检测回路中的电流来判断检测腔内水的电阻率,以此判断检测腔内是否为同类型的水,若两个检测腔内的水的电阻率接近时,移动调查箱体,再次采样水进行电阻率检测,当采样的水的电阻率差异较大时,可以判断过渡块处于咸淡水突变界面处,以此确定咸淡水突变界面的具体位置,以便于为海水入侵防治工作提供指导。供指导。供指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滨海含水层水文地质调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文地质调查
,特别涉及一种滨海含水层水文地质调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沿海地区在滨海含水层中常分布有地下淡水,成为当地的重要水源,而淡水和海水都是可混溶的流体,在海岸带两者之间的接触地带是一个由水动力弥散形成的过渡带,和含水层的厚度相比,过渡带的宽度相对比较狭窄,通常可以近似处理成一个咸淡水突变界面,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上升、海洋潮汐及人为开采等会引起咸淡水突变界面或过渡带发生移动,而在滨海地区,会在部分高风险地区设置选择性渗透反应系统,阻隔海洋污染及海水对地下水的污染渗透和不良影响,防止海水入侵和咸潮现象,高风险地区需要根据咸淡水突变界面的具体位置来确定,然而目前并没有相关设备可以对咸淡水突变界面进行准确的位置定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滨海含水层水文地质调查装置,可以对含水层中的咸淡水突变界面的具体位置进行定位,以便于进行防治海水入侵工作。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滨海含水层水文地质调查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滨海含水层水文地质调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调查箱体、水下推进器、浮力气囊、第一出气泵、主控单元、第一排水泵以及界面检测机构,所述调查箱体内部设置有蓄水腔,所述第一排水泵设置在蓄水腔内,其出水端延伸到调查箱体外部,所述浮力气囊设置在调查箱体相对的外壁上,所述第一出气泵设置在调查箱体外壁上,并与浮力气囊连接,所述水下推进器设置在调查箱体相对的外壁上,所述浮力气囊与水下推进器设置在调查箱体相同的外壁;所述界面检测机构包括空心检测杆、检测电极、过渡块、电池组、电流互感器、第二排水泵、进水管以及电磁阀,所述空心检测杆设置在调查箱体底面,所述过渡块位于空心检测杆内部,将空心检测杆分成两个检测腔,所述检测电极设置在检测腔顶面,所述电池组以及电流互感器设置在调查箱体内部,所述电池组通过导线与检测电极电连接,所述电流互感器套设在导线上,所述第二排水泵设置在检测腔内,其出水端延伸到空心检测杆外部,所述进水管对称设置在过渡块下方的空心检测杆底部,其顶端穿过过渡块与检测腔连通,所述电磁阀设置在进水管上,所述主控单元设置在调查箱体内部,并分别与水下推进器、第一出气泵、第一排水泵、电流互感器、第二排水泵以及电磁阀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滨海含水层水文地质调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延长管以及电动推杆,所述延长管包括连接管、波纹管、移动管以及固定板,所述连接管一端与第一排水泵的出水端连接,另一端与波纹管连接,所述波纹管与移动管连接,所述固定板设置在移动管外壁上,所述电动推杆设置在调查箱体外壁上,其输出轴与固定板侧壁连接,所述主控单元与电动推杆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滨海含水层水文地质调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下摄像头,所述水下摄像头设置在调查箱体顶面,所述主控单元与水下摄像头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丽欣韦成龙万晓明李习文吴庐山崔振昂陈杰周曰虎黄赞慧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调查局海口海洋地质调查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