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户外电力控制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87515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户外电力控制设备,该户外电力控制设备,多个防护机构分布于电力控制柜本体的四周,支撑结构固定连接于底座内,防护板沿第一方向滑动连接于支撑结构,且被配置为具有与底座间隔分布的第一工作位置,以及与底座抵接的第二工作位置;传动组件的输入端与踩踏板连接,输出端和防护板连接,踩踏板能够带动传动组件运动使防护板由第一工作位置运动至第二工作位置;多个防护机构的防护板沿电力控制柜本体的周向依次连接并形成开口,开合门能够打开或封闭开口。能降低强风和/或落石和/或动物等破坏电力控制柜本体,能防止电力控制柜本体被偷盗,能保证电力控制柜本体的散热性能,且能从防护板和底座之间的间隙排放雨水或杂物。水或杂物。水或杂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户外电力控制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户外电力控制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电力控制柜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等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其布置应满足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要求,以便于后期维护或检修电力控制柜。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断开电路;故障或不正常运行时借助保护电器切断电路或报警。
[0003]现有的户外电力控制柜一般都只是通过简易的金属外壳来对电力控制柜内部的电力设备进行保护,但对于设置在海拔高的山上等人迹罕至的位置的电力控制柜而言,电力控制柜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落石、强风及动物等都可能会对此电力控制柜造成破坏,且通过金属外壳来保护电力控制柜内的电力设备,导致电力设备的散热性能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户外电力控制设备,以解决落石、强风及动物等易破坏电力控制柜,且金属外壳会导致电力设备的散热性能差的问题。
[0005]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户外电力控制设备,包括电力控制柜本体(1)和底座(2),所述电力控制柜本体(1)设置于所述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户外电力控制设备还包括多个设置于所述底座(2)的防护机构(3),多个所述防护机构(3)分布于所述电力控制柜本体(1)的四周且均与所述电力控制柜本体(1)间隔设置,所述防护机构(3)包括:防护板(31);支撑结构(32),所述支撑结构(32)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2)内,所述防护板(31)沿第一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撑结构(32),所述防护板(31)被配置为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底座(2)间隔分布的第一工作位置,以及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底座(2)抵接的第二工作位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电力控制柜本体(1)的高度方向平行;踩踏板(33)和传动组件(34),所述传动组件(34)的输入端与所述踩踏板(33)连接,所述传动组件(34)的输出端和所述防护板(31)连接,所述踩踏板(33)能够带动所述传动组件(34)运动,以使所述防护板(31)由所述第一工作位置运动至所述第二工作位置;多个所述防护机构(3)的防护板(31)沿所述电力控制柜本体(1)的周向依次连接并形成开口,所述户外电力控制设备还包括开合门,所述开合门能够打开或封闭所述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外电力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31)包括第一防护板(311)、第二防护板(312)和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防护板(311)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结构(32),所述第二防护板(312)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插接于所述第一防护板(311),所述第二防护板(312)还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撑结构(32),且所述第二防护板(312)与所述传动组件(3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防护板(311)和所述第二防护板(312),且位于所述第一防护板(311)和所述第二防护板(312)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户外电力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34)包括传动链(341)和与所述传动链(341)配合的多个传动轮,多个所述传动轮中的一部分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接板(35),另一部分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结构(32),所述传动链(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嘉杰郭城方邓伟钟月荣陈戊炫郑文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