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氢燃料电池发电装置及氢燃料电池换热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氢燃料电池
,特别涉及一种氢燃料电池发电装置及氢燃料电池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氢燃料电池是将氢气和氧气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发电装置。其基本原理是电解水的逆反应,把氢和氧分别供给阳极和阴极,氢通过阳极向外扩散和电解质发生反应后,放出电子通过外部的负载到达阴极。
[0003]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氢燃料电池发电装置及氢燃料电池换热器 (CN111952627A),包括,所述氢燃料电池换热器包括换热容器、第一换热管路、第二换热管路、第一阀体、第二阀体;第一换热管路、第二换热管路的主 体设置于换热容器内;第一换热管路设有第一换 热管路入口、第一换热管路低温出口,第一换热 管路内设有第一阀体;第二换热管路设有第二换 热管路入口、第二换热管路高温出口,第二换热管路内设有第二阀体;第二换热管路能与换热容器内介质接触的面积小于第一换热管路能与换热容器内介质接触的面积;或者/并且,第二换热管路材质的换热效率小于第一换热管路材质的换热效率。
专利技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氢燃料电池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号换热器(13)、二号换热器(23),所述一号换热器(13)的出液口通过输液管(24)与二号换热器(23)连通,所述一号换热器(13)的入液口通过回液管(25)与二号换热器(23)连通;所述一号换热器(13)上设置有余气换热系统;所述二号换热器(23)上设置有尾气换热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氢燃料电池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换热器(13)中设置有串联的一号导热管(36)、二号导热管(37)、三号导热管(38),和串联的四号导热管(40)、五号导热管(41)、六号导热管(42);所述一号换热器(13)的外侧设置有一号总输出管(39)、二号总输出管(43),所述一号总输出管(39)与一号导热管(36)、二号导热管(37)、三号导热管(38)的末端连通,所述二号总输出管(43)与四号导热管(40)、五号导热管(41)、六号导热管(42)的末端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氢燃料电池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余气换热系统的结构包括一号三通电磁阀、二号三通电磁阀、三号三通电磁阀、四号三通电磁阀、一号温度传感器、二号温度传感器、三号温度传感器、四号温度传感器、五号温度传感器、六号温度传感器,所述一号三通电磁阀的三个口分别连接在一号导热管(36)末端、二号导热管(37)首端和一号总输出管(39)的一个支口处;所述二号三通电磁阀的三个口分别连接在二号导热管(37)末端、三号导热管(38)首端和一号总输出管(39)的一个支口处;所述三号三通电磁阀的三个口分别连接在四号导热管(10)末端、五号导热管(41)首端和二号总输出管(43)的一个支口处;所述四号三通电磁阀的三个口分别连接在五号导热管(41)末端、六号导热管(42)首端和二号总输出管(43)的一个支口处;所述一号温度传感器安装在一号导热管(36)尾部;所述二号温度传感器安装在二号导热管(37)尾部;所述三号温度传感器安装在三号导热管(38)尾部;所述四号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四号导热管(40)尾部;所述五号温度传感器安装在五号导热管(41)尾部;所述六号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六号导热管(42)尾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氢燃料电池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换热器(23)的结构包括外壳(46)、水箱(47)、冷凝管(51),所述水箱(47)上设置有若干个垂直的通孔为散热孔(48),且侧壁通孔中设置有排水阀(50),所述水箱(47)的内腔中盘绕有七号导热管(49),所述七号导热管(49)的两端口分别与输液管(24)末端、回液管(25)端连通,所述水箱(47)固定在外壳(46)的底端槽口中;所述冷凝管(51)上的每个底端拐点处设置一个出水口(52),所述冷凝管(51)设置在外壳(46)的槽上部,且每个(52)都与水箱(47)固定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氢燃料电池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换热系统的结构包括风机(53)、四号双通电磁阀、液泵,所述风机(53)安装在外壳(46)的侧壁的通孔中;所述四号双通电磁阀串联在回液管(25)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威,时军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世椿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