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肛门指诊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8471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肛门指诊套,包括指套体以及手套体,指套体为用于容置手指的指套结构,指套体设于手套体首端端部,手套体与指套体一体连接且内部空腔相互连通,手套体尾端端部敞口设置。上述指套体设有一个,指套体设于上述手套体首端位于肛门指诊套使用者的手掌宽度方向上的中部。该手套体首端开设有两个容置通孔,容置通孔贯穿手套体延伸至与手套体内部空腔连通,一个容置通孔、指套体与手套体的连接处、另一个容置通孔沿肛门指诊套使用者的手掌宽度方向依次布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指套体来容置检查者(即肛门指诊套使用者)用于检查的手指,而通过容置通孔来供检查者其他手指离开手套体,操作更加方便快捷。操作更加方便快捷。操作更加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肛门指诊套


[0001]本技术涉及医用手部防护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肛门指诊套。

技术介绍

[0002]肛门指诊,即肛门直肠指检,可分为肛外指检和肛内指检两部分。而无论是肛外指检还是肛内指检均需在检查者(如医护人员)用于触碰被检查者的手指外戴有手套或者指套。目前大部分的肛门指诊中,检查者都是先戴一个PVC手套,再戴一个乳胶手套,佩戴过程耗时较多。特别是,乳胶手套的佩戴中检查者各个手指头进入手套各个指套内及手指头进入指套后整体的调整等。
[0003]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2679248U、CN209594808U等中国专利公开的手套方案,均存在上述佩戴不便的问题。而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3047003U、CN113925616A等中国专利公开的指套方案,由于只有一个光溜溜指套且更有甚至已经涂覆有润滑油,检查者戴着PVC手套后再套这样一个指套,操作极为不便,且只有一个指套还存在滑入被检查者肛门内的风险。再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3604649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方案中,一个指套加一个容置拳头的大手套体,检查者戴后手指难以舒展,舒适度差且难以用更加符合习惯的手部状态进行检查,临床并不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肛门指诊套,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5]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肛门指诊套,包括指套体以及手套体,指套体为用于容置手指的指套结构,指套体设于手套体首端端部,手套体与指套体一体连接且内部空腔相互连通,手套体尾端端部敞口设置。上述指套体设有一个,指套体设于上述手套体首端位于肛门指诊套使用者的手掌宽度方向上的中部。该手套体首端开设有两个容置通孔,容置通孔贯穿手套体延伸至与手套体内部空腔连通,两个容置通孔分别设于该指套体与手套体的连接处的两侧,一个容置通孔、指套体与手套体的连接处、另一个容置通孔沿肛门指诊套使用者的手掌宽度方向依次布设。
[0007]进一步地:
[0008]上述容置通孔的开口周沿呈跑道状结构,两个容置通孔开口分别由上述指套体与上述手套体连接处两侧延伸至手套体位于肛门指诊套使用者的手掌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侧面。
[0009]上述容置通孔开口方向相对于肛门指诊套使用者的手掌宽度方向倾斜设置,两个容置通孔开口分别斜朝向上述手套体两侧。
[0010]两个上述容置通孔分别为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开口处的周长大于第二通孔开口处的周长,肛门指诊套使用者的手掌虎口处邻近第一通孔开口处。
[0011]上述指套体外涂覆有润滑油。
[0012]上述指套体与上述手套体为由乳胶一体成型的结构。
[0013]上述指套体端部附设有扩肛部,扩肛部呈圆锥状结构,扩肛部设于指套体背离手套体所在位置的一端端部,扩肛部与指套体均为乳胶材质且一体成型设置。
[0014]上述手套体尾端端部敞口的开口处以及两个容置通孔开口处分别设有一个加厚围边,加厚围边沿其所在的开口处周沿延伸而呈环状设置,加厚围边与手套体一体成型设置。
[0015]一种肛门指诊套还包括两个护套体,护套体与两个上述容置通孔一一对应设置。上述护套体为一端敞口的袋状结构,护套体敞口端固设于与其对应的容置通孔的开口处且用于封闭该开口处设置。
[0016]由上述对本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17]本技术通过指套体来容置检查者(即肛门指诊套使用者)用于检查的手指,而通过容置通孔来供检查者其他手指离开手套体,也就是说本技术的肛门指诊套使用中跟
技术介绍
涉及的指套结构一样,仅需用于检查的手指进入指套即可,相比于手套结构需要五根手指均分别进入指套,操作更加方便快捷。而且由于手套体的存在,指套体的穿戴更加便捷,不存在不容易抓住下拉等操作,且由于手套体的存在,指套体也不会滑入被检查者肛门内,避免出现危险。而检查者佩戴本技术的肛门指诊套后,所有手指均能自由活动,舒适性更好且手部可以自由伸展,便于调整到最佳的手部检查姿势。
[0018]由于用于检查的手指依照检查者习惯不同而有所区别,但是大概率为食指与中指,小概率为无名指,基本不可能为拇指与尾指。因此,本技术通过一个容置通孔、指套体与手套体的连接处、另一个容置通孔沿肛门指诊套使用者的手掌宽度方向依次布设的结构来容纳检查者手部的五个手指,无论使用者选择食指、中指、无名指来进入指套体进行检查,均能获得舒适、便捷的穿戴体验。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实施例一中本技术的肛门指诊套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实施例二中本技术的肛门指诊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2]实施例一
[0023]参考图1,一种肛门指诊套,包括一个指套体1以及一个手套体2,指套体1为用于容置手指的指套结构,指套体1设于手套体2首端端部,手套体2与指套体1一体连接且内部空腔相互连通,手套体2尾端端部敞口设置。该手套体2即为用于容置肛门指诊套使用者的手掌,乃至可以延伸至肛门指诊套使用者的手腕、小臂等的手套结构,而手套体2尾端敞口即为供肛门指诊套使用者的手指、手掌等依次进入手套体2内部空腔的开口端。具体的,本实施的手套体2以延伸至肛门指诊套使用者的小臂的长度进行具体示意。
[0024]继续参考图1,上述指套体1设于上述手套体2首端位于肛门指诊套使用者的手掌宽度方向上的中部。该手套体2首端开设有两个容置通孔,容置通孔贯穿手套体2延伸至与
手套体2内部空腔连通,两个容置通孔分别设于该指套体1与手套体2的连接处的两侧。为便于描述,定义两个上述容置通孔分别为第一通孔21与第二通孔22。上述第一通孔21、指套体1与手套体2的连接处、上述第二通孔22沿肛门指诊套使用者的手掌宽度方向依次布设。上述容置通孔的开口周沿呈跑道状结构。上述手套体2尾端端部敞口的开口处以及两个容置通孔开口处分别设有一个加厚围边3,加厚围边3沿其所在的开口处周沿延伸而呈环状设置,加厚围边3与手套体2一体成型设置。加厚围边3的设置可以避免如手套体2过于薄弱而在穿戴时由加厚围边3所在的开口处发生撕裂,即起到增加加厚围边3所在处结构强度作用。上述指套体1外涂覆有润滑油,常见如二甲基硅油等。在指套体1外直接涂覆润滑油则便于其使用,并且肛门指诊套由于有手套体2存在,佩戴无需接触指套体1也可完成,即涂覆润滑油的结构对佩戴便利性影响更小。上述指套体1与上述手套体2为由乳胶一体成型的结构。
[0025]继续参考图1,两个上述容置通孔开口分别由上述指套体1与上述手套体2连接处两侧延伸至手套体2位于肛门指诊套使用者的手掌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侧面。上述容置通孔开口方向相对于肛门指诊套使用者的手掌宽度方向倾斜设置,两个容置通孔开口分别斜朝向上述手套体2两侧。第一通孔21开口处的周长大于第二通孔22开口处的周长,肛门指诊套使用者的手掌虎口处邻近第一通孔21开口处。即两个容置通孔的开口均分别斜向肛门指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肛门指诊套,包括指套体以及手套体,指套体为用于容置手指的指套结构,指套体设于手套体首端端部,手套体与指套体一体连接且内部空腔相互连通,手套体尾端端部敞口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套体设有一个,指套体设于所述手套体首端位于肛门指诊套使用者的手掌宽度方向上的中部;该手套体首端开设有两个容置通孔,容置通孔贯穿手套体延伸至与手套体内部空腔连通,两个容置通孔分别设于该指套体与手套体的连接处的两侧,一个容置通孔、指套体与手套体的连接处、另一个容置通孔沿肛门指诊套使用者的手掌宽度方向依次布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肛门指诊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通孔的开口周沿呈跑道状结构,两个容置通孔开口分别由所述指套体与所述手套体连接处两侧延伸至手套体位于肛门指诊套使用者的手掌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侧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肛门指诊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通孔开口方向相对于肛门指诊套使用者的手掌宽度方向倾斜设置,两个容置通孔开口分别斜朝向所述手套体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肛门指诊套,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容置通孔分别为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筱秋于海霞杨芸叶燕珍李喜梅王小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