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箱梁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78353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现浇箱梁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交通导改;支架体系基础处理;整体可调满堂支架体系施工;防坠落门洞支架体系施工;线性精控模板体系安装;袋装碎石吊运、支架预压;防水可折叠雨棚安装;模板轴线、标高调整;现浇箱梁钢筋、混凝土施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分幅封道防坠落门洞支架体系,保障现役公路交通安全;采用线性精控模板体系,并组合下部整体可调满堂支架体系,有效保证了圆形箱梁的线性要求;采用袋装碎石精确预压支架,并增设防雨覆盖体系,从而保证空腹段支架体系的稳定性,设置支架拆除控制感应装置,确保支架拆除的安全性;铺设防水雨棚,防止因顶部积水造成超载预压。超载预压。超载预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现浇箱梁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公路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现浇箱梁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为了解决城市路堵问题,与修建地下快速通道相比,无论是建造费用还是施工难度,修建城市高架快速通道都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但是在城市高架桥施工过程中最大的危险源就是现浇箱梁模板支架体系,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往往会给人民群众的财产和生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研究现浇箱梁模板支架体系的设计及施工是非常必要的。
[0003]现浇箱梁模板支架体系中,上跨现役公路圆形现浇箱梁支架体系是其中一种特殊工况,既要保证支架体系施工不妨碍现役公路段的通车安全,又要考虑圆形曲线模板的支设、纵横向标高调整、混凝土浇筑质量保证等问题,还要充分统筹复杂互通区的交通导改问题,另外,支架体系拆除施工的安全措施也是重中之重。现有现浇箱梁模板支架体系施工已十分成熟,但在上述特殊工况下,许多施工节点都存在优化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现浇箱梁的施工方法。
[0005]这种现浇箱梁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1、交通导改;
[0007]步骤2、支架体系基础处理;
[0008]步骤3、整体可调满堂支架体系施工:在已处理的支架体系基础上放线,精确定位盘扣支架的可调底座,按照由下向上的顺序安装支架立杆、支架横杆及支架斜撑,并在部分支架立杆与支架横杆搭接盘内预置压力应变片;盘扣支架第一层部分横杆局部预焊接支撑面板;将抬升设备均匀布设在支架体系基础面上,并与支撑面板53抵接;通过数据线连接形成联动式整体抬升设备;
[0009]步骤4、防坠落门洞支架体系施工:对现场进行交通导改后,先封闭单侧方向的车道,将车流引导至非机动车道,然后开始安装跨路门洞处支架预制混凝土基础,再采用汽车吊配合安装钢管柱及柱顶卸落沙箱,通过沙箱对柱顶标高进行控制;沙箱高度调节完成后,吊装双拼工字钢的主梁至沙箱顶面限位盘内;随后吊装防坠工字钢平台,并通过人工拆卸限位栓钉,展开防坠盖板,将防坠盖板搁置于相邻工字钢的下翼缘板上;最后进行上部分配梁及盘扣架的搭设;
[0010]步骤5、线性精控模板体系安装:整体可调满堂支架体系经过验收后,开始安装现浇箱梁的底模;先用水准仪测量底模顶标高,安装可调顶托及可调式小型侧托,按现浇箱梁边缘线测放出模板位置线,之后用吊车将模板分批吊装就位,再人工动态调整可调顶托及可调式小型侧托的位置,完成线性控制;
[0011]步骤6、袋装碎石吊运、支架预压:整体可调满堂支架体系和现浇箱梁的底模安装完毕后,利用吨袋装入袋装碎石进行堆载预压;
[0012]步骤7、防水可折叠雨棚安装:预压施工中在雨前及时利用已安装支架立杆作为主支杆,通过套接可调式套筒及辅助撑杆安装可折叠连杆,再铺设防水雨棚;
[0013]步骤8、模板轴线、标高调整:预压后根据设置的预拱度来调整底模的标高,底模轴线、标高经复核满足要求后,再进行下一步施工;
[0014]步骤9、现浇箱梁钢筋、混凝土施工:上述施工完成后,进行箱梁内模、箱梁内模支撑及其他剩余侧模安装,进行箱梁钢筋绑扎作业,并浇筑箱梁混凝土,完成上跨现役公路圆形箱梁段的施工。
[0015]作为优选,步骤1具体为:施工前,对复杂互通区进行交通导改,避开钢管柱7及高架墩柱,重新规划机动车道及非机动车道,同时在机动车道及非机动车道所在区域设置围挡和安全警示标志牌。
[0016]作为优选,步骤2具体为:采用厚宕渣分层回填并压实形成宕渣层,从下往上逐层压实填筑至支架体系基础顶面,并做好相应的排水措施,最后浇筑C30混凝土基础,作为支架体系基础。
[0017]作为优选:步骤2中,宕渣层的厚度为60cm;待压实度大于95%时浇筑20cm厚的C30混凝土基础。
[0018]作为优选:步骤3中预置压力应变片用于监测两侧传感器数值变化量,保证支架对称平衡地进行搭设或拆除;盘扣式满堂支架搭设过程中出现标高错误时,联动式整体抬升设备用于进行局部单元的标高调整,局部单元抬升后及时调整底座,并将联动式整体抬升设备同步卸荷。
[0019]作为优选:步骤4采用25T汽车吊配合安装钢管柱及柱顶卸落沙箱;双拼工字钢的主梁规格为I63a;在吊装双拼工字钢的主梁至沙箱顶面限位盘内时,若主梁的柱顶有空隙,则重新调整沙箱内砂的高度,或采用钢板进行支垫调整。
[0020]现浇箱梁,由上述方法得到。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1)针对上跨现役公路的工况,本专利技术通过现场试验研究、施工材料及施工方式比选,提出了现浇箱梁施工方法,采用了防坠落门洞支架体系、整体可调满堂支架体系、线性精控模板体系及预压支架防雨体系;并通过多个项目验证;本专利技术适用于现浇箱梁支架作业,尤其适用于上跨现役公路圆形现浇箱梁工程施工;可为现浇箱梁施工提供一定的技术借鉴,施工速度快,安全性高,经济技术效益突出;
[0023](2)本专利技术采用分幅封道防坠落门洞支架体系,门洞支架为整体结构,并设置防坠工字钢平台,保障现役公路交通安全,整个结构体系成型速度快,减少交通封闭时间,并将现役公路交通流量最大化。
[0024](3)本专利技术针对圆形现浇箱梁,采用线性精控模板体系,并组合下部整体可调满堂支架体系,实现节点坐标的全方位可调,有效保证了圆形箱梁的线性要求。
[0025](4)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浇箱梁空腹段,采用袋装碎石精确预压支架,并增设防雨覆盖体系,从而保证空腹段支架体系的稳定性,并在支架局部节点设置支架拆除控制感应装置,确保支架拆除的安全性;预压施工中在雨前及时利用已安装支架立杆作为主支杆,通过套接可调式套筒及辅助撑杆安装可折叠连杆,再铺设防水雨棚,防止因顶部积水造成超载预压。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专利技术交通导改示意图;
[0027]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防坠落门洞支架体系示意图;
[0028]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防坠落门洞支架体系示意图;
[0029]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防坠工字钢平台示意图;
[0030]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卸落砂箱结构示意图;
[0031]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卸落砂箱剖面图;
[0032]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预压支架防雨体系示意图;
[0033]图8本专利技术中整体可调满堂支架体系示意图;
[0034]图9是本专利技术施工流程图。
[0035]附图标记说明:现浇箱梁边缘线1;机动车道2;反向机动车道3;导流机动车道4;导流非机动车道5;高架墩柱6;钢管柱7;非机动车道8;反向非机动车道9;隔离防护墩10;分隔护栏11;双拼工字钢12;防坠工字钢平台13;卸落砂箱14;限位盘15;C30混凝土基础16;满堂支架施工区域17;铰轴18;防坠盖板19;限位栓钉20;磁力条21;混凝土体22;砂箱壁23;存砂24;钻杆25;卸砂腔26;预留通道27;砂箱底座28;套筒29;分隔板30;宕渣层31;可调式套筒32;护栏33;可调式小型侧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现浇箱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交通导改;步骤2、支架体系基础处理;步骤3、整体可调满堂支架体系(43)施工:在已处理的支架体系基础上放线,精确定位盘扣支架的可调底座,按照由下向上的顺序安装支架立杆(47)、支架横杆(45)及支架斜撑(46),并在部分支架立杆(47)与支架横杆(45)搭接盘内预置压力应变片(52);盘扣支架第一层部分横杆局部预焊接支撑面板(53);将抬升设备均匀布设在支架体系基础面上,并与支撑面板(53)抵接;通过数据线(35)连接形成联动式整体抬升设备(36);步骤4、防坠落门洞支架体系施工:对现场进行交通导改后,先封闭单侧方向的车道,将车流引导至非机动车道(8),然后开始安装跨路门洞处支架预制混凝土基础(51),再采用汽车吊配合安装钢管柱(51)及柱顶卸落沙箱,通过沙箱对柱顶标高进行控制;沙箱高度调节完成后,吊装双拼工字钢(12)的主梁至沙箱顶面限位盘(15)内;随后吊装防坠工字钢平台(13),并通过人工拆卸限位栓钉(20),展开防坠盖板(19),将防坠盖板(19)搁置于相邻工字钢(12)的下翼缘板上;最后进行上部分配梁及盘扣架的搭设;步骤5、线性精控模板体系安装:整体可调满堂支架体系(43)经过验收后,开始安装现浇箱梁(50)的底模41;先用水准仪测量底模(41)顶标高,安装可调顶托(42)及可调式小型侧托(34),按现浇箱梁边缘线(1)测放出模板位置线,之后用吊车将模板分批吊装就位,再人工动态调整可调顶托(42)及可调式小型侧托(34)的位置,完成线性控制;步骤6、袋装碎石吊运、支架预压:整体可调满堂支架体系(43)和现浇箱梁(50)的底模(41)安装完毕后,利用吨袋装入袋装碎石(40)进行堆载预压;步骤7、防水可折叠雨棚安装:预压施工中在雨前及时利用已安装支架立杆(48)作为主支杆,通过套接可调式套筒(32)及辅助撑杆(38)安装可折叠连杆(37),再铺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芦博文郝旭峰徐英平杨义强蔡睿柳玉顺苏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交工金筑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