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对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的教学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8340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针对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的教学设备,包括护理床、压腿模块、上肢锻炼模块、滑动模块、移动模块、调高模块、推动模块和下肢捶打模块,护理床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座板,护理床顶部另一侧活动连接有靠板,通过滑动模块、移动模块和调高模块调节下肢捶打模块的前后、左右和上下的位置,使得下肢捶打模块运动区域更广,保证了下肢捶打模块对病人腿部按摩更全面,有利于病人身体的恢复,配合开启第三电机的第四电机,调节两个拉伸单元的角度,使得身姿不同的病人都可以通过拉伸组件进行全方位的上肢活动康复锻炼,提高了该教学设备在使用时的灵活性。备在使用时的灵活性。备在使用时的灵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对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的教学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康复锻炼教学设备,具体为一种针对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的教学设备,属于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的教学用具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脑卒中是由脑血管发生破裂或意外阻塞而导致的一种急性脑损伤疾病,并且脑卒中患者常常伴有一侧肢体麻木或者是无力、走路不稳的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禁的情况,因此,为了更好转变脑卒中患者的病情,通常使用锻炼教学设备对脑卒中患者进行一些康复锻炼。
[0003]申请号为CN202111468124.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脑卒中患者的锻炼装置,包括机体组、人机智能语音交互模块、上肢锻炼模块和下肢锻炼模块,所述机智能语音交互模块用于上肢锻炼模块和下肢锻炼模块的电性控制,所述机体组包括底座和安装架,所述人机智能语音交互模块安装在安装架的上侧,所述人机智能语音交互模块包括显示屏和语音指令收发器。本专利技术通过设有的人工智能语音交互模块、上肢锻炼模块和下肢锻炼模块,便于指导患者采取科学的训练动作进行训练,有利于患者的恢复,且构造简单,成本较低,具有良好的实用性,适用于脑卒中引起的偏瘫或四肢瘫痪患者的日常锻炼使用,有利于患者在居家环境中的康复锻炼。此专利公开的锻炼设备自动化程度低,且针对于不同身体特征的患者不能更好的进行康复锻炼,适配范围小。
[0004]现有的康复锻炼的教学设备在使用时仍然存在着很大的缺陷,现有的康复锻炼的教学设备自动化程度低,往往需要人为的帮助病人进行一些康复锻炼,费时费力,现有的康复锻炼的教学设备对体格不同的患者不能更好的进行锻炼活动,适配范围小,现有的康复锻炼的教学设备在对患者进行定量的锻炼后,不能对病人进行有效的按摩放松,导致病人出现身体乏累的情况,不仅不利于病人的下次锻炼,还不利于病人身体的恢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康复锻炼的教学设备自动化程度低,往往需要人为的帮助病人进行一些康复锻炼,费时费力,现有的康复锻炼的教学设备对体格不同的患者不能更好的进行锻炼活动,适配范围小,现有的康复锻炼的教学设备在对患者进行定量的锻炼后,不能对病人进行有效的按摩放松,导致病人出现身体乏累的情况,不利于病人的下次锻炼,且不利于病人身体恢复的问题,而提出一种针对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的教学设备。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护理床、压腿模块、上肢锻炼模块、滑动模块、移动模块、调高模块、推动模块和下肢捶打模块,护理床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座板,护理床顶部另一侧活动连接有靠板,靠板底部活动连接有底架,压腿模块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挡框,上肢锻炼模块底部设置在靠近靠板的底架的顶部一侧,滑动模块顶部设置与顶板,移动模块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滑板,调高模块一侧活动连接有升降板,升降板一侧
中部固定连接与固定板,固定板一侧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卡板;上肢锻炼模块包括第二支撑板、第一液压缸、撑杆、两个拉伸单元和第二液压缸,两个拉伸单元顶部分别与撑杆两端底部固定连接;下肢捶打模块包括第三挡框、第七电机和两个按摩单元,两个按摩单元分别相对设置在第三挡框底部两侧。
[0007]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靠板一侧铰接有第一铰板,第一铰板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铰板,第一铰板与第二铰板连接处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二铰板底部一侧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二铰板通过第一电机与底架底部一侧活动连接。
[0008]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第一挡框呈“U”型结构,第一挡框一侧与座板底部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第一挡框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两端均固定连接与撑轮,靠近第一支撑板底部的一个撑轮一侧设置有若干个配重块。
[0009]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第二支撑板呈长方体结构,第一液压缸底部与第二支撑板一侧铰接,第一液压缸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一液压杆,第一液压杆顶部铰接有运动框,运动框靠近撑杆的一端底部安装有第三电机,撑杆活动连接在第三电机的底部,撑杆呈“U”结构,第二液压,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二液压杆,第二液压杆顶部与第二支撑板底部固定连接,第二液压缸底部安装有第四电机,第四电机安装在靠近靠板的底架一端顶部,其中,拉伸单元底部设置与握把,握把顶部设置有弹簧。
[0010]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顶板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滑块上活动连接有丝杆,丝杆一端安装有第五电机,第五电机底部设置有第三支撑板,第三支撑板呈长方体结构,且第三支撑板一侧与座板一侧固定连接,顶板底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板,第一滑板呈长方体结构,第一滑板底部两侧均活动连接与第一滑轨,两个第一滑轨底部均与第三支撑板顶部两侧固定连接。
[0011]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第二滑板一侧固定连接有挡块,挡块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液压杆,第三液压杆一端活动连接,第二滑板与固定板一侧固定连接,第一滑板上下两端均设置与滑槽,卡板上下两端均设置有与第二滑板相适配凸块,第三液压缸与固定板固定连接,升降板顶部固定连接有第四液压杆,第四液压杆顶部活动连接有第四液压缸,第四液压缸底部固定连接有挡板,挡板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有转杆,转杆底部安装有第六电机,挡板一侧两端均焊接有第二滑轨,升降板与两个第二滑轨之间活动连接。
[0012]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推动模块一侧设置与第五液压缸,第五液压缸一侧固定连接第二挡框,第二挡框呈“U”型结构,第五液压缸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五液压杆,第五液压缸一端与第三挡框的一侧底部固定连接,第五液压杆一端与其中一个按摩单元一侧固定连接。
[0013]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第三挡框呈倒“U”型结构,第七电机安装在第三挡框的顶端中部,第七电机一侧安装在第二滑板一侧。
[0014]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按摩单元一侧设置有竖板,竖板一侧固定连接有夹板,夹板呈扇形结构,夹板上下两端均开设有槽孔,竖板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震动头,两个震动头分别通过一个槽孔与夹板活动连接。
[0015]一种针对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的教学设备,该教学设备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开启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带动第二铰板和第一铰板运动,调节靠板的角度,使得病人更舒适的躺在靠板上做子下肢康复锻炼活动,将若干个配重块放置在第一支撑板一侧,病人的两个脚踝放置第一支撑板底部的撑轮的下方,小腿位置放置在第一支撑板顶部的撑轮上方,病人进行下肢锻炼;步骤二:第一液压缸带动第一液压杆运动,第一液压杆带动运动框运动,调节撑杆两端底部的两个拉伸单元的倾斜角度,其次,通过第二液压缸带动第二液压杆向上运动,调节两个拉伸单元的高度,便于病人双手可以握住两个拉伸单元底部的握把进行上肢康复训练,同时,通过开启第三电机的第四电机,调节两个拉伸单元的角度,使得身姿不同的病人都可以通过拉伸组件进行全方位的上肢活动康复锻炼;步骤三:开启第六电机和第七电机,第六电机带动转杆转动,第七电机带动第三挡框转动,调节下肢捶打模块的角度,方便下肢捶打模块对患者腿部不同位置进行按摩作业,开启第五电机,第五电机带动丝杆转动,丝杆带动滑块前后运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对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的教学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护理床(1)、压腿模块(2)、上肢锻炼模块(3)、滑动模块(4)、移动模块(5)、调高模块(6)、推动模块(7)和下肢捶打模块(8),所述护理床(1)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座板(102),所述护理床(1)顶部另一侧活动连接有靠板(103),所述靠板(103)底部活动连接有底架(101),所述压腿模块(2)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挡框(201),所述上肢锻炼模块(3)底部设置在靠近靠板(103)的底架(101)的顶部一侧,所述滑动模块(4)顶部设置与顶板(405),移动模块(5)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滑板(501),所述调高模块(6)一侧活动连接有升降板(606),所述升降板(606)一侧中部固定连接与固定板(609),所述固定板(609)一侧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卡板(608);所述上肢锻炼模块(3)包括第二支撑板(301)、第一液压缸(302)、撑杆(306)、两个拉伸单元(307)和第二液压缸(308),两个所述拉伸单元(307)顶部分别与撑杆(306)两端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下肢捶打模块(8)包括第三挡框(801)、第七电机(802)和两个按摩单元(803),两个所述按摩单元(803)分别相对设置在第三挡框(801)底部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的教学设备,其特征在于,靠板(103)一侧铰接有第一铰板(106),第一铰板(106)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铰板(107),第一铰板(106)与第二铰板(107)连接处安装有第二电机(105),第二铰板(107)底部一侧安装有第一电机(104),第二铰板(107)通过第一电机(104)与底架(101)底部一侧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的教学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挡框(201)呈“U”型结构,第一挡框(201)一侧与座板(102)底部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第一挡框(201)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板(202),第一支撑板(202)两端均固定连接与撑轮(203),靠近第一支撑板(202)底部的一个撑轮(203)一侧设置有若干个配重块(20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的教学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二支撑板(301)呈长方体结构,第一液压缸(302)底部与第二支撑板(301)一侧铰接,第一液压缸(302)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一液压杆(303),第一液压杆(303)顶部铰接有运动框(304),运动框(304)靠近撑杆(306)的一端底部安装有第三电机(305),撑杆(306)活动连接在第三电机(305)的底部,撑杆(306)呈“U”结构,第二液压,(308)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二液压杆(309),第二液压杆(309)顶部与第二支撑板(301)底部固定连接,第二液压缸(308)底部安装有第四电机(310),第四电机(310)安装在靠近靠板(103)的底架(101)一端顶部,其中,拉伸单元(307)底部设置与握把(3071),握把(3071)顶部设置有弹簧(307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的教学设备,其特征在于,顶板(405)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404),滑块(404)上活动连接有丝杆(403),丝杆(403)一端安装有第五电机(402),第五电机(402)底部设置有第三支撑板(401),第三支撑板(401)呈长方体结构,且第三支撑板(401)一侧与座板(102)一侧固定连接,顶板(405)底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板(406),第一滑板(406)呈长方体结构,第一滑板(406)底部两侧均活动连接与第一滑轨(407),两个第一滑轨(407)底部均与第三支撑板(401)顶部两侧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的教学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二滑板(501)一侧固定连接有挡块(502),挡块(502)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液压杆(504),第三液压杆(504)一端活动连接,第二滑板(501)与固定板(609)一侧固定连接,第一滑板(406)上下两端均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保霞陈素芳王丽娜邢兰玲
申请(专利权)人:滑县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