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预应力自复位防屈曲支撑及装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3478235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预应力自复位防屈曲支撑,包括自复位装置和防屈曲支撑装置,其中,防屈曲支撑装置穿插在自复位装置内部;自复位装置包括中套管、外套管、摩擦块、锚固板与复位筋;中套管的两端均设置有凹槽一,摩擦块设置于凹槽一处,外套管套设在中套管外部,外套管与摩擦块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锚固板设置于外套管两端;复位筋一端锚固在锚固板上,另一端锚固在远离锚固板一端的摩擦块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地震荷载较小时利用地震能量为摩擦块中的复位筋施加一定大小的预拉力,从而在地震荷载较大时使无预应力自复位防屈曲支撑装置具有更好的复位能力,进一步减小结构的震后残余变形。形。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预应力自复位防屈曲支撑及装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结构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无预应力自复位防屈曲支撑及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自复位防屈曲支撑是一种具有较强复位功能的金属阻尼器。传统的自复位防屈曲支撑主要由自复位装置、防屈曲支撑组成。其耗能减振机理是:阻尼器在地震作用下产生变形,通过耗能内芯的弹塑性变形消耗地震能量,之后阻尼器通过自复位装置提供的复位力回到初始状态。然而,由于现有的自复位防屈曲支撑耗能内芯的变形能力受到复位筋最大拉伸变形的限制,难以充分发挥耗能内芯的耗能能力。
[000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无预应力自复位防屈曲支撑及装配方法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预应力自复位防屈曲支撑及装配方法,能够在地震荷载较小时利用地震能量为摩擦块中的复位筋施加一定大小的预拉力,从而在地震荷载较大时使无预应力自复位防屈曲支撑装置具有更好的复位能力,进一步减小结构的震后残余变形。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无预应力自复位防屈曲支撑,包括:自复位装置和防屈曲支撑装置,其中,所述防屈曲支撑装置穿插在所述自复位装置内部;所述自复位装置包括中套管、外套管、摩擦块、锚固板与复位筋;所述中套管的两端均设置有凹槽一,所述摩擦块设置于所述凹槽一处,所述外套管套设在所述中套管外部,且所述外套管与所述摩擦块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锚固板设置于所述外套管两端;所述复位筋一端锚固在所述锚固板上,另一端锚固在远离所述锚固板一端的摩擦块上。
[0007]进一步的,所述防屈曲支撑装置包括耗能内芯和内套管,所述耗能内芯穿插在所述内套管内部,所述耗能内芯与内套管之间留有间隙;所述耗能内芯一端与所述内套管焊接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中套管焊接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内套管的两端均设置有凹槽二,所述凹槽二位置与所述凹槽一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摩擦块嵌入设置在凹槽一与凹槽二形成的槽孔内。
[0009]进一步的,防屈曲支撑装置还包括加劲肋,所述加劲肋焊接在耗能内芯的两端。
[0010]进一步的,所述摩擦块与所述锚固板上均开设有供所述复位筋穿插的通孔。
[0011]一种无预应力自复位防屈曲支撑的装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2]S1,将加劲肋焊接在一字型的耗能内芯,将内套管套设在耗能内芯外部,共同形成防屈曲支撑装置;
[0013]S2,中套管套设在内套管的外部,内套管与一字型的耗能内芯一端通过焊接进行
连接;中套管与一字型的耗能内芯另一端通过焊接进行连接,摩擦块放置在内套管的凹槽二与中套管的凹槽一形成的槽孔内,外套管套设在中套管的外部,并与摩擦块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连接;
[0014]S3,锚固板放置在内套管、中套管、及外套管两端,复位筋一端锚固在锚固板上,另一端锚固在远离所述锚固板一端的摩擦块上。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1、本专利技术自复位装置中的预拉力用摩擦块中的摩擦力代替,可避免阻尼器安装时对支撑施加预拉力引起复位筋的预拉伸,相比于现有的自复位防屈曲支撑装置,本专利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复位筋的弹性变形能力,进而提高阻尼器的变形能力。
[0017]2、本专利技术通过耗能内芯的弹塑性变形耗能及摩擦块的运动实现耗能,相比于现有的自复位防屈曲支撑装置仅利用金属的弹塑性变形耗能,耗能能力更强。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防屈曲支撑装置组装过程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分解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的拼装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装配过程示意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与对比例1的力

位移曲线对比结果图。
[0024]其中,图中,
[0025]1为防屈曲支撑装置,11为耗能内芯,12为加劲肋,2为内套管,3为中套管,4为外套管,5为摩擦块,6为锚固板,7为复位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参考图1

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预应力自复位防屈曲支撑,包括:自复位装置和防屈曲支撑装置,其中,防屈曲支撑装置穿插在自复位装置内部;自复位装置包括中套管3、外套管4、摩擦块5、锚固板6与复位筋7;中套管3的两端均设置有凹槽一,摩擦块5设置于凹槽一处,外套管4套设在中套管3外部,且外套管4与摩擦块5通过高强螺栓固定连接;锚固板6设置于外套管4两端;复位筋7一端锚固在锚固板6上,另一端锚固在远离锚固板6一端的摩擦块5上;摩擦块5与锚固板6上均开设有供复位筋7穿插的通孔。
[0028]防屈曲支撑装置包括耗能内芯11和内套管2,耗能内芯穿插在内套管2内部,耗能内芯11与内套管2之间留有间隙;耗能内芯11一端与内套管2的一端焊接连接,另一端与中
套管3的一端焊接连接;内套管2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中套管3的另一端也为自由端。内套管2的两端均设置有凹槽二,凹槽二位置与凹槽一的位置相对应,摩擦块5嵌入设置在凹槽一与凹槽二形成的槽孔内。防屈曲支撑装置还包括加劲肋12,加劲肋12焊接在耗能内芯11的两端。加劲肋12焊接在耗能内芯11两端,以期增强耗能内芯11端部的稳定性。耗能内芯11穿插在内套管2中,将内套管2作为耗能内芯11的约束构件,从而防止耗能内芯11受压时沿强弱轴方向发生屈曲;耗能内芯11与内套管2之间留有间隙,保证耗能内芯11能够膨胀变形;耗能内芯11一端与内套管2焊接连接,另一端与中套管3焊接连接,保证耗能内芯11与复位筋7的协调变形。
[0029]参考图4,一种无预应力自复位防屈曲支撑的装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0]S1,将加劲肋12焊接在一字型的耗能内芯11,将内套管2套设在耗能内芯11外部,共同形成防屈曲支撑装置1;
[0031]S2,中套管3套设在内套管2的外部,内套管2与一字型的耗能内芯11一端通过焊接进行连接;中套管3与一字型的耗能内芯11另一端通过焊接进行连接,摩擦块5放置在内套管2的凹槽二与中套管3的凹槽一形成的槽孔内,外套管4套设在中套管3的外部,并与摩擦块5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连接;
[0032]S3,锚固板6放置在内套管2、中套管3、及外套管4两端,复位筋7一端锚固在锚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预应力自复位防屈曲支撑,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复位装置和防屈曲支撑装置,其中,所述防屈曲支撑装置穿插在所述自复位装置内部;所述自复位装置包括中套管、外套管、摩擦块、锚固板与复位筋;所述中套管的两端均设置有凹槽一,所述摩擦块设置于所述凹槽一处,所述外套管套设在所述中套管外部,且所述外套管与所述摩擦块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锚固板设置于所述外套管两端;所述复位筋一端锚固在所述锚固板上,另一端锚固在远离所述锚固板一端的摩擦块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预应力自复位防屈曲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屈曲支撑装置包括耗能内芯和内套管,所述耗能内芯穿插在所述内套管内部,所述耗能内芯与内套管之间留有间隙;所述耗能内芯一端与所述内套管焊接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中套管焊接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预应力自复位防屈曲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管的两端均设置有凹槽二,所述凹槽二位置与所述凹槽一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摩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军凯刘威闯李文鹏周敏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塞米克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