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传输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78174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S202,确定数据传输系统中各处理器的拓扑结构,初始化各处理器的以太网接口和/或RapidIO接口的端口信息、各个处理器的地址以及各个处理器的发送缓冲区描述符和接收缓冲区描述符。S204,数据发送端的处理器在以太网数据单元中定义新的数据头,初始化以太网的帧结构和以太网发送数据缓冲区描述符并开始发送数据。S206,数据传输系统中的转发处理器接收来自数据发送端的数据,对处于数据接收完毕状态的以太网接收缓冲区描述符进行处理得到数据接收端的目的处理器的RapidIO接口的地址,开始发送数据并同时回收以太网接收缓冲区描述符。S208,数据接收端的处理器解析处于接收完成的RapidIO接收缓冲区描述符信息并回收RapidIO接口的接收缓冲区描述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2,确定数据传输系统中各处理器的拓扑结构,初始化所述各处理器的以太网接口和/或RapidIO接口的端口信息、各个处理器的地址以及各个处理器的发送缓冲区描述符和接收缓冲区描述符; 步骤S204,所述数据发送端的处理器在以太网数据单元中定义新的数据头,初始化以太网的帧结构和以太网发送数据缓冲区描述符并开始发送数据; 步骤S206,所述数据传输系统中的转发处理器接收来自所述数据发送端的数据,对处于数据接收完毕状态的以太网接收缓冲区描述符进行处理得到数据接收端的目的处理器的RapidIO接口的地址,开始发送数据并同时回收所述以太网接收缓冲区描述符;以及 步骤S208,所述数据接收端的处理器解析处于接收完成的RapidIO接收缓冲区描述符信息并回收所述RapidIO接口的接收缓冲区描述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中云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