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推触发式弹簧离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8024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35
为解决现有技术摩擦离合器存在的结构较为复杂,制造成本较高,并且,接合或断离动力的过程还不易控制等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外推触发式弹簧离合器,包括,内轴、外轴、内轴承、外轴承、触发机构和阻力簧;所述内轴为圆柱体;所述外轴为空心轴且套装在内轴外圆,一个端头通过内轴承固定在内轴上,另一端头套装有外轴承;所述触发机构安装在外轴套装有外轴承一侧;所述电动丝杆套装在推杆外侧末端,且推杆和电动丝杆都不随内轴旋转;所述阻力簧为逆时针绕制的密排型弹簧,套装在内轴上的内轴承与触发环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外推触发式弹簧离合器的有益技术效果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并且,接合或断离动力的过程都较为平稳和可控。接合或断离动力的过程都较为平稳和可控。接合或断离动力的过程都较为平稳和可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外推触发式弹簧离合器


[0001]本技术涉及到一种机械传动离合器技术,特别涉及到一种外推触发式弹簧离合器。

技术介绍

[0002]离合器是机械传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零部件,其主要功能是传递动力、切断动力。离合器类似于开关,接合或断离动力传递作用,离合器机构其主动部分与从动部分可以暂时分离,又可以逐渐接合,并且在传动过程中还要有可能相对转动。离合器的主动件与从动件之间不可采用刚性联系。在各种各样的离合器中,摩擦离合器应该是应用得最广也是历史最久的一类离合器。这类离合器中最基本的零部件就是摩擦片和摩擦盘(也称为压盘),通过摩擦盘和摩擦片的分离和接合实现动力的断开和传递。摩擦离合器主要由主动部分、从动部分、压紧机构和操纵机构四部分组成。主、从动部分和压紧机构是保证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并能传动动力的基本结构,而离合器的操纵机构主要是使离合器分离的装置。在分离过程中,踩下离合器踏板,在自由行程内首先消除离合器的自由间隙,然后在工作行程内产生分离间隙,离合器分离。在接合过程中,逐渐松开离合器踏板,压盘在压紧弹簧的作用下向前移动,首先消除分离间隙,并在压盘、从动盘和飞轮工作表面上作用足够的压紧力;之后分离轴承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向后移动,产生自由间隙,离合器接合。为了保证压盘、从动盘和飞轮工作表面上作用足够的压紧力,通常采用预设压力等方式,使得压盘和从动盘及飞轮结合时,预设的压力作用在压盘、从动盘和飞轮的工作表面。由此,使得现有技术摩擦离合器的结构较为复杂,制造成本较高,并且,接合或断离动力的过程还不易控制。
[0003]显然,现有技术摩擦离合器存在着结构较为复杂,制造成本较高,并且,接合或断离动力的过程还不易控制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摩擦离合器存在的结构较为复杂,制造成本较高,并且,接合或断离动力的过程还不易控制等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外推触发式弹簧离合器。
[0005]本技术外推触发式弹簧离合器,包括,内轴、外轴、内轴承、外轴承、触发机构和阻力簧;所述内轴为圆柱体;所述外轴为空心轴且套装在内轴外圆,一个端头通过内轴承固定在内轴上,另一端头套装有外轴承;所述触发机构安装在外轴套装有外轴承一侧,包括,触发环、复位弹簧、平板轴承、推杆和电动丝杆;所述触发环、平板轴承和推杆依次从左至右安装在内轴上,且各自的内圆均与内轴外圆滑动配合;其中,所述触发环为法兰结构,其管部外圆与外轴内圆相匹配且部分插入外轴内圆与内轴外圆之间,在管部的前端设置有向右上方倾斜45度的斜柱面;所述复位弹簧安装在外轴右侧与触发环盘部正侧之间;所述电动丝杆套装在推杆外侧末端,且推杆和电动丝杆都不随内轴旋转;所述电动丝杆推动推杆向左移动,并通过平板轴承推动触发环向左移动;所述阻力簧为逆时针绕制的密排型弹簧,套装在内轴上的内轴承与触发环之间,且阻力簧的内径和外径分别与内轴外圆和外轴
内圆滑动配合;所述阻力簧的两个端头分别焊接有承载环,所述承载环为横截面形状为矩形的圆环,其内、外径分别与阻力簧的内、外径相匹配;阻力簧的左侧端头固定在内轴承内侧,右端头设置有向左下方倾斜45度的斜柱面。
[0006]进一步的,所述外轴为二段结构,且二段外轴均套装在内轴外圆,且二段外轴的外侧端头分别通过内轴承固定在内轴上,内侧端头套装有外轴承;另外,阻力簧的左侧端头固定在内轴承内侧,或者左段外轴内壁的左端。
[0007]进一步的,所述触发机构设置在内轴的轴向中间;所述推杆套装在内轴中部;所述电动丝杆套装在推杆外侧,且所述推杆和电动丝杆均不随内轴旋转;所述平板轴承为二个,分别安装在推杆两侧;所述触发环为二个,分别安装在推杆的两个端头;所述复位弹簧也为二个,分别套装在外轴内侧端面与触发环盘部正侧之间;所述阻力簧也为二个,分别套装在左、右外轴与内轴之间,且二个阻力簧的外侧端头分别固定在左、右外轴的内轴承内侧;其中,所述电动丝杆能够将推杆中部保持在电动丝杆中部、推动推杆向左侧阻力簧移动和推动推杆向右侧阻力簧移动。
[0008]进一步的,所述阻力簧为二根,且阻力簧的螺距较绕制阻力簧的钢丝的直径大,并在圆周上呈180度设置。
[0009]进一步的,所述阻力簧为三根,且阻力簧的螺距较绕制阻力簧的钢丝的两倍直径大,并在圆周上呈120度设置。
[0010]进一步的,所述阻力簧的绕制钢丝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
[0011]进一步的,所述阻力簧的内圆与内轴外圆之间的总配合间隙小于0.10mm,阻力簧外圆与外轴内圆之间的总配合间隙为0.20mm~0.50mm。
[0012]进一步的,所述阻力簧为内、外圆均被磨削加工过的高尺寸进度、高表面光洁度结构。
[0013]本技术外推触发式弹簧离合器的有益技术效果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并且,接合或断离动力的过程都较为平稳和可控。
附图说明
[0014]附图1是本技术外推触发式弹簧离合器实施例1的外观三维示意图;
[0015]附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剖视示意图;
[0016]附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触发机构的分解三维示意图;
[0017]附图4是本技术外推触发式弹簧离合器实施例2的剖视示意图;
[0018]附图5是本技术外推触发式弹簧离合器实施例3的剖视示意图;
[0019]附图6是本技术阻力簧为二根的三维示意图;
[0020]附图7是本技术阻力簧为三根的三维示意图;
[0021]附图8是本技术阻力簧绕制钢丝横截面形状为矩形的剖视示意图;
[0022]附图9是本技术内、外圆均被磨削加工后的阻力簧的三维示意图。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外推触发式弹簧离合器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实施例1
[0025]附图1是本技术外推触发式弹簧离合器实施例1的外观三维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剖视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触发机构的分解三维示意图;图中,1为内轴,2为外轴,3为内轴承,4为外轴承,5为触发机构,5

1为触发环,5

2为复位弹簧,5

3为平板轴承,5

4为推杆,5

5为电动丝杆,6为阻力簧。由图可知,本技术外推触发式弹簧离合器,包括,内轴1、外轴2、内轴承3、外轴承4、触发机构5和阻力簧6;所述内轴1为圆柱体;所述外轴2为空心轴且套装在内轴外圆,一个端头通过内轴承3固定在内轴上,另一端头套装有外轴承4;所述触发机构5安装在外轴套装有外轴承一侧,包括,触发环5

1、复位弹簧5

2、平板轴承5

3、推杆5

4和电动丝杆5

5;所述触发环5

1、平板轴承5

3和推杆5

4依次从左至右安装在内轴上,且各自的内圆均与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推触发式弹簧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该离合器包括,内轴、外轴、内轴承、外轴承、触发机构和阻力簧;所述内轴为圆柱体;所述外轴为空心轴且套装在内轴外圆,一个端头通过内轴承固定在内轴上,另一端头套装有外轴承;所述触发机构安装在外轴套装有外轴承一侧,包括,触发环、复位弹簧、平板轴承、推杆和电动丝杆;所述触发环、平板轴承和推杆依次从左至右安装在内轴上,且各自的内圆均与内轴外圆滑动配合;其中,所述触发环为法兰结构,其管部外圆与外轴内圆相匹配且部分插入外轴内圆与内轴外圆之间,在管部的前端设置有向右上方倾斜45度的斜柱面;所述复位弹簧安装在外轴右侧与触发环盘部正侧之间;所述电动丝杆套装在推杆外侧末端,且推杆和电动丝杆都不随内轴旋转;所述电动丝杆推动推杆向左移动,并通过平板轴承推动触发环向左移动;所述阻力簧为逆时针绕制的密排型弹簧,套装在内轴上的内轴承与触发环之间,且阻力簧的内径和外径分别与内轴外圆和外轴内圆滑动配合;所述阻力簧的两个端头分别焊接有承载环,所述承载环为横截面形状为矩形的圆环,其内、外径分别与阻力簧的内、外径相匹配;阻力簧的左侧端头固定在内轴承内侧,右端头设置有向左下方倾斜45度的斜柱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外推触发式弹簧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轴为二段结构,且二段外轴均套装在内轴外圆,且二段外轴的外侧端头分别通过内轴承固定在内轴上,内侧端头套装有外轴承;另外,阻力簧的左侧端头固定在内轴承内侧,或者左段外轴内壁的左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外推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可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帕特龙智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