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可折叠床护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79368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床护栏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新型可折叠床护栏,包括可折叠的横杆,横杆两侧设置用于支撑横杆的立柱,横杆包括铰接座以及转动设置在铰接座两侧的支撑杆,立柱上设置有与支撑杆转动连接的连接座,铰接座中设置有铰接槽,铰接槽中部设置有与支撑杆连接的铰接杆,铰接槽中设置有第一限位壁,第一限位壁抵靠在支撑杆时铰接座与支撑杆相对展开;支撑杆上设置有卡接件,铰接槽侧壁上设置有与卡接件配合的卡接孔,铰接座上设置有控制按钮,控制按钮上设置有分别驱动两个支撑杆上卡接件运动的驱动部,控制按钮通过驱动部驱动卡接件运动,并使卡接件与卡接孔脱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且结构牢固的新型可折叠床护栏。新型可折叠床护栏。新型可折叠床护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可折叠床护栏


[0001]本技术属于床护栏/床围栏
,特指一种新型可折叠床护栏。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婴幼儿不断的成长,婴幼儿好动的天性逐渐显露,面积较小的婴儿床渐渐不能满足婴幼儿的活动和玩耍,但家庭中常用的床大都没有护栏,婴幼儿活动或睡熟翻滚时,容易因为意外从床上掉下,造成伤害,床护栏的出现则为婴幼儿家长避免了这种意外事故的发生,但是为了使床护栏更好的对婴幼儿进行防护,床护栏大都形成较大的截面,但是较大的截面不方便床护栏的储藏运输,销售者及使用者只能将床护栏拆卸,再次使用时再将床护栏组装,不方便使用者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且结构牢固的新型可折叠床护栏,商家可将完全组装或主体组装完成的床护栏折叠后销售给消费者,使用者初次安装该床护栏时不必繁琐的组装零部件,在不使用床护栏时可以快速折叠收纳、且再次使用时可以快速展开并安装,让消费者使用起来更加便捷省力,极大的提高消费者的使用体验。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5]新型可折叠床护栏,包括可折叠的横杆,横杆两侧设置用于支撑横杆的立柱,所述横杆包括铰接座以及转动设置在铰接座两侧的支撑杆,立柱上设置有与支撑杆转动连接的连接座,铰接座中设置有铰接槽,铰接槽中部设置有与支撑杆连接的铰接杆,铰接槽中设置有第一限位壁,第一限位壁抵靠在支撑杆时铰接座与支撑杆相对展开,且铰接槽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避空槽与第二避空槽,铰接杆两侧的支撑杆分别穿入第一避空槽和第二避空槽中并向铰接座侧面翻转折叠,从而使立柱相互靠拢;
[0006]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卡接件,铰接槽侧壁上设置有与卡接件配合的卡接孔,卡接件与卡接孔配合使支撑杆与铰接座相对固定;
[0007]所述铰接座上设置有控制按钮,控制按钮上设置有分别驱动两个支撑杆上卡接件运动的驱动部,控制按钮通过驱动部驱动卡接件运动,并使卡接件与卡接孔脱离。
[0008]作为优选,所述控制按钮滑动设置在铰接座上,且铰接座上设置有驱动控制按钮复位的压缩弹簧。
[0009]作为优选,所述铰接槽与第一限位壁相对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壁,且铰接座与支撑杆相对展开时,铰接杆两侧的支撑杆分别抵靠在第一限位壁与第二限位壁上。
[0010]作为优选,所述卡接件滑动设置在支撑杆上,且支撑杆上设置有驱动卡接件与卡接孔配合的弹性件。
[0011]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避空槽或第二避空槽侧壁设置有第一导向面,第一导向面可驱动卡接件向支撑杆中收缩,并使支撑杆从第一避空槽抵脱离并靠在第一限位壁上。
[0012]作为优选,所述卡接件端部设置有弧形导向面,第一导向面抵紧在弧形导向面上并驱动卡接件向支撑杆中收缩。
[0013]作为优选,所述立柱之间设置有两组横杆,立柱上设置有分别与两组横杆连接的连接座,一组连接座与立柱可拆卸连接,另一组连接座与立柱滑动连接,两组横杆可通过连接座与立柱的相对滑动进行相互靠拢。
[0014]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壁以及与支撑杆连接的转动轴,第一定位壁向安装座下方延伸,支撑杆上设置有与第一定位壁配合的第二定位壁,铰接座与支撑杆相对展开时,第一定位壁抵紧在第二定位壁上。
[0015]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转动槽,转动轴穿设在转动槽中,连接座上设置有两组第一定位壁,两组第一定位壁分别设置在转动轴上下两侧,且两组第一定位壁分别设置在支撑杆两侧,支撑杆抵靠在两组第一定位部上并使支撑杆与立柱保持展开状态。
[0016]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座包括与立柱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连接座以及与立柱滑动连接的第二连接座,所述立柱上设置有卡接按钮,第二连接座上设置有与卡接按钮配合的卡槽。
[0017]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0018]1、本技术通过转动连接的铰接座与支撑杆实现横杆的折叠,使立柱可以相互靠拢,从而缩小床护栏的体积,便于床护栏的收纳储藏,且将床护栏安装到床体上或从床体上拆卸时,床护栏时不需繁琐的组装或拆卸,有利于提升用户的便捷体验,该结构中通过卡接件与卡接孔使铰接座与支撑杆保持展开状态,结构简单,方便组装,且该结构中铰接座与支撑杆相对展开时支撑杆会抵靠在第一限位壁上,有利于增加铰接座与支撑杆的接触面积,提高铰接座与支撑杆的连接强度,分别设置在两个支撑杆上的卡接件以及驱动卡接件运动的控制按钮便于使用者控制铰接座与两个支撑杆相对转动,方便使用者使用控制。
[0019]2、本技术中所述控制按钮滑动设置在铰接座上,且铰接座上设置有驱动控制按钮复位的压缩弹簧,该结构中滑动设置在控制按钮分别使用者使用控制,而压缩弹簧的有利于避免控制按钮意外控制卡接件与卡接孔分离。
[0020]3、本技术中第二限位壁的设置有利于进一步增加铰接座与支撑杆的接触面积,提高铰接座与支撑杆的连接强度,避免支撑杆弯折损坏,有利于延长床护栏的使用寿命。
[0021]4、本技术所述卡接件滑动设置在支撑杆上,且支撑杆上设置有驱动卡接件与卡接孔配合的弹性件,弹性件的设置有利于卡接件与卡接孔保持配合,避免铰接座与支撑杆意外折叠;所述第一避空槽或第二避空槽侧壁设置有第一导向面,第一导向面可驱动卡接件向支撑杆中收缩,并使支撑杆从第一避空槽抵脱离并靠在第一限位壁上,所述卡接件端部设置有弧形导向面,第一导向面抵紧在弧形导向面上并驱动卡接件向支撑杆中收缩,第一导向面与弧形导向面的设置有利于铰接座与支撑杆的快速展开,方便使用者使用。
[0022]5、本技术所述立柱之间设置有两组横杆,立柱上设置有分别与两组横杆连接的连接座,一组连接座与立柱可拆卸连接,另一组连接座与立柱滑动连接,两组横杆可通过连接座与立柱的相对滑动进行相互靠拢,两组横杆的设置有利于在床护栏上安装布料,而且由于两组横杆可通过连接座相互靠拢,有利于减小床护栏折叠后的体积,方便床护栏的折叠收纳。
[0023]6、本技术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壁以及与支撑杆连接的转动轴,第一
定位壁向转动轴下方延伸,支撑杆上设置有与第一定位壁配合的第二定位壁,铰接座与支撑杆相对展开时,第一定位壁抵紧在第二定位壁上,该结构有利于通过连接座对支撑杆进行支撑,有利于避免使用过程中支撑杆向下弯折;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转动槽,转动轴穿设在转动槽中,连接座上设置有两组第一定位壁,两组第一定位壁分别设置在转动轴上下两侧,且两组第一定位壁分别设置在支撑杆两侧,支撑杆抵靠在两组第一定位部上并使支撑杆与立柱保持展开状态,两组第一定位壁有利于增加连接座与支撑杆的接触面积,提高横杆安装的稳定性。
[0024]7、本技术所述连接座包括与立柱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连接座以及与立柱滑动连接的第二连接座,所述立柱上设置有卡接按钮,第二连接座上设置有与卡接按钮配合的卡槽,结构简单,便于使用者控制。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可折叠床护栏,包括可折叠的横杆(2),横杆(2)两侧设置用于支撑横杆(2)的立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2)包括铰接座(22)以及转动设置在铰接座(22)两侧的支撑杆(21),立柱(1)上设置有与支撑杆(21)转动连接的连接座,铰接座(22)中设置有铰接槽(23),铰接槽(23)中部设置有与支撑杆(21)连接的铰接杆(221),铰接槽(23)中设置有第一限位壁(26),第一限位壁(26)抵靠在支撑杆(21)时铰接座(22)与支撑杆(21)相对展开,且铰接槽(23)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避空槽(24)与第二避空槽(25),铰接杆(221)两侧的支撑杆(21)分别穿入第一避空槽(24)和第二避空槽(25)中并向铰接座(22)侧面翻转折叠,从而使立柱(1)相互靠拢;所述支撑杆(21)上设置有卡接件(5),铰接槽(23)侧壁上设置有与卡接件(5)配合的卡接孔(28),卡接件(5)与卡接孔(28)配合使支撑杆(21)与铰接座(22)相对固定;所述铰接座(22)上设置有控制按钮(7),控制按钮(7)上设置有分别驱动两个支撑杆(21)上卡接件(5)运动的驱动部(71),控制按钮(7)通过驱动部(71)驱动卡接件(5)运动,并使卡接件(5)与卡接孔(28)脱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可折叠床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按钮(7)滑动设置在铰接座(22)上,且铰接座(22)上设置有驱动控制按钮(7)复位的压缩弹簧(7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可折叠床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槽(23)与第一限位壁(26)相对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壁(27),且铰接座(22)与支撑杆(21)相对展开时,铰接杆(221)两侧的支撑杆(21)分别抵靠在第一限位壁(26)与第二限位壁(27)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可折叠床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件(5)滑动设置在支撑杆(21)上,且支撑杆(21)上设置有驱动卡接件(5)与卡接孔(28)配合的弹性件(6)。5.根据权利要求1或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勇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麦卓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