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频器驱动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7882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频器驱动板,包括开关电源电路、电流检测电路、缺相保护电路以及排线端口,所述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入端接母线正负极,所述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电流检测电路、缺相保护电路以及排线端口连接,所述电流检测电路与排线端口连接,所述排线端口与缺相保护电路连接,所述开关电源电路包括电压检测电路、隔离变压模块以及稳压反馈模块,所述电压检测电路与隔离变压模块连接,所述隔离变压模块与稳压反馈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开关电源电路、电流检测电路、缺相保护电路以及排线端口的合理设计,提高了驱动板稳定性,降低成本。同时,通过优化驱动板整个线路和元器件的布局,减少干扰,提高了可靠性。提高了可靠性。提高了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频器驱动板


[0001]本技术涉及驱动板
,具体涉及一种变频器驱动板。

技术介绍

[0002]变频器(Variable

frequency Drive,VFD)是应用变频技术与微电子技术,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频率方式来控制交流电动机的电力控制设备,纵观市面上现有变频器的传统驱动板,其缺陷主要包含如下几点:
[0003]1、开关电源体积大结构过于复杂,导致产品故障率攀升,同时也增加了其综合成本,同时稳定性低,转换效率低。
[0004]2、传统的电机电流的检测技术通常有两种,一是采用感应式霍尔传感器对电流进行检测,二是采用隔离光耦加运算放大器的方法进行检测,两种方式都存在检测线路复杂,成本较高等问题。霍尔传感器在应用上也有一定局限性,因为该类型传感器在量程上较小,所以一般只用于功率较小的变频器上,一般不超过2.2kw。
[0005]3、线路板布局欠合理,干扰大,容易造成元器件损坏等问题,从而导致驱动板的严重损坏甚至报废的情况时有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频器驱动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关电源电路、电流检测电路、缺相保护电路以及排线端口,所述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入端接母线正负极,所述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电流检测电路、缺相保护电路以及排线端口连接,所述电流检测电路与排线端口连接,所述排线端口与缺相保护电路连接,所述开关电源电路包括电压检测电路、隔离变压模块以及稳压反馈模块,所述电压检测电路与隔离变压模块连接,所述隔离变压模块与稳压反馈模块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频器驱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源电路还包括电源芯片和吸收回路,所述电源芯片与稳压反馈模块、吸收回路以及隔离变压模块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频器驱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反馈模块包括第一稳压反馈电路和第二稳压反馈电路,所述第一稳压反馈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一电容、光电耦合器、稳压源以及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二稳压反馈电路包括第二电容,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三电阻的第一端、第四电阻的第一端、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端以及隔离变压模块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和光电耦合器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光电耦合器的第二端、第三电阻的第二端、稳压源的阴极以及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光电耦合器的第三端与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和母线负极连接,光电耦合器的第四端与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和电源芯片连接,稳压源的参考极与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第四电阻的第二端、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以及第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稳压源的阳极与第五电阻的第二端、第六电阻的第二端、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端以及电压检测电路连接并接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频器驱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检测电路包括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以及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端与隔离变压模块连接,第二二极管的负极端与第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七电阻的第二端与第八电阻的第一端和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电容的第二端与第四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八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九电阻的第一端和第五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四电容的第二端与第九电阻的第二端和第五电容的第二端连接并接地。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频器驱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变压模块包括隔离变压器,所述隔离变压器的骨架型号为EI28。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华鹏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西通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