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算力感知网络及其使用方法、存储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3477772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算力感知网络及其使用方法、存储介质,包括:算力服务层,用于承载各类服务及应用;算网管理层,用于接收上报的算力资源信息、网络资源信息,对算力资源和网络资源进行管理;算力资源层,用于利用计算基础设施提供算力资源;算力路由层,用于将终端要求的业务按需调度到不同的算力节点。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为用户提供一致体验;不再依赖于统一的计费服务器,可以为不同边缘服务器运营商的提供公平的竞争机会。提供公平的竞争机会。提供公平的竞争机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算力感知网络及其使用方法、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通信
,特别涉及一种算力感知网络及其使用方法、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从云计算、边缘计算的发展大趋势下,未来社会中会在靠近用户的不同距离遍布许多不同规模的算力,通过全球网络为用户提供各类个性化的服务。从百亿量级的智能终端,到全球十亿量级的家庭网关,再到每个城市中未来MEC(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技术带来的数千个具备计算能力的边缘云,以及每个国家数十个大型的云DC(数据中心,Data Center),形成海量的泛在算力从各处接入互联网,形成计算和网络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网络中的计算资源融入到网络的各个角落,使每一个网络节点都可以成为资源的提供者,用户的请求可以通过调用最近的节点资源来满足,不再局限于某一特定节点,避免造成连接和网络调度资源的浪费。而传统的网络只是提供数据通信的管道,以连接为基础,受制于固定的网络寻址机制,在更高更苛刻的QoE(体验质量,Quality of Experience)要求下往往无法满足。所以面向未来网络的新一代网络架构设需协同考虑网络和计算融合演进的需求,实现泛在连接和算力架构中网络的全局优化,计算资源的灵活调度,业务的合理分布。
[0003]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是指把IT(信息技术,Internet Technology)基础设施作为一种服务通过网络对外提供,并根据用户对资源的实际使用量或占用量进行计费的一种服务模式。在这种服务模型中,普通用户不用自己构建一个数据中心等硬件设施,而是通过租用的方式,利用Internet从IaaS服务提供商获得计算机基础设施服务,包括服务器、存储和网络等服务。现有的IaaS服务通常是由资源运营管理中心(云计算中心)或者计费服务器对所属于自身的资源直接进行集中式的管理、分配和计费。
[0004]现有技术的不足在于,网络计算融合的网络架构下,不能实现算力资源的有效分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算力感知网络及其使用方法、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网络计算融合的网络架构下,不能有效获取算力资源的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算力感知网络,包括:算力服务层、算网管理层、算力资源层、算力路由层和网络资源层,其中:
[0008]算力服务层,用于承载各类服务及应用;
[0009]算网管理层,用于接收上报的算力资源信息以及网络资源信息,对算力资源和网络资源进行管理;
[0010]算力资源层,用于利用计算基础设施提供算力资源;
[0011]算力路由层,用于基于算力资源和网络资源,将终端要求的业务按需调度到不同的算力节点。
[0012]实施中,算力服务层是基于分布式微服务架构的。
[0013]实施中,算力服务层进一步用于支持应用解构成原子化功能组件后,由API Gateway统一调度。
[0014]实施中,算力服务层进一步用于在接收终端用户的数据后,通过API网关实现服务分解以及服务调度。
[0015]实施中,算网管理层进一步用于根据终端对算力的使用进行计费。
[0016]实施中,算网管理层进一步用于通过算力建模对算力资源进行抽象描述和表示,形成节点算力信息,并屏蔽底层硬件设备差异。
[0017]实施中,算网管理层进一步用于通过算力通告向网络节点传递节点算力信息。
[0018]实施中,算网管理层进一步用于对算力资源及网络资源进行性能监控和管理,用以实现算力运营及网络运营。
[0019]实施中,算力资源层进一步用于面向不同应用,在物理计算资源基础上,提供以下用以满足边缘计算领域多样性计算需求的功能之一或者其组合:算力模型、算力API、算力资源标识。
[0020]实施中,算力路由层进一步用户基于算力资源层提供的算力资源和网络资源层提供的网络资源,将终端要求的业务按需调度到不同的算力节点。
[0021]实施中,算力路由层进一步用于包括以下功能之一或者其组合:
[0022]算网路由标识、算网路由转发、算力路由寻址、算网服务通告。
[0023]实施中,进一步包括:
[0024]网络资源层,用于利用网络基础设施为网络中的各个通信设备提供网络连接。
[0025]实施中,网络资源层进一步用于包括以下设施之一或者其组合的网络基础设施提供网络连接:
[0026]接入网、城域网、骨干网。
[0027]一种算力感知网络的使用方法,包括:
[0028]算网管理层接收算力资源请求后,向算力资源层的算力节点广播算力资源请求;
[0029]接收算力节点返回的算力资源信息及收费信息,所述算力节点是满足算力资源请求中的要求的算力节点;
[0030]算力路由层根据各算力节点返回的算力资源信息以及算力资源请求,在确定算力节点后,建立终端和算力节点的连接,用以将之后终端的计算业务调度到算力节点上执行。
[0031]实施中,进一步包括:
[0032]接收算力节点返回及收费信息;
[0033]算力路由层根据各算力节点返回的算力资源信息及收费信息以及算力资源请求,在确定算力节点后,建立终端和算力节点的连接,用以将之后终端的计算业务调度到算力节点上执行;
[0034]算网管理层根据算力资源层中算力节点返回的算力资源信息及收费信息对终端进行收费。
[0035]实施中,算网管理层是通过资源运营中心接收算力资源请求的;和/或,是通过资源运营中心对终端进行收费的。
[0036]实施中,算力资源请求中包括节点选择策略;
[0037]算力路由层根据各算力节点返回的算力资源信息及收费信息以及算力资源请求中的节点选择策略,在入口路由确定算力节点后,建立终端和算力节点的连接,用以将之后终端的计算业务调度到算力节点上执行;
[0038]或,
[0039]算力资源请求中包括算力资源大小和最大可接受时延;
[0040]算力路由层在最大可接受时延允许的条件下向终端传递各算力节点返回的算力资源信息及收费信息,符合要求的算力节点信息将会到达终端,在终端确定算力节点后,将建立终端和算力节点的连接,用以将之后终端的计算业务调度到算力节点上执行。
[0041]实施中,所述算网管理层接收的算力资源请求,是在入口路由接收到算力资源请求后发送给所述算网管理层的;和/或,
[0042]通过入口路由将终端要求的算力资源按需调度到不同的算力节点的。
[004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上述算力感知网络的使用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0044]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如下:
[004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由于基于同一算力感知网络为用户提供计算资源,因此能够为用户提供一致体验;
[0046]进一步的,由于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算力感知网络,其特征在于,包括:算力服务层、算网管理层、算力资源层、算力路由层和网络资源层,其中:算力服务层,用于承载各类服务及应用;算网管理层,用于接收上报的算力资源信息以及网络资源信息,对算力资源和网络资源进行管理;算力资源层,用于利用计算基础设施提供算力资源;算力路由层,用于基于算力资源和网络资源,将终端要求的业务按需调度到不同的算力节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其特征在于,算力服务层是基于分布式微服务架构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其特征在于,算力服务层进一步用于支持应用解构成原子化功能组件后,由应用编程接口API网关统一调度。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网络,其特征在于,算力服务层进一步用于在接收终端用户的数据后,通过API网关实现服务分解以及服务调度。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其特征在于,算网管理层进一步用于根据终端对算力的使用进行计费。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其特征在于,算网管理层进一步用于通过算力建模对算力资源进行抽象描述和表示,形成节点算力信息,并屏蔽底层硬件设备差异。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网络,其特征在于,算网管理层进一步用于通过算力通告向网络节点传递节点算力信息。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其特征在于,算网管理层进一步用于对算力资源及网络资源进行性能监控和管理,用以实现算力运营及网络运营。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其特征在于,算力资源层进一步用于面向不同应用,在物理计算资源基础上,提供以下用以满足边缘计算领域多样性计算需求的功能之一或者其组合:算力模型、算力API、算力资源标识。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其特征在于,算力路由层进一步用户基于算力资源层提供的算力资源和网络资源层提供的网络资源,将终端要求的业务按需调度到不同的算力节点。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其特征在于,算力路由层进一步用于包括以下功能之一或者其组合:算网路由标识、算网路由转发、算力路由寻址、算网服务通告。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网络资源层,用于利用网络基础设施为网络中的各个通信设备提供网络连接。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网络,其特征在于,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华姚惠娟付月霞刘鹏杜宗鹏郑韶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