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便携式智能照明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7744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多功能便携式智能照明灯,包括灯座主壳,灯座主壳的前后表面均设置有侧面泛光照明模块,灯座主壳的两端表面对称设置有前灯超远距离照明模块与后灯泛光照明模块,灯座主壳的底面设置有底面照明模块,灯座主壳的顶面设置有把手,底面照明模块靠近后灯泛光照明模块的一端通过固定转轴与灯座主壳转动连接,底面照明模块的另一端与灯座主壳相卡接,灯座主壳的底面且位于底面照明模块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伸缩槽体,伸缩槽体的内部设置有伸缩杆,且伸缩杆与固定转轴固定连接,后灯泛光照明模块与前灯超远距离照明模块的一侧表面均设置有透镜,透镜的一侧设置有磁铁支架,磁铁支架的表面嵌设有超强磁铁。支架的表面嵌设有超强磁铁。支架的表面嵌设有超强磁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便携式智能照明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照明灯
,特别是涉及多功能便携式智能照明灯。

技术介绍

[0002]在网电、公安消防、铁路、厂电、石油、石化、大型企业不同场景的使用情况,需要使用到照明灯,来满足使用者在晚上作业、施工、巡逻、巡查、公安检查操作。在照明灯上设置驱蚊功能,能有效地减少作业人员,在作业时被蚊子叮咬的现象,采用侧面的驱蚊光学辐射技术,驱蚊范围广。在照明灯上设置消毒杀菌功能,将照明灯放置在办公室、会议室、作业空间等场合时,当人员均以离开时,打开产品的杀毒功能,即可对空间进行全面的杀毒,选用波长短的紫外线杀毒,消杀的范围大。
[0003]然而市面上各种智能照明灯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都并未解决现有照明灯功能使用性单一,不能满足不同各种场景下的需求,且携带困难,操作繁琐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多功能便携式智能照明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多功能便携式智能照明灯,通过设计灯座主壳的结构为三角体结构元素,利用三角体的五面进行发光照明或警示、有利于照明灯进行照明、翻转、旋转、升降操作,实现了照明灯的多功能使用性,能满足不同场景下的使用需求,方便携带,操作简便。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多功能便携式智能照明灯,包括灯座主壳,所述灯座主壳的前后表面均设置有侧面泛光照明模块,所述灯座主壳的两端表面对称设置有前灯超远距离照明模块与后灯泛光照明模块,所述灯座主壳的底面设置有底面照明模块,所述灯座主壳的顶面设置有把手,所述底面照明模块靠近后灯泛光照明模块的一端通过固定转轴与灯座主壳转动连接,所述底面照明模块的另一端与灯座主壳相卡接,所述灯座主壳的底面且位于底面照明模块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伸缩槽体,所述伸缩槽体的内部设置有伸缩杆,且伸缩杆与固定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后灯泛光照明模块与前灯超远距离照明模块的一侧表面均设置有透镜,所述透镜的一侧设置有磁铁支架,所述磁铁支架的表面嵌设有超强磁铁,所述磁铁支架通过紧固螺钉依次与透镜、后灯泛光照明模块相连。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磁铁支架靠近后灯泛光照明模块的一侧表面固定有定位块,且定位块穿设于透镜的内部延伸至后灯泛光照明模块的内部,所述后灯泛光照明模块的内部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块的顶面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部通过弹簧连接有卡块,所述后灯泛光照明模块的表面开设有与卡块相匹配的卡槽。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把手表面设置有五组控制按键,且五组所述控制按键通过单片机控制光源切换。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灯座主壳的顶面对称设置有背带扣,且背带扣上设置有跨肩背带。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侧面泛光照明模块上设置有侧面LED铝基板,且LED铝基板上设置有警示按键。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伸缩杆的最长延展高度为一点五米,且伸缩杆由六组铝型管材组成。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灯座主壳的顶面设置有电量显示组件,且电量显示组件设置为四格显示格。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面照明模块与固定转轴之间设置有调节轮,且调节轮上均匀设置有三十六组卡齿。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灯座主壳内部的电池组件设置为锂电池,且电池组件的一侧通过电池压板与灯座主壳紧固连接。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灯座主壳上的USB输出接口一侧设置有滴胶管,且滴胶管与灯座主壳活动连接。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计灯座主壳的结构为三角体结构元素,利用三角体的五面进行发光照明或警示、有利于照明灯进行照明、翻转、旋转、升降操作,实现了照明灯的多功能使用性,能满足不同场景下的使用需求,方便携带,操作简便;2、通过设置的定位块、定位槽,有效避免了磁铁支架与透镜、后灯泛光照明模块之间进行安装时,没有设置辅助定位件,有利于磁铁支架与透镜、后灯泛光照明模块上开设的螺纹孔洞对齐,方便后续紧固螺钉的安装,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灯座主壳的竖直放置示意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底面照明模块的工作示意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底面照明模块与灯座主壳的连接示意图。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透镜与后灯泛光照明模块的部分连接剖视图。
[0021]其中:1、灯座主壳;2、侧面泛光照明模块;3、透镜;4、前灯超远距离照明模块;5、底面照明模块;6、把手;7、卡块;8、紧固螺钉;9、固定转轴;10、伸缩槽体;11、伸缩杆;12、后灯泛光照明模块;13、安装孔;14、定位块;15、定位槽;16、弹簧;17、卡槽;18、磁铁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实施例
[0023]如图1

图4所示,多功能便携式智能照明灯,包括灯座主壳1,灯座主壳1的前后表
面均设置有侧面泛光照明模块2,灯座主壳1的两端表面对称设置有前灯超远距离照明模块4与后灯泛光照明模块12,灯座主壳1的底面设置有底面照明模块5,灯座主壳1的顶面设置有把手6,底面照明模块5靠近后灯泛光照明模块12的一端通过固定转轴9与灯座主壳1转动连接,底面照明模块5的另一端与灯座主壳1相卡接,灯座主壳1的底面且位于底面照明模块5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伸缩槽体10,伸缩槽体10的内部设置有伸缩杆11,且伸缩杆11与固定转轴9固定连接,后灯泛光照明模块12与前灯超远距离照明模块4的一侧表面均设置有透镜3,透镜3的一侧设置有磁铁支架18,磁铁支架18的表面嵌设有超强磁铁,磁铁支架18通过紧固螺钉8依次与透镜3、后灯泛光照明模块12相连。
[0024]照明灯可分为三种照明模式:当使用者手握把手6使用时为手提照明模式,照明灯可作为电筒照明功能使用,灯座主壳1一端设置的前灯超远距离照明模块4为聚光照明设计,投射距离远,可作为网电作业人员巡线,观察远距离高压线的异常情况,灯座主壳1另一端设置的后灯泛光照明模块12后面为泛光照明,照射的范围广,在人员手提灯具前行时,采用泛光模式,可以清晰看到前进的路面,前灯超远距离照明模块4与后灯泛光照明模块12同时设计有红、蓝警示光,在公安消防人员在救援时,打开前灯超远距离照明模块4的同时,打开后灯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功能便携式智能照明灯,包括灯座主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座主壳(1)的前后表面均设置有侧面泛光照明模块(2),所述灯座主壳(1)的两端表面对称设置有前灯超远距离照明模块(4)与后灯泛光照明模块(12),所述灯座主壳(1)的底面设置有底面照明模块(5),所述灯座主壳(1)的顶面设置有把手(6),所述底面照明模块(5)靠近后灯泛光照明模块(12)的一端通过固定转轴(9)与灯座主壳(1)转动连接,所述底面照明模块(5)的另一端与灯座主壳(1)相卡接,所述灯座主壳(1)的底面且位于底面照明模块(5)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伸缩槽体(10),所述伸缩槽体(10)的内部设置有伸缩杆(11),且伸缩杆(11)与固定转轴(9)固定连接,所述后灯泛光照明模块(12)与前灯超远距离照明模块(4)的一侧表面均设置有透镜(3),所述透镜(3)的一侧设置有磁铁支架(18),所述磁铁支架(18)的表面嵌设有超强磁铁,所述磁铁支架(18)通过紧固螺钉(8)依次与透镜(3)、后灯泛光照明模块(12)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便携式智能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支架(18)靠近后灯泛光照明模块(12)的一侧表面固定有定位块(14),且定位块(14)穿设于透镜(3)的内部延伸至后灯泛光照明模块(12)的内部,所述后灯泛光照明模块(12)的内部开设有定位槽(15),所述定位块(14)的顶面开设有安装孔(13),所述安装孔(13)的内部通过弹簧(16)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进华吴思江罗富文王月亮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煌耀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