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核酸检测的加样转换器及加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7714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核酸检测的加样转换器及加样装置,涉及临床医学检验技术领域,加样转换器包括呈上大下小转换体以及转换体内部的若干传送通道;传送通道由上而下孔径逐渐减小,其上部设有用于连接保存管的保存管连接口,底部设有用于连接孔板且孔径小于保存管连接口的孔板连接口;转换体呈倒棱台型;孔板连接口竖直向下,且相邻两孔板连接口间留有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加样转换器,呈上大下小的倒棱台型,转换体内设置若干传送通道,传送通道由上而下孔径逐渐减小,上端的保存管连接口连接保存管,下端的孔板连接口连接96孔板,从而以将孔径不同的保存管和96孔板连接进行加样;同时设置有若干传送通道,以方便批量加样。加样。加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核酸检测的加样转换器及加样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临床医学检验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核酸检测的加样转换器及加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常用核酸检测的方法检测患者是否患有肺炎,核酸检测的物质是病毒的核酸。核酸检测是查找患者的呼吸道标本、血液或粪便中是否存在外来入侵病毒的核酸,来确定是否被病毒感染。一旦检测为核酸“阳性”,即可证明患者体内有病毒存在。病毒感染人体之后,首先会在呼吸道系统中进行繁殖,因此可以通过检测痰液、鼻咽拭子中的病毒核酸判断人体是否感染病毒。
[0003]现有技术中,核酸样本采集保存管一般孔径为30mm左右,而96孔板的孔径在10mm左右,且呈8*12的96孔排列,若想实现批量加样,孔径不能一一对应,因此急需一种转换器,以实现批量加样。
[0004]申请号为CN202020771191.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采样拭子用保存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内设有用于存储样本释放剂的第一腔体以及用于放置采样拭子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连通设置,所述第二腔体的中心轴线偏离于所述管体的中心轴线。本技术使用时采样拭子放置于第二腔体内,在第二腔体内上下移动及旋转洗脱,采样拭子的核酸样本均匀分布于样本释放剂中,吸取第一腔体内的样本释放剂即可用于检测;本技术省去了振荡洗脱提取核酸样本的过程,拭子竖直放置于偏离于管体中心设置的第二腔体中,为取样操作提供操作空间,简化核酸检测操作过程,方便临床试验操作。
[0005]上述保存管保存样本后进行核酸检测时,须将样本保存管开盖,将管中的液体吸出后进行核酸检测工作。由于采样管采集咽拭子后液体较粘稠,一旦运输过程中样本管发生了颠倒,粘性液体将会附在样本管管盖和管壁上。当样本采集管进入医学检测实验室检测时,打开样本管的过程中有很高的概率会泄露出粘性液体,造成不必要的污染。且在大规模采样时,开盖工作会消耗工作人员大量的时间和造成工作人员手部不适感(开盖需要很大的力)。因此,核酸检测开盖工作费时费力,且极易使样本泄露造成污染。
[0006]另外,现有技术方案样本采集全部为单管式样本采集,抽取样本时只能逐管进行操作,多少管样本就要重复多少次操作,极大地造成了工作人员疲劳和时间的消耗,不利于大规模筛查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核酸检测的加样转换器及加样装置,在转换器转换体内设置若干传送通道,传送通道由上而下孔径逐渐减小,以连接保存管和孔板,从而以实现批量加样。
[0008]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
[0009]一种用于核酸检测的加样转换器,包括呈上大下小转换体以及所述转换体内部的
若干传送通道;
[0010]所述传送通道由上而下孔径逐渐减小,其上部设有用于连接保存管的保存管连接口,底部设有用于连接孔板且孔径小于所述保存管连接口的孔板连接口。
[0011]进一步的是,所述转换体呈倒棱台型。
[0012]进一步的是,所述孔板连接口竖直向下,且相邻两孔板连接口间留有间隙。
[0013]基于上述加样转换器,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核酸检测的加样装置,包括上端的保存机构、中部的加样转换器以及下端的孔板。
[0014]进一步的是,所述保存机构包括联合推进压杆以及若干并联的保存管;
[0015]所述保存管包括保存管体、管盖、瓣膜出口管和加压机构;所述保存管体上端开口,下端封闭,所述管盖盖合在所述保存管体上端开口处,所述瓣膜出口管安装在所述保存管体下端封闭处并连通至保存管体内;所述加压机构位于所述保存管体外侧壁上,其出气口连通至保存管体内,并通过出气口向保存管体内加压打开所述瓣膜出口管的内部通道;
[0016]所述联合推进压杆连接若干加压机构的加压控制杆,通过联合推进压杆带动若干加压机构的加压控制杆共同运行。
[0017]进一步的是,所述瓣膜出口管包括出口管体以及出口管体内的多层瓣膜阻隔单元,每层瓣膜阻隔单元均包括中间的连接板以及两端向外倾斜向下的弹性阻隔片,所述弹性阻隔片与所述出口管体内壁接触。
[0018]进一步的是,所述加压机构为加压气筒,所述加压气筒包括筒体、筒盖、活塞、活塞杆、手柄、进气单项阀和出气单向阀;
[0019]所述筒盖盖合在所述筒体上端,所述活塞滑动安装在所述筒体内,所述活塞杆一端连接所述活塞,另一端穿过所述筒盖后连接所述手柄;所述筒体下端设置有进气口以及出气口,所述进气单项阀安装在所述进气口处,所述出气单向阀安装在所述出气口处;
[0020]所述出气口连通有竖直向上的出气通道,所述出气通道的出口位于保存管体上端的内壁上。
[0021]进一步的是,所述若干并联的保存管包括在同一方向上通过卡块相互连接而成的保存管组合单元,所述联合推进压杆包括第一联合横杆和第一联合竖杆,所述第一联合横杆的底端连接保存管组合单元内各个保存管的手柄,顶端连接所述第一联合竖杆。
[0022]进一步的是,所述保存管组合单元并联设置有若干组,所述联合推进压杆还包括第二联合横杆和第二联合竖杆,所述第二联合横杆的底端连接若干组保存管组合单元内的各个第一联合竖杆,顶端连接所述第二联合竖杆。
[0023]进一步的是,所述若干并联的保存管的外围设置有围框。
[002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5]1、本技术提供的加样转换器,呈上大下小的倒棱台型,转换体内设置若干传送通道,传送通道由上而下孔径逐渐减小,上端的保存管连接口连接保存管,下端的孔板连接口连接96孔板,从而以将孔径不同的保存管和96孔板连接进行加样;同时设置有若干传送通道,以方便批量加样,避免交叉污染,提升核酸全民筛查效率。
[0026]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联合推进压杆以及若干并联的保存管,联合推进压杆可带动若干并联的保存管同时完成加样工作,减少加样所消耗的时间,有利于大规模筛查的应用。
[0027]3、本技术中,需要将保存管内的样本进行核酸检测时,通过加压机构向保存管体内加压打开瓣膜出口管的内部通道,样本从瓣膜出口管被推出进行核酸检测,无需再开盖。
[0028]4、本技术抽取样本时无需开盖,减少样本泄露风险,生物安全等级更高;同时相对于开盖更省时间,更适合大规模检测工作。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技术加样转换器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技术加样装置的爆炸图;
[0031]图3为本技术保存机构的示意图;
[0032]图4为本技术保存管组合单元的示意图;
[0033]图5为本技术保存管的示意图;
[0034]图6为本技术保存管内部的示意图;
[0035]图7为本技术图6中A部分放大图;
[0036]附图标记:
[0037]01、转换体;02、传送通道;03、保存管连接口;04、孔板连接口;05、保存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核酸检测的加样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呈上大下小转换体(01)以及所述转换体(01)内部的若干传送通道(02);所述传送通道(02)由上而下孔径逐渐减小,其上部设有用于连接保存管的保存管连接口(03),底部设有用于连接孔板且孔径小于所述保存管连接口(03)的孔板连接口(0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样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体(01)呈倒棱台型。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样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板连接口(04)竖直向下,且相邻两孔板连接口(04)间留有间隙。4.一种用于核酸检测的加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端的保存机构(05)、中部如权利要求1

3任意一项所述的加样转换器以及下端的孔板(06)。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存机构包括联合推进压杆(2)以及若干并联的保存管(1);所述保存管(1)包括保存管体(11)、管盖(12)、瓣膜出口管(13)和加压机构(14);所述保存管体(11)上端开口,下端封闭,所述管盖(12)盖合在所述保存管体(11)上端开口处,所述瓣膜出口管(13)安装在所述保存管体(11)下端封闭处并连通至保存管体(11)内;所述加压机构(14)位于所述保存管体(11)外侧壁上,其出气口连通至保存管体(11)内,并通过出气口向保存管体(11)内加压打开所述瓣膜出口管(13)的内部通道;所述联合推进压杆(2)连接若干加压机构(14)的加压控制杆,通过联合推进压杆(2)带动若干加压机构(14)的加压控制杆共同运行。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瓣膜出口管(13)包括出口管体(131)以及出口管体(131)内的多层瓣膜阻隔单元,每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庆程小雪贺军尚启锋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家医学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