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可编程芯片封装日志的方法、装置和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7584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通过可编程芯片封装日志的方法、装置和系统,该方法包括通过服务器主板与可编程芯片之间建立的通信连接,可编程芯片获取服务器的日志文件;通过可编程芯片与基板管理控制器之间建立的通信连接,可编程芯片将从服务器获取的日志文件转发至基板管理控制器。获取服务器日志文件的方法为:设置输入日志文件的使能信号、时钟信号和日志文件通道选择信号,在使能信号、时钟信号和日志文件通道选择信号均可用的情况下,日志文件发送至可编程逻辑芯片。基于该方法,还提出了一种通过可编程芯片封装日志的装置和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发生工厂问题或其他原因到现场比较麻烦时,工程师可以通过基板管理控制器来操控可编程芯片来抓取远程日志。片来抓取远程日志。片来抓取远程日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过可编程芯片封装日志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日志封装
,特别涉及一种通过可编程芯片封装日志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对于研发人员,log是调试和研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存在,log是由研发人员在代码中添加的输出文字和标识,当调试中出现了一些与产品预期需求不符的情况时,有时不是研发人员的理解错误,而是有可能与开发时某些功能的逻辑有关系,代码毕竟是人写出来的,人都会有逻辑漏洞,那么log就是研发人员用来客观地识别出自己逻辑漏洞的工具。
[0003]基于AMD平台的服务器,由于对于软件调试的过程中经常需要通过抓取BMC log、BIOS log、系统串口log、OS log以及CPU log等,每种log需要不一样的方法甚至需要工程师在机器旁边才能抓取,有时分析一些紧急问题时会大大降低分析问题和调试的效率。比如BMC log需要通过IOMMU串口线抓取;BIOS log需要使用ipmitool的脚本来抓取;而CPU log更繁琐,需要工程师使用串口线连接到CPU UART的输出口,并使用电脑在附件连接才能进行抓取,而分析CPU log往往是分析工厂问题中最常见的环节,当工厂出现问题机器,工程师还需要到现场获取log。所以现有技术中对日志的抓取过程效率低下,而且会经常出现遗漏或者丢失的情况,使抓取的日志不够全面。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通过可编程芯片封装日志的方法、装置和系统。解决工程师需要用不同方法以及必须到现场才能抓取log的窘迫,可以大大提高分析问题的效率。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通过可编程芯片封装日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通过服务器主板与可编程芯片之间建立的通信连接,可编程芯片获取服务器的日志文件;
[0008]通过可编程芯片与基板管理控制器之间建立的通信连接,可编程芯片将从服务器获取的日志文件转发至基板管理控制器。
[0009]进一步的,所述可编程芯片通过SMT技术贴片到服务器主板上或者可编程芯片与服务器主板插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服务器主板与可编程芯片之间建立的通信连接的方法为:将服务器主板上所对应的TX与可编程芯片的RX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可编程芯片的日志输出端与基板管理控制器的web接口连接;或者可编程芯片的日志输出端与基板管理控制器的ipmitool接口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可编程芯片获取服务器日志文件的方法包括:
[0013]在可编程逻辑芯片获取服务器日志文件时,设置输入日志文件的使能信号、时钟
信号和日志文件通道选择信号,在所述使能信号、时钟信号和日志文件通道选择信号均可用的情况下,服务器主板的日志文件发送至可编程逻辑芯片。
[0014]进一步的,所述可编程逻辑芯片还设置复位信号,用于将可编程芯片复位。
[0015]进一步的,所述可编程逻辑芯片一次获取一个日志文件;或者一次获取多个日志文件。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通过可编程芯片封装日志的装置,包括服务器、可编程芯片和基板管理服务器;
[0017]所述服务器用于通过服务器主板与可编程芯片之间建立的通信连接,将服务器产生的日志文件发送至可编程芯片;
[0018]所述可编程芯片用于从服务器主板获取日志文件;
[0019]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用于通过可编程芯片与基板管理控制器之间建立的通信连接,从可编程芯片获取日志文件,用于远程抓取服务器产生的日志文件。
[0020]进一步的,所述可编程芯片获取服务器日志文件的方法包括:
[0021]在可编程逻辑芯片获取服务器日志文件时,设置输入日志文件的使能信号、时钟信号和日志文件通道选择信号,在所述使能信号、时钟信号和日志文件通道选择信号均可用的情况下,服务器主板的日志文件发送至可编程逻辑芯片。
[0022]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通过可编程芯片封装日志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建立获取模块和第二建立转发模块;
[0023]所述第一建立获取模块用于通过服务器主板与可编程芯片之间建立的通信连接,可编程芯片获取服务器的日志文件;
[0024]所述第二建立转发模块用于通过可编程芯片与基板管理控制器之间建立的通信连接,可编程芯片将从服务器获取的日志文件转发至基板管理控制器。
[0025]
技术实现思路
中提供的效果仅仅是实施例的效果,而不是专利技术所有的全部效果,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0026]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通过可编程芯片封装日志的方法、装置和系统,该方法包括通过服务器主板与可编程芯片之间建立的通信连接,可编程芯片获取服务器的日志文件;通过可编程芯片与基板管理控制器之间建立的通信连接,可编程芯片将从服务器获取的日志文件转发至基板管理控制器。可编程芯片获取服务器日志文件的方法包括:在可编程逻辑芯片获取服务器日志文件时,设置输入日志文件的使能信号、时钟信号和日志文件通道选择信号,在所述使能信号、时钟信号和日志文件通道选择信号均可用的情况下,服务器主板的日志文件发送至可编程逻辑芯片。基于一种通过可编程芯片封装日志的方法,还提出了一种通过可编程芯片封装日志的装置和系统。本专利技术用于当发生工厂问题或其他原因到现场比较麻烦时,工程师可以通过基板管理控制器来操控可编程芯片来抓取远程log,不仅只有基板管理控制器、BIOS等log,甚至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随时添加log接口。
[0027]本专利技术可以按照需求更新可编程芯片内部的程序,同时获取多个日志文件,还可以仅获取一个日志文件,变换自由。
附图说明
[0028]如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一种通过可编程芯片封装日志的方法流程图;
[0029]如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可编程芯片示意图;
[0030]如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可编程芯片逻辑电路结构示意图;
[0031]如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一种通过可编程芯片封装日志的装置连接示意图;
[0032]如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一种通过可编程芯片封装日志的系统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阐述。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专利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此外,本专利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应当注意,在附图中所图示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本专利技术省略了对公知组件和处理技术及工艺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限制本专利技术。
[0034]实施例1
[003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出了一种通过可编程芯片封装日志的方法。用于解决工程师需要用不同方法以及必须到现场才能抓取log的窘迫,可以大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可编程芯片封装日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服务器主板与可编程芯片之间建立的通信连接,可编程芯片获取服务器的日志文件;通过可编程芯片与基板管理控制器之间建立的通信连接,可编程芯片将从服务器获取的日志文件转发至基板管理控制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可编程芯片封装日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编程芯片通过SMT技术贴片到服务器主板上或者可编程芯片与服务器主板插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可编程芯片封装日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主板与可编程芯片之间建立的通信连接的方法为:将服务器主板上所对应的TX与可编程芯片的RX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可编程芯片封装日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编程芯片的日志输出端与基板管理控制器的web接口连接;或者可编程芯片的日志输出端与基板管理控制器的ipmitool接口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可编程芯片封装日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编程芯片获取服务器日志文件的方法包括:在可编程逻辑芯片获取服务器日志文件时,设置输入日志文件的使能信号、时钟信号和日志文件通道选择信号,在所述使能信号、时钟信号和日志文件通道选择信号均可用的情况下,服务器主板的日志文件发送至可编程逻辑芯片。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通过可编程芯片封装日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编程逻辑芯片还设置复位信号,用于将可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晓东周春芬刘宇田卓饶宇天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