馈电网络装置及馈电网络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7028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馈电网络装置及馈电网络系统,涉及移动通信网络的技术领域,馈电网络装置包括:馈电网络主体和结构组件;结构组件包括垂直方向的分层结构组件和水平方向的端口结构组件;馈电网络主体固定在分层结构组件的表面;端口结构组件固定在馈电网络主体的端口处;馈电网络主体的端口处还设置有用于焊接馈电电缆的第一缺口,分层结构组件在与第一缺口的相同水平位置处设置有第二缺口;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配合,以使馈电电缆的芯线搭在线路层上的芯线焊盘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馈电网络装置及馈电网络系统,可以改善由此电场不连续引起得馈电网络主体的阻抗匹配恶化,驻波带宽减小的问题,提高通信质量。提高通信质量。提高通信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馈电网络装置及馈电网络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通信网络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馈电网络装置及馈电网络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基站天线的技术发展呈现出了宽频化、多频化、共口面和小型化的趋势,比如高频段范围扩展为1695

2690MHz,驻波带宽接近45%,同时共口面的天线端口数量从基础的两端口增加到了近二十个端口,这意味着天线的关键电气模块,比如馈电网络,需要在尽可能小的空间内做到性能合乎要求或者在相同的空间内做到更优的性能水平。
[0003]通常,馈电网络的电气性能指标主要有驻波、幅度、相位及互调等,其中幅度和相位与天线阵列的波束赋形有关,驻波和互调则与天线阵列输入端口的驻波和互调有关。天线共口面的端口数量越多,越小型化,辐射单元之间的间距越小,彼此的互耦越严重,天线阵列输入端口的驻波恶化程度往往随之加剧,而随着天线内部空间结构复杂程度的增加,互调往往也会出现因天线内部的模块及线缆固定效果欠佳等缘故导致波动及变差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馈电网络装置及馈电网络系统,以缓解上述技术问题。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馈电网络装置,包括:馈电网络主体和结构组件;所述结构组件包括垂直方向的分层结构组件和水平方向的端口结构组件;所述馈电网络主体固定在垂直方向的所述分层结构组件的表面;水平方向的所述端口结构组件固定在所述馈电网络主体的端口处,用于将所述馈电网络主体以及所述分层结构组件固定连接;所述馈电网络主体的端口处还设置有用于焊接馈电电缆的第一缺口,所述分层结构组件在与所述第一缺口的相同水平位置处设置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二缺口配合,用于使所述馈电电缆的芯线搭在所述馈电网络主体的线路层上的芯线焊盘上。
[0006]结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馈电网络主体的线路层在所述第一缺口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与所述馈电电缆的屏蔽层相连的第一焊盘,以及与所述馈电电缆的芯线相连的第二焊盘;所述第一焊盘设置有接地通孔,所述第一焊盘通过所述接地通孔与所述馈电网络主体的线路层的地线电气相连。
[0007]结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端口结构组件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馈电电缆的卡槽,所述馈电电缆通过所述卡槽延伸至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二缺口对应的位置。
[0008]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端口结构组件还设置有第一卡接件,所述分层结构组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接件匹配的第二卡接件;当所述馈电电缆穿过所述卡槽时,所述第一卡接
件与所述第二卡接件配合,以将所述馈电网络主体、所述分层结构组件和所述馈电电缆进行固定。
[0009]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端口结构组件上的所述第一卡接件的卡接部位为凸出片状;沿装配方向,所述凸出片状的上下表面位置分别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馈电电缆的所述卡槽。
[0010]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馈电网络主体的至少一侧设置有输入输出端口;所述第一焊盘和所述第二焊盘设置在所述输入输出端口的位置。
[0011]结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馈电网络主体与所述分层结构组件的表面之间设置有背胶层,用于对所述馈电网络主体和所述分层结构组件进行固定。
[0012]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馈电网络主体和所述分层结构组件上分别设置有多组用于紧固二者的铆钉孔位。
[0013]结合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第二至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分层结构组件为金属件,所述端口结构组件为塑料件。
[0014]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馈电网络系统,所述馈电网络系统设置有第一方面所述的馈电网络装置。
[001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
[001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馈电网络装置及馈电网络系统,在馈电网络装置中包括馈电网络主体和结构组件,结构组件还进一步包括垂直方向的分层结构组件和水平方向的端口结构组件;馈电网络主体固定在分层结构组件的表面,端口结构组件固定在馈电网络主体的端口处,并用于将馈电网络主体以及分层结构组件固定连接,在馈电网络主体的端口处还设置有用于焊接馈电电缆的第一缺口,分层结构组件在与该第一缺口的相同水平位置处设置有第二缺口;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配合,可以使馈电电缆的芯线搭在馈电网络主体的线路层上的芯线焊盘上,使得馈电网络主体和馈电电缆之间同心连续对接,进而使焊接位置的电场连续,以改善由此电场不连续引起得馈电网络主体的阻抗匹配恶化,驻波带宽减小的问题,提高通信质量。
[0017]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0018]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一种现有的馈电网络端口电缆的装配效果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馈电网络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层结构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馈电网络主体的输入输出端口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端口结构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层结构组件的一侧端口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馈电网络装置的装配示意图;
[0027]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馈电网络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馈电网络装置与馈电电缆焊接的示意图。
[0029]图标:10

馈电网络主体;101

第一缺口;20

分层结构组件;102

第二缺口;103

第一焊盘;104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馈电网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馈电网络主体和结构组件;所述结构组件包括垂直方向的分层结构组件和水平方向的端口结构组件;所述馈电网络主体固定在垂直方向的所述分层结构组件的表面;水平方向的所述端口结构组件固定在所述馈电网络主体的端口处,用于将所述馈电网络主体以及所述分层结构组件固定连接;所述馈电网络主体的端口处还设置有用于焊接馈电电缆的第一缺口,所述分层结构组件在与所述第一缺口的相同水平位置处设置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二缺口配合,用于使所述馈电电缆的芯线搭在所述馈电网络主体的线路层上的芯线焊盘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馈电网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网络主体的线路层在所述第一缺口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与所述馈电电缆的屏蔽层相连的第一焊盘,以及与所述馈电电缆的芯线相连的第二焊盘;所述第一焊盘设置有接地通孔,所述第一焊盘通过所述接地通孔与所述馈电网络主体的线路层的地线电气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馈电网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口结构组件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馈电电缆的卡槽,所述馈电电缆通过所述卡槽延伸至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二缺口对应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馈电网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口结构组件还设置有第一卡接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骏刘晴宇邓乾金
申请(专利权)人:摩比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摩比通讯技术吉安有限公司摩比科技西安有限公司深圳市晟煜智慧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西安摩比天线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