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滑雪板的行走和滑行转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7014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9:29
一种滑雪板的行走和滑行转换装置,包括滑雪板主体、前卡扣、仿生防滑可行走装置和后卡扣;前卡扣是由两个前卡块并排构成,前卡扣具有第一卡口,后卡扣是由两个后卡块并排构成,后卡扣具有第二卡口,前卡扣向前倾斜,后卡扣向后倾斜,前卡扣和后卡扣相对布设,前卡扣和后卡扣固定在滑雪板主体表面,第一卡口和第二卡口向内相对;滑雪板主体长度的24%处和长度的74%处均设置一组前卡扣和后卡扣;前卡扣和后卡扣之间设置仿生可行走防滑装置;可旋转杆通过扳动能卡在前卡扣的第一卡口中,或后卡扣的第二卡口中。本发明专利技术保证了滑雪板在雪地路面上有足够的摩擦抓地力,防滑效果明显,不会出现无法前行甚至倒退的情况。现无法前行甚至倒退的情况。现无法前行甚至倒退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滑雪板的行走和滑行转换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滑雪板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滑雪板的行走和滑行转换装置,适用于新手练习滑雪。

技术介绍

[0002]排除初学者因素,滑雪板对学习滑雪运动的影响至关重要;同时,滑雪和跑步、快走一样都属于有氧运动,能够达到增强心肺功能的目的。特别是在快速甚至急速的运动中,对于心肺功能的锻炼更是显而易见的,在室内外滑雪都可以达到增强心肺功能的效果。
[0003]初学者在学习滑雪的时候,总是喜欢下坡的过程,而在上坡无法利用惯性达到位移,只能脱去滑雪板进行行走,较为麻烦;有研究表明,由于滑雪板在雪地较难行走这种特性,给初学者学习滑雪带来了极大困难;同时若是滑雪板刚度过大,滑雪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不宜控制其方向,尤其是上坡的时候,很容易发生原地踏步的情况,从而降低学习滑雪的效率;而滑雪板刚度较小,在上坡过程中滑雪板发生的变形较大,从而出现倒退的情况,这种影响是不可忽略的;研究滑雪板在雪地上的行走性能对学习滑雪运动有重要的影响,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和工程意义;本专利技术就解决了新手学习滑雪的无法正常行走上坡的问题。
[0004]驯鹿是一种生活在寒冷的冰雪环境的生物,在雪地奔跑能力十分惊人,主要体现在稳健、持久和高效;驯鹿足作为直接与雪地接触的部位;对于雪地面上优越的奔跑能力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当驯鹿在雪地奔跑或行走时,驯鹿足的前蹄起到切入冰层增大摩擦的作用,驯鹿足的软垫部位又起到了固定积雪,防止足蹄打滑的功能。本专利技术根据驯鹿的形貌和足底曲线设计了在雪地路面上的行走结构,使滑雪板容易在平地、上坡、下坡行走。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滑雪板平地、上坡、下坡行走困难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滑雪板的行走和滑行转换装置。
[0006]一种滑雪板的行走和滑行转换装置,包括滑雪板主体、前卡扣、仿生防滑可行走装置和后卡扣;前卡扣是由两个前卡块并排构成,前卡扣具有第一卡口,后卡扣是由两个后卡块并排构成,后卡扣具有第二卡口,前卡扣向前倾斜,后卡扣向后倾斜,前卡扣和后卡扣相对布设,前卡扣和后卡扣固定在滑雪板主体表面,第一卡口和第二卡口向内相对;
[0007]所述滑雪板主体长度的24%处和长度的74%处均设置一组前卡扣和后卡扣;前卡扣和后卡扣之间设置仿生可行走防滑装置;
[0008]所述仿生可行走防滑装置包括有两个仿生驯鹿足、仿生驯鹿横隔、两个可伸缩弹簧、一个可旋转杆和两个转轴;两个仿生驯鹿足的底面均布设若干间隔的仿生驯鹿横隔,两个仿生驯鹿足的内侧均设置有转轴,两个仿生驯鹿足通过转轴枢接在滑雪板主体的外侧,两个仿生驯鹿足上表面均固定连接可伸缩弹簧,两个可伸缩弹簧的上端之间固定可旋转杆,可旋转杆通过扳动能卡在前卡扣的第一卡口中,或后卡扣的第二卡口中;
[0009]仿生可行走防滑装置处于水平状态时,仿生驯鹿足的仿生驯鹿横隔底面高于滑雪板主体的底面,滑雪时,仿生驯鹿足的仿生驯鹿横隔底面呈悬空状态,不与雪面接触。
[0010]所述仿生驯鹿足的边缘轮廓曲线是仿照驯鹿足底曲线进行设计的,由左侧曲线和右侧曲线衔接而成;
[0011]左侧曲线的方程为:y=10.58

0.72x+0.17x2‑
0.02x3;
[0012]右侧曲线的方程为:y=3.29+0.71x

0.09x2‑
9.86x3。
[0013]所述仿生驯鹿横隔是仿照驯鹿足底微观横隔设计的,仿生驯鹿横隔的表面具有间隔布设的棱纹,棱纹为长方形,棱纹的长为5mm,宽为2mm,四角处的曲率半径为1mm。
[0014]所述仿生驯鹿横隔和可伸缩弹簧的长度分别为4cm和3cm。
[0015]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和原理:
[0016]1、滑雪时,仿生可行走防滑装置处于水平状态,仿生可行走防滑装置处于水平状态时,仿生驯鹿足的仿生驯鹿横隔底面高于滑雪板主体的底面,滑雪时,仿生驯鹿足的仿生驯鹿横隔底面呈悬空状态,不与雪面接触。
[0017]2、平地和上坡行走时,将仿生可行走防滑装置的可旋转杆向后扳动,卡在后卡扣的第二卡口中,仿生驯鹿足前倾,仿生驯鹿足的下尖部插入雪中,进行前行或上坡行走。
[0018]3、下坡行走时,将仿生可行走防滑装置的可旋转杆向前扳动,卡在前卡扣的第一卡口中,仿生驯鹿足后倾,仿生驯鹿足的下尖部插入雪中,进行下坡行走。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0]1、在滑雪板上的前、后位置均设置了前卡扣、仿生防滑可行走装置和后卡扣,保证了滑雪板在雪地路面上的平地、上坡、下坡行走过程中有足够的摩擦抓地力,防滑效果明显,不会出现无法前行甚至倒退的情况。
[0021]2、本专利技术提高了雪地路面上,穿戴滑雪板进行上坡行进时的通过性,与普通滑雪板相比较,在同样的雪地路面上,本专利技术滑雪板的摩擦力提高了约 45.5%~49.6%。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处于下坡行走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0023]图2是本专利技术处于下坡行走状态的侧视示意图;
[0024]图3是本专利技术处于滑行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0025]图4是本专利技术处于滑行状态的侧视示意图;
[0026]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前卡扣、仿生防滑可行走装置和后卡扣组合的立体示意图;
[0027]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仿生防滑可行走装置立体示意图;
[0028]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仿生防滑可行走装置仰视示意图;
[0029]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前卡扣、仿生防滑可行走装置、后卡扣与滑雪板主体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请参阅图1至图8所示,一种滑雪板的行走和滑行转换装置,包括滑雪板主体1、前卡扣2、仿生防滑可行走装置3和后卡扣4;前卡扣2是由两个前卡块21并排构成,前卡扣2具有第一卡口22,后卡扣4是由两个后卡块 41并排构成,后卡扣4具有第二卡口42,前卡扣2向
前倾斜,后卡扣4向后倾斜,前卡扣2和后卡扣4相对布设,前卡扣2和后卡扣4固定在滑雪板主体1表面,第一卡口22和第二卡口42向内相对;
[0031]滑雪板主体1长度的24%处和长度的74%处均设置一组前卡扣2和后卡扣4;前卡扣2和后卡扣4之间设置仿生可行走防滑装置3;
[0032]仿生可行走防滑装置3包括有两个仿生驯鹿足31、仿生驯鹿横隔32、两个可伸缩弹簧33、一个可旋转杆34和两个转轴35;两个仿生驯鹿足31的底面均布设若干间隔的仿生驯鹿横隔32,两个仿生驯鹿足31的内侧均设置有转轴35,两个仿生驯鹿足31通过转轴35枢接在滑雪板主体1的外侧,两个仿生驯鹿足31上表面均固定连接可伸缩弹簧33,两个可伸缩弹簧33的上端之间固定可旋转杆34,可旋转杆34通过扳动能卡在前卡扣2的第一卡口22中,或后卡扣4的第二卡口42中;
[0033]如图3和图4所示,仿生可行走防滑装置3处于水平状态时,仿生驯鹿足31的仿生驯鹿横隔32底面高于滑雪板主体1的底面,滑雪时,仿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雪板的行走和滑行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滑雪板主体(1)、前卡扣(2)、仿生防滑可行走装置(3)和后卡扣(4);前卡扣(2)是由两个前卡块(21)并排构成,前卡扣(2)具有第一卡口(22),后卡扣(4)是由两个后卡块(41)并排构成,后卡扣(4)具有第二卡口(42),前卡扣(2)向前倾斜,后卡扣(4)向后倾斜,前卡扣(2)和后卡扣(4)相对布设,前卡扣(2)和后卡扣(4)固定在滑雪板主体(1)表面,第一卡口(22)和第二卡口(42)向内相对;所述滑雪板主体(1)长度的24%处和长度的74%处均设置一组前卡扣(2)和后卡扣(4);前卡扣(2)和后卡扣(4)之间设置仿生可行走防滑装置(3);所述的仿生可行走防滑装置(3)包括有两个仿生驯鹿足(31)、仿生驯鹿横隔(32)、两个可伸缩弹簧(33)、一个可旋转杆(34)和两个转轴(35);两个仿生驯鹿足(31)的底面均布设若干间隔的仿生驯鹿横隔(32),两个仿生驯鹿足(31)的内侧均设置有转轴(35),两个仿生驯鹿足(31)通过转轴(35)枢接在滑雪板主体(1)的外侧,两个仿生驯鹿足(31)上表面均固定连接可伸缩弹簧(33),两个可伸缩弹簧(33)的上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锐韩宇陈凯祥王怀梁辛本禄曲博文立阁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