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OBC控制线圈多绕组全自动交互卷绕设备及其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6818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OBC控制线圈多绕组全自动交互卷绕设备及其工艺,该OBC控制线圈多绕组全自动交互卷绕设备包括线圈治具输送机构、骨架线材配送机构、包胶机构、绕线机构、线材裹胶机构和送线排线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交互卷绕工艺实现能完成多绕组复杂的交互卷绕操作,其具有线材绕线和排线效果好、线材绕线均匀及线材绕线和排线效率高的优点,使其能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及降低了企业的劳务成本,并有效地解决了传统采用人工参与对OBC控制线圈的半自动绕线操作而导致线材在绕线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线材堆叠、线材排线不均匀和线材卷绕间隙分布大小不一、自动化操作程度低、工作效率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和企业的劳务成本高的问题。劳动强度大和企业的劳务成本高的问题。劳动强度大和企业的劳务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OBC控制线圈多绕组全自动交互卷绕设备及其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OBC控制线圈多绕组全自动交互卷绕设备及其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由于OBC控制线圈的绕线工艺十分复杂,目前市面上对OBC控制线圈的绕线是通过人手对其进行半自动绕线的,OBC控制线圈的半自动绕线方法虽然能实现将线材卷绕在OBC控制线圈的外围,但线材在卷绕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线材堆叠、线材排线不均匀和线材卷绕间隙分布大小不一等现象,导致其在每绕一排线材的过程中都需要工人借助辅助工具(如工人手持拨线板)对绕在OBC控制线圈表面的线材进行拨线或排线,而线材在卷绕完毕后,其还需要人工对OBC控制线圈进行手动剪线、手动包胶及手动剪胶等操作,使其不但具有绕线效率低、绕线效果差、包胶精度低和包胶效果差等不足,其还导致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和企业的劳务成本高,且其不能满足企业大规模批量化生产和自动化生产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OBC控制线圈多绕组全自动交互卷绕设备及其工艺,其整体的结构设计及卷绕工艺不但实现能自动对OBC控制线圈完成线圈骨架传送、线圈骨架两组不同线材的配送、二组不同线材的放线张力调节、二组不同线材的送线、二组不同线材的排线、线材储线、二组不同线材的交互绕线、线材裹胶和成品线圈骨架传送下料等一系列工序,其还实现能完成多绕组复杂的交互卷绕操作,且其的多绕组交互卷绕过程无需人工参与操作,其具有线材绕线和排线效果好、线材绕线均匀及线材绕线和排线效率高的优点,使其能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及降低了企业的劳务成本,并有效地解决了传统采用人工参与对OBC控制线圈的半自动绕线操作而导致线材在绕线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线材堆叠、线材排线不均匀和线材卷绕间隙分布大小不一、自动化操作程度低、工作效率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和企业的劳务成本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4]一种OBC控制线圈多绕组全自动交互卷绕设备,包括线圈治具输送机构,线圈治具输送机构的一侧设置有骨架线材配送机构,骨架线材配送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包胶机构,包胶机构的一侧设置有绕线机构,绕线机构的一侧设置有线材裹胶机构,线材裹胶机构的一侧设置有送线排线机构,送线排线机构的一侧设置有放线张力调节机构。
[0005]作为优选,线圈治具输送机构包括第一支架,第一支架的上面设置有线圈骨架输送线,线圈骨架输送线的上方设置有成品线圈输送线,线圈骨架输送线的端部设置有线圈骨架挡块,线圈骨架挡块内置有光纤传感器,线圈骨架输送线的一侧设置有线圈骨架输送线电机,成品线圈输送线的一侧设置有成品线圈输送线电机,线圈骨架输送线电机与线圈骨架输送线连接有第一皮带轮机构,成品线圈输送线电机与成品线圈输送线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机构。线圈骨架输送线和成品线圈输送线均是对输送线的功能性描述,其实质上就是输送线,而输送线的结构已是公知常识,此处不再详细解释。
[0006]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时,该线圈治具输送机构的操作流程为:将线圈骨架摆放在
远离线圈骨架输送线电机一端的线圈骨架输送线的上面,线圈骨架输送线电机启动时通过第一皮带轮机构能带动线圈骨架输送线对线圈骨架进行上料输送,当线圈骨架输送线将线圈骨架输送到靠近线圈骨架输送线电机一端的线圈骨架挡块时,线圈骨架挡块能挡住线圈骨架继续前进,同时,光纤传感器能自动检测线圈骨架是否输送到位。待线圈骨架绕线完毕后,将成品线圈摆放到成品线圈输送线的上面;当成品线圈输送线电机启动时通过第二皮带轮机构能驱动成品线圈输送线传送,使成品线圈能随成品线圈输送线的输送往远离成品线圈输送线电机的方向传送。
[0007]作为优选,放线张力调节机构包括机架,机架内设置有一号线材上料辊筒,一号线材上料辊筒的上面设置有二号线材上料辊筒,一号线材上料辊筒和二号线材上料辊筒的一侧分别连接有旋转电机,机架顶面安装有线材张力滑动组件,于线材张力滑动组件的上面滑动设置有线材张力移动板架,线材张力移动板架的一侧设置有线材张力衰减气缸,线材张力移动板架的上面分别设置有一号线材张力器和二号线材张力器,且二号线材张力器位于一号线材张力器的一侧。线材张力移动板架是对移动板架的功能性描述。
[0008]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时,该放线张力调节机构的操作流程为:一号线材上料辊筒在与之连接的旋转电机的驱动下转动时能对一号线材进行放线,二号线材上料辊筒在与之连接的旋转电机的驱动下转动时能对二号线材进行放线,一号线材张力器能对一号线材的传送进行张紧调节,二号线材张力器能对二号线材的传送进行张紧调节;当其需要送线时,线材张力衰减气缸启动时能驱动线材张力移动板架于线材张力滑动组件的上面进行往复移动,当线材张力移动板架在线材张力衰减气缸的驱动下向前移动时,一号线材张力器和二号线材张力器能共同随线材张力移动板架的移动而前移,使一号线材能随一号线材张力器的前移而拖出一定的长度,同理,二号线材能随二号线材张力器的前移而拖出一定的长度,进而使其实现能对一号线材和二号线材的张力作衰减调节,以实现松驰线材的目的,其实现能为送线排线机构的送线进行衰减线材的张力,以避免线材的张力过大而造成送线或输线不顺畅的现象。
[0009]作为优选,送线排线机构包括X轴固定架,X轴固定架的前侧设置有X轴送线滑动组件,X轴送线滑动组件的一端设置有X轴送线定位电机,X轴送线定位电机连接有X轴送线定位丝杆组件,于X轴送线滑动组件的一侧滑动设置有Z轴板架,Z轴板架的一侧设置有Z轴送线定位丝杆组件,Z轴送线定位丝杆组件的一端连接有Z轴送线定位电机,Z轴板架的上面设置有Y轴板架,Y轴板架的一侧设置有Y轴定位丝杆组件,Y轴定位丝杆组件的一端连接有Y轴送线定位电机;Y轴板架的上面分别设置有一号送线导针组与二号送线导针组,且一号送线导针组与二号送线导针组为面对面设置。X轴固定架是对固定架的功能性描述,其实质上就是固定架。Z轴板架是指Z向安装的板架,Y轴板架是指Y向安装的板架。
[0010]作为优选,一号送线导针组与二号送线导针组分别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板的一侧设置有送线电机,第一安装板的另一侧设置有压线滑动组件,于压线滑动组件的一侧滑动设置有第二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的一侧轴对称分布有两个压线滚轮,第二安装板的下方分别设置有送线被动轮和送线动力轮,其中一个压线滚轮与送线被动轮为上下对称分布,另一个压线滚轮与送线动力轮为上下对称分布,第二安装板连接有压线气缸;送线动力轮与位于其上方的压线滚轮的同一侧设置有进线传送导管,进线传送导管的一侧设置有立板,立板的上部开设有限位孔;送线被动轮与位于其上方的压线滚轮的同一侧设置有送线
导针。
[0011]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时,该送线排线机构的操作流程为:一号送线导针组和二号送线导针组在X轴送线定位电机、Y轴送线定位电机和Z轴送线定位电机的共同驱动下能进行X向移动、Y向移动和Z向移动,使其实现能对一号送线导针组和二号送线导针组进行送线定位,线材依次穿过限位孔、送线动力轮、送线被动轮和送线导针;当送线和收线时,压线滚轮在压线气缸的推动下能将线材压紧在送线被动轮和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OBC控制线圈多绕组全自动交互卷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线圈治具输送机构,线圈治具输送机构的一侧设置有骨架线材配送机构,骨架线材配送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包胶机构,包胶机构的一侧设置有绕线机构,绕线机构的一侧设置有线材裹胶机构,线材裹胶机构的一侧设置有送线排线机构,送线排线机构的一侧设置有放线张力调节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OBC控制线圈多绕组全自动交互卷绕设备,其特征在于:线圈治具输送机构包括第一支架,第一支架的上面设置有线圈骨架输送线,线圈骨架输送线的上方设置有成品线圈输送线,线圈骨架输送线的端部设置有线圈骨架挡块,线圈骨架输送线的一侧设置有线圈骨架输送线电机,成品线圈输送线的一侧设置有成品线圈输送线电机,线圈骨架输送线电机与线圈骨架输送线连接有第一皮带轮机构,成品线圈输送线电机与成品线圈输送线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OBC控制线圈多绕组全自动交互卷绕设备,其特征在于:放线张力调节机构包括机架,机架内设置有一号线材上料辊筒,一号线材上料辊筒的上面设置有二号线材上料辊筒,机架顶面安装有线材张力滑动组件,于线材张力滑动组件的上面滑动设置有线材张力移动板架,线材张力移动板架的一侧设置有线材张力衰减气缸,线材张力移动板架的上面分别设置有一号线材张力器和二号线材张力器,且二号线材张力器位于一号线材张力器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OBC控制线圈多绕组全自动交互卷绕设备,其特征在于:送线排线机构包括X轴固定架,X轴固定架的前侧设置有X轴送线滑动组件,X轴送线滑动组件的一端设置有X轴送线定位电机,X轴送线定位电机连接有X轴送线定位丝杆组件,于X轴送线滑动组件的一侧滑动设置有Z轴板架,Z轴板架的一侧设置有Z轴送线定位丝杆组件,Z轴送线定位丝杆组件的一端连接有Z轴送线定位电机,Z轴板架的上面设置有Y轴板架,Y轴板架的一侧设置有Y轴定位丝杆组件,Y轴定位丝杆组件的一端连接有Y轴送线定位电机;Y轴板架的上面分别设置有一号送线导针组与二号送线导针组,且一号送线导针组与二号送线导针组为面对面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OBC控制线圈多绕组全自动交互卷绕设备,其特征在于:一号送线导针组与二号送线导针组分别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板的一侧设置有送线电机,第一安装板的另一侧设置有压线滑动组件,于压线滑动组件的一侧滑动设置有第二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的一侧轴对称分布有两个压线滚轮,第二安装板的下方分别设置有送线被动轮和送线动力轮,其中一个压线滚轮与送线被动轮为上下对称分布,另一个压线滚轮与送线动力轮为上下对称分布,第二安装板连接有压线气缸;送线动力轮与位于其上方的压线滚轮的同一侧设置有进线传送导管,进线传送导管的一侧设置有立板,立板的上部开设有限位孔;送线被动轮与位于其上方的压线滚轮的同一侧设置有送线导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OBC控制线圈多绕组全自动交互卷绕设备,其特征在于:线材裹胶机构包括裹胶移位滑动组件,于裹胶移位滑动组件的上面滑动设置有裹胶移位滑台,裹胶移位滑台的底面连接有裹胶移位丝杆组件,裹胶移位丝杆组件的一端连接有裹胶移位电机;裹胶移位滑台的上面设置有裹胶送胶装置;裹胶送胶装置包括第二支架,第二支架的上面斜向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上面设置有裹胶送胶滑动组件,于裹胶送胶滑动组件的上面滑动设置有送胶板,送胶板连接有裹胶送胶气缸,送胶板的一侧设置有裹胶被动轮,送胶板的另一侧设置有裹胶底座,裹胶底座与
裹胶被动轮连接有第一转轴,且裹胶底座与送胶板的同一端纵向开设有线材裹胶槽,裹胶被动轮的一侧设置有裹胶传动齿轮组,裹胶传动齿轮组的一侧设置有主动轮,主动轮的一侧设置有裹胶电机;裹胶底座中的线材裹胶槽内设置有裹胶毛刷;裹胶送胶气缸的后侧设置有裹胶上料板架,裹胶上料板架的一侧设置有裹胶辊筒,裹胶辊筒的下面设置有裹胶张紧辊,裹胶张紧辊的一侧设置有裹胶载板,裹胶载板的上方设置有裹胶压胶气缸,裹胶载板的一侧设置有气动剪刀,气动剪刀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安装板,第三安装板与送胶板固定连接,第三安装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稳冯小会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纵横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