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丝印生物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76765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9: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丝印生物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通过电聚合的方式将导电聚合物聚苯胺沉积在丝印碳电极表面,该导电聚合物的具有较强吸附特性,以用于葡萄糖氧化酶的固定,增加葡萄糖氧化酶在碳电极的长期稳定性,同时采用聚乙二醇缩水甘油醚交联聚合物二茂铁和葡萄糖氧化酶,对葡萄糖氧化酶进一步强化固定,外加具有交联作用的水凝胶外膜,进一步的增加产品电极的稳定性,并维持较好的线性。并维持较好的线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丝印生物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电化学传感器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丝印生物电化学传 感器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糖尿病是由遗传、免疫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 而引发的代谢紊乱综合征,在对糖尿病人的治疗过程中,检测患者血糖是十分必要的。生 物电化学传感器具有简单便捷、价格便宜、灵敏度高等优点,因此广泛用于医疗健康的治 疗中,其中在糖尿病的血糖检测中起到主要的作用。通过生物电化学传感器对血糖进行监 控,通常是使用葡萄糖生物电化学传感器,葡萄糖生物电化学传感器的测试原理具有多种 方法,包括氧化酶法、光谱分析法、荧光检测法等。目前技术最成熟、检测精度最高的技 术是葡萄糖氧化酶法,该方法通过利用电化学的方法检测葡萄糖氧化酶催化葡萄糖反应过 程中的电流变化来测量血糖浓度。第一个葡萄糖酶电极是基于在氧电极上通过半透膜嵌入 一层很薄的葡萄糖氧化酶制成的,可测量酶催化过程的氧气消耗量。自此以后,许多研究 人员致力于电化学葡萄糖传感器的研发,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0003]葡萄糖生物电化学传感器的发展,按照葡萄糖氧化酶催化的性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以氧气为电子受体的第一代传感器、以非生理介体为电子受体的第二代传感器及直接电子 传递的第三代传感器。第一代葡萄糖生物电化学传感器存在测试电压高的缺点,同时在高 葡萄糖浓度情况下存在对氧气过度依赖问题,从而使传感器的线性度受到影响。第二代葡 萄糖生物电化学传感器为了降低传感器的工作电位,减小干扰物质对传感器电流的影响, 同时解决氧气不足对传感器线性度的影响,采用人造的电子介体代替氧气充当电子媒介的 作用,为了起到电子介体的功能,人造的电子介体与葡萄糖氧化酶的反应速度必须比氧气 与葡萄糖氧化酶反应的速度快很多,这样,氧气的作用才会被最小化。此类人造电子介体 有二茂铁、铁氰化物、导电性有机盐、过渡金属配合物等。这些物质具有较低的氧化还原 电压,因此传感器的工作电压可以降低,传感器在低电压下状态下,干扰物的影响就可以 被排除。
[0004]由于葡萄糖生物电化学传感器在植入皮下后,灵敏度会逐渐下降,这一现象一方面由 异体反应导致,另一方面是由葡萄糖氧化酶的活性不断下降引起的,这涉及到了制备生物 电化学传感器的酶固定技术。现有技术中固定葡萄糖氧化酶采用戊二醛、京尼平等物质, 这些物质不仅毒性高、污染严重,且在固化葡萄糖氧化酶的过程中,对葡萄糖氧化酶的活 性存在一定影响,故当葡萄糖生物电化学传感器植入皮下时,其灵敏度在异体反应的促动 下下降程度明显,最终影响葡萄糖生物电化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现有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上葡萄糖氧化酶的负载量少,稳定性差,在植入人体皮下时, 感应电极上附着的葡萄糖氧化酶的活性由于异体反应不断下降,严重影响葡萄糖生
物电化 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为了克服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丝印生物电化学传感 器的制备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0007]一种丝印生物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过程步骤包括:
[0008]步骤S1.准备丝网印刷碳电极,清洗丝网印刷碳电极表面;
[0009]步骤S2.制备苯胺溶液,将丝网印刷碳电极置于苯胺溶液内并使用恒电流法进行电聚合 反应;
[0010]步骤S3.制备混合酶溶液,将丝网印刷碳电极置于混合酶溶液中静置;
[0011]步骤S4.将丝网印刷碳电极置于去离子水中浸泡;
[0012]步骤S5.制备外膜材料溶液,将丝网印刷碳电极浸泡在外膜材料溶液中。
[0013]上述的一种丝印生物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在步骤S1中,清洗过程包括:
[0014]步骤A1.使用超声清洗机将丝网印刷碳电极清洗3分钟;
[0015]步骤A2.将清洗后的丝网印刷碳电极置于30摄氏度环境中干燥;
[0016]步骤A3.使用等离子清洗机将丝网印刷碳电极清洗180秒;
[0017]步骤A4.使用化学工作站以计时电流法对丝网印刷碳电极表面清洗30分钟。
[0018]上述的一种丝印生物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在步骤S2中,将苯胺置于0.2mmol/l 的HCl溶液中,形成0.4mmol/l的苯胺溶液。
[0019]上述的一种丝印生物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在步骤S2中,采用的恒定电流大小为 0.1毫安,电聚合时间为10分钟。
[0020]上述的一种丝印生物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在步骤S3中,制备混合酶溶液的过程 包括:
[0021]步骤B1.在反应容器中加入PH5.5的二茂铁聚合物饱和溶液;
[0022]步骤B2.在反应容器中加入20mg/L葡萄糖氧化酶;
[0023]步骤B3.在反应容器中加入40%聚乙二醇缩水甘油醚;
[0024]步骤B4.静置24小时。
[0025]进一步的,加入反应容器的二茂铁聚合物饱和溶液、葡萄糖氧化酶及聚乙二醇缩水甘 油醚的质量比为=140:60:75。
[0026]上述的一种丝印生物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在步骤S3中,丝网印刷碳电极浸泡于 混合酶溶液中静置2小时。
[0027]上述的一种丝印生物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在步骤S4中,丝网印刷碳电极浸泡在 去离子水中2小时后放置在25摄氏度的烘箱内放干。
[0028]上述的一种丝印生物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在步骤S5中,外膜材料溶液为PSS溶 液,其溶剂为98%的去离子水和2%的二甲基甲酰胺配制成质量百分比为3%的溶液。
[0029]根据上述方案的本专利技术,其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电聚合的方式将导电聚合物聚 苯胺沉积在丝印碳电极表面,该导电聚合物的具有较强吸附特性,以用于葡萄糖氧化酶的 固定,增加葡萄糖氧化酶在碳电极的长期稳定性,同时采用聚乙二醇缩水甘油醚交联聚合 物二茂铁和葡萄糖氧化酶,对葡萄糖氧化酶进一步强化固定,外加具有交联作用的水凝胶 外膜,进一步的增加产品电极的稳定性,并维持较好的线性。
[0030]1.与现有技术采用戊二醛溶液、京尼平交联方法,亦或是其它如包埋、溶胶凝胶等
制 备方法,本专利技术中的制备方法固定酶效果更加良好,现有技术利用戊二醛等有机物进行交 联的方式对酶的活性有较大的影响,而本专利技术中将酶与电子介体固定在一起,保证了电子 的高效传输,令电化学传感器的电流密度可达118nA/mm2,且稳定性也优于现有技术制备产 生的电极,根据实验测试结构,以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制成的电极在1年后均可达到60000U 的活性。
[0031]2.本专利技术通过电聚合的方式将聚苯胺沉积在电极表面,不仅可以强化酶的吸附能力, 提高酶固定在电极表面的稳定性,同时还可以起到提高电子传输速度的作用。
[0032]3.本专利技术采用聚乙二醇缩水甘油醚作为酶的交联剂,相比其它交联剂具有更好的交联 效果。
[0033]4.本专利技术制备的通过电聚合方式固定聚苯胺的丝印碳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丝印生物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过程步骤包括:步骤S1.准备丝网印刷碳电极,清洗丝网印刷碳电极表面;步骤S2.制备苯胺溶液,将丝网印刷碳电极置于苯胺溶液内并使用恒电流法进行电聚合反应;步骤S3.制备混合酶溶液,将丝网印刷碳电极置于混合酶溶液中静置;步骤S4.将丝网印刷碳电极置于去离子水中浸泡;步骤S5.制备外膜材料溶液,将丝网印刷碳电极浸泡在外膜材料溶液中。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丝印生物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清洗过程包括:步骤A1.使用超声清洗机将丝网印刷碳电极清洗3分钟;步骤A2.将清洗后的丝网印刷碳电极置于30摄氏度环境中干燥;步骤A3.使用等离子清洗机将丝网印刷碳电极清洗180秒;步骤A4.使用化学工作站以计时电流法对丝网印刷碳电极表面清洗30分钟。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丝印生物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将苯胺置于0.2mmol/l的HCl溶液中,形成0.4mmol/l的苯胺溶液。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丝印生物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采用的恒定电流大小为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七四专利代理机构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可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