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扬声器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6698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扬声器模组,包括壳体、安装于壳体的容纳腔内的扬声器单体以及散热支架;散热支架包括本体部,本体部的一部分安装于容纳腔内,另一部分延伸至壳体外侧,本体部位于壳体外侧的一端设置有沿扬声器模组厚度方向向上弯折延伸的延伸部,且延伸部与扬声器模组外界的散热零件抵接;本体部设置有第一冷却通道,第一冷却通道绕设于扬声器单体周围,延伸部设置有与第一冷却通道连通的第二冷却通道,扬声器单体震动所产生的热量能够传递至散热支架,并经由第一冷却通道及第二冷却通道内的冷却液传递至外界,且第一冷却通道内的高温冷却液在压强差的作用下由流向第二冷却通道,从而实现冷却液的循环流动,使得散热支架具有较高的散热效率。架具有较高的散热效率。架具有较高的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扬声器模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扬声器
,尤其涉及一种扬声器模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的扬声器模组包括安装于容纳腔的扬声器单体以及绕设于扬声器单体周围的散热支架,当扬声器单体工作振动时,扬声器单体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支架传递至容纳腔内的空气进行散热,但这种散热方式导致扬声器模组的散热效率差,存在容纳腔温度过高导致扬声器单体损坏的风险。
[000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散热效率高的扬声器模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效率高的扬声器模组。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扬声器模组包括壳体、安装于壳体的容纳腔内的扬声器单体以及散热支架;散热支架包括本体部,本体部的一部分安装于容纳腔内,本体部的另一部分延伸至壳体外侧,本体部为于壳体外侧的一端设置有沿扬声器模组厚度方向向上弯折延伸的延伸部,且延伸部与扬声器模组外界的散热零件抵接;本体部设置有第一冷却通道,第一冷却通道绕设于扬声器单体周围,延伸部设置有与第一冷却通道连通的第二冷却通道,第二冷却通道向远离扬声器单体的方向延伸,且第一冷却通道和第二冷却通道内填充有冷却液。
[000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冷却通道的轴线所在平面为第一平面,第二冷却通道的轴线所在平面为第二平面,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存在预设夹角。
[000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冷却通道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能够连通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第三通道;
[0008]第二冷却通道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四通道,沿第三方向延伸的能够连通第四通道与第二通道的第五通道,能够连通第一通道与第四通道的第六通道;
[0009]第一方向与第三方向垂直。
[001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六通道的内径尺寸小于第五通道的内径尺寸。
[001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通道的一端设置有沿第一方向向靠近第二通道的方向延伸的第一弯折通道,以及沿第二方向延伸的能够连通第一弯折通道与第六通道的第二弯折通道;
[0012]第二通道的一端设置有沿第一方向向靠近第一通道的方向延伸的第三弯折通道,以及沿第二方向延伸的能够连通第三弯折通道与第五通道的第四弯折通道;
[0013]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和第三方向均垂直。
[001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散热支架设置有沿第二方向贯通散热支架的侧壁的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二冷却通道围成的空间内。
[001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散热支架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上支架包括第一本体和第
一延伸部,下支架包括第二本体和第二延伸部;
[0016]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沿第三方向层叠设置,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沿第二方向层叠设置。
[001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本体设置有第一槽道,第一延伸部设置有第二槽道,第二本体设置有第三槽道,第二延伸部设置有第四槽道;
[0018]上支架与下支架连接后,第一槽道与第三槽道围成第一冷却通道,第二槽道与第四槽道围成第二冷却通道。
[001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支架设置有安装孔,下支架设置有安装槽,安装孔与安装槽的位置相对,且扬声器单体的一部分伸入安装孔并与安装槽的底壁抵接;
[0020]安装槽的底壁设置有第二通孔,扬声器单体的一部分通过第二通孔裸露在容纳腔内。
[002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散热支架的材质为金属。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散热支架内部设置有用于容纳冷却液的绕设在扬声器单体周围的第一冷却通道以及用于容纳冷却液的与中框抵接的第二冷却通道,扬声器单体震动所产生的热量能够传递至散热支架,并经由第一冷却通道及第二冷却通道内的冷却液传递至外界,且第一冷却通道内的高温冷却液在压强差的作用下由流向第二冷却通道,从而实现冷却液的循环流动,进而提升了散热支架的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扬声器模组在一种实施例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图1的爆炸图;
[0025]图3为图1中沿A

A线的剖视图;
[0026]图4为图1中拆除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图1中沿B

B线的剖视图;
[0028]图6为图2中上支架的仰视图;
[0029]图7为图2中下支架的俯视图;
[0030]图8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扬声器模组中第一冷却通道和第二冷却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0031]附图标记:
[0032]1‑
壳体;
[0033]11

容纳腔;
[0034]12

上盖;
[0035]121

开口;
[0036]13

底座;
[0037]2‑
扬声器单体;
[0038]3‑
散热支架;
[0039]31

本体部;
[0040]311

第一冷却通道;
[0041]311a

第一通道;
[0042]311a1

第一弯折通道;
[0043]311a2

第二弯折通道;
[0044]311a3

第五弯折通道;
[0045]311b

第二通道;
[0046]311b1

第三弯折通道;
[0047]311b2

第四弯折通道;
[0048]311c

第三通道;
[0049]32

延伸部;
[0050]321

第二冷却通道;
[0051]321a

第四通道;
[0052]321b

第五通道;
[0053]321c

第六通道;
[0054]33

上支架;
[0055]331

第一本体;
[0056]331a

第一槽道;
[0057]332

第一延伸部;
[0058]332a

第二槽道;
[0059]333

安装孔;
[0060]334

安装部;
[0061]34

下支架;
[0062]341

第二本体;
[0063]341a

第三槽道;
[0064]342

第二延伸部;
[0065]342a

第四槽道;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模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置有容纳腔;扬声器单体,所述扬声器单体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散热支架,所述散热支架包括本体部,所述本体部的一部分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本体部的另一部分延伸至所述壳体外侧,所述本体部位于所述壳体外侧的一端设置有沿所述扬声器模组厚度方向向上弯折延伸的延伸部,且所述延伸部与所述扬声器模组外界的散热零件抵接;所述本体部设置有第一冷却通道,所述第一冷却通道绕设于所述扬声器单体周围,所述延伸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冷却通道连通的第二冷却通道,所述第二冷却通道沿所述扬声器模组的厚度方向向远离所述扬声器单体的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冷却通道和所述第二冷却通道内填充有冷却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通道的轴线所在平面为第一平面,所述第二冷却通道的轴线所在平面为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存在预设夹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通道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能够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的第三通道;所述第二冷却通道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四通道,沿第三方向延伸的能够连通所述第四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的第五通道,能够连通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四通道的第六通道;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三方向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通道的内径尺寸小于所述第五通道的内径尺寸。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的一端设置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向靠近所述第二通道的方向延伸的第一弯折通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树文葛振凡
申请(专利权)人: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