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射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76532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9:14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反射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该显示模组,至少包括:基板;设置在基板一侧表面上的驱动功能层;设置在驱动功能层远离基板一侧表面的反射层;反射层至少包括:设置在驱动功能层远离基板一侧表面的第一折射层;设置在第一折射层远离驱动功能层一侧表面的第二折射层,第二折射层的折射率大于第一折射层的折射率;设置在第二折射层远离第一折射层一侧表面的荧光转换层,荧光转换层具有多个发光区域,每个发光区域内设置有用于发出发光区域对应的像素显示区域颜色的光线的荧光材料。本公开利用两个具有不同折射率的折射层配合荧光材料实现环境光与彩光之间的转换和反射,使反射显示模组具有更高的色域,达到彩色显示的目的。显示的目的。显示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射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公开涉及反射显示
,特别涉及一种反射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反射显示类产品近年来应用场景越来越广,例如E

ink、电子纸、以及利用金属高反射率制备的常规反射显示器件等,但是目前的反射类显示产品通常只能显示黑色、白色以及不同灰阶的灰色,无法进行彩色显示,同时其显示亮度对视角的依赖性很大,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射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反射类显示产品无法进行彩色显示,显示亮度对视角的依赖性大的问题。
[0004]本公开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反射显示模组,至少包括:基板;设置在基板一侧表面上的驱动功能层;设置在所述驱动功能层远离所述基板一侧表面的反射层;其中,所述反射层至少包括:设置在所述驱动功能层远离所述基板一侧表面的第一折射层;设置在所述第一折射层远离所述驱动功能层一侧表面的第二折射层,所述第二折射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一折射层的折射率;设置在所述第二折射层远离所述第一折射层一侧表面的荧光转换层,所述荧光转换层具有多个发光区域,每个所述发光区域均对应一个像素显示区域,每个所述发光区域内设置有用于发出所述发光区域对应的像素显示区域颜色的光线的荧光材料。
[000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折射层远离所述驱动功能层一侧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凹陷结构,所有所述凹陷结构的凹陷程度相同;所述第二折射层设置在所述凹陷结构内并覆盖所述凹陷结构远离所述驱动功能层一侧的表面;所述凹陷结构内填充有所述荧光材料以形成所述荧光转换层。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折射层靠近所述荧光转换层的一侧表面经过粗糙处理。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折射层和所述荧光转换层之间的表面粗糙处理膜层,所述表面粗糙处理膜层与所述第二折射层由相同材料制成,并且所述表面粗糙处理膜层靠近所述荧光转换层的一侧表面经过粗糙处理。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像素显示区域的颜色至少包括红色、绿色和蓝色;与绿色像素显示区域对应的所述凹陷结构中填充的所述荧光材料为第一荧光材料,所述第一荧光材料在吸收环境光之后发出绿色光线;与红色像素显示区域对应的所述凹陷结构中填充的所述荧光材料为第二荧光材料,所述第二荧光材料在吸收环境光之后发出红色光线;与蓝色像素显示区域对应的所述凹陷结构中不填充荧光材料。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与蓝色像素显示区域对应的所述凹陷结构中填充有散射粒子材料。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驱动功能层和所述第一折射层之间的平坦层。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荧光转换层远离所述第二折射层一侧表面的保护层和像素电极层。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彩色遮光盖板,所述彩色遮光盖板与所述像素电极层相对设置,并且在所述彩色遮光盖板与所述像素电极层之间填充液晶。
[0013]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如上述的反射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包括:在基板一侧制作驱动功能层;在所述驱动功能层远离所述基板一侧表面制作第一折射层;在所述第一折射层远离所述驱动功能层一侧表面制作第二折射层,所述第二折射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一折射层的折射率;在所述第二折射层远离所述第一折射层一侧表面制作荧光转换层,所述荧光转换层具有多个发光区域,每个所述发光区域均对应一个像素显示区域,每个所述发光区域内设置有用于发出所述发光区域对应的像素显示区域颜色的光线的荧光材料。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驱动功能层远离所述基板一侧表面制作第一折射层之后,还包括:通过纳米压印在所述第一折射层表面形成均匀分布的多个凹陷结构;在所述凹陷结构内制作所述第二折射层和所述荧光转换层。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凹陷结构内制作所述第二折射层,包括:通过气相沉积在所述凹陷结构内制作所述第二折射层;通过干刻方式对所述第二折射层远离所述第一折射层的一侧表面进行粗糙处理。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折射层远离所述第一折射层一侧表面制作荧光转换层之后,还包括:在所述荧光转换层远离所述第二折射层一侧表面制作保护层和像素电极层。
[0017]本公开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两个具有不同折射率的折射层配合荧光材料实现环境光与彩光之间的转换和反射,使反射显示模组具有更高的色域,达到彩色显示的目的,并且利用荧光材料类自然光的发光效果,使彩色光线的出光角度更广,降低其亮度对视角依赖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公开第一实施例中反射显示模组的层级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公开第一实施例中第一种荧光材料在自然光下的吸收光谱;
[0021]图3为本公开第一实施例中第二种荧光材料在自然光下的吸收光谱;
[0022]图4为本公开第一实施例中荧光材料出射的红光与自然光中红光之间中心波长的强度对比情况;
[0023]图5为本公开第一实施例中反射显示模组的另一种层级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公开第二实施例中反射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0025]图7为本公开第二实施例中反射显示模组的另一种层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此处参考附图描述本公开的各种方案以及特征。
[0027]应理解的是,可以对此处申请的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因此,上述说明书不应该视为限制,而仅是作为实施例的范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想到在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内的其他修改。
[0028]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与上面给出的对本公开的大致描述以及下面给出的对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0029]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给定为非限制性实例的实施例的优选形式的描述,本公开的这些和其它特性将会变得显而易见。
[0030]还应当理解,尽管已经参照一些具体实例对本公开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确定地实现本公开的很多其它等效形式,它们具有如权利要求的特征并因此都位于借此所限定的保护范围内。
[0031]当结合附图时,鉴于以下详细说明,本公开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为显而易见。
[0032]此后参照附图描述本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所申请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的实例,其可采用多种方式实施。熟知和/或重复的功能和结构并未详细描述以避免不必要或多余的细节使得本公开模糊不清。因此,本文所申请的具体的结构性和功能性细节并非意在限定,而是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基板;设置在基板一侧表面上的驱动功能层;设置在所述驱动功能层远离所述基板一侧表面的反射层;其中,所述反射层至少包括:设置在所述驱动功能层远离所述基板一侧表面的第一折射层;设置在所述第一折射层远离所述驱动功能层一侧表面的第二折射层,所述第二折射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一折射层的折射率;设置在所述第二折射层远离所述第一折射层一侧表面的荧光转换层,所述荧光转换层具有多个发光区域,每个所述发光区域均对应一个像素显示区域,每个所述发光区域内设置有用于发出所述发光区域对应的像素显示区域颜色的光线的荧光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射层远离所述驱动功能层一侧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凹陷结构,所有所述凹陷结构的凹陷程度相同;所述第二折射层设置在所述凹陷结构内并覆盖所述凹陷结构远离所述驱动功能层一侧的表面;所述凹陷结构内填充有所述荧光材料以形成所述荧光转换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射层靠近所述荧光转换层的一侧表面经过粗糙处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折射层和所述荧光转换层之间的表面粗糙处理膜层,所述表面粗糙处理膜层与所述第二折射层由相同材料制成,并且所述表面粗糙处理膜层靠近所述荧光转换层的一侧表面经过粗糙处理。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显示区域的颜色至少包括红色、绿色和蓝色;与绿色像素显示区域对应的所述凹陷结构中填充的所述荧光材料为第一荧光材料,所述第一荧光材料在吸收环境光之后发出绿色光线;与红色像素显示区域对应的所述凹陷结构中填充的所述荧光材料为第二荧光材料,所述第二荧光材料在吸收环境光之后发出红色光线;与蓝色像素显示区域对应的所述凹陷结构中不填充荧光材料。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与蓝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勇张宜驰岳阳李翔徐传祥舒适谢丹李少辉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