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乙烯与
α
‑
烯烃气相共聚合评价试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乙烯与α
‑
烯烃气相共聚合评价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据龙朴咨询对聚烯烃产业数据统计,2019年,中国聚乙烯表观消费量达3432万吨,国内聚乙烯产量为1765万吨,聚乙烯进口量为1667万吨,聚乙烯的自给率为56%。2020年,我国计划新增聚乙烯产能410万吨。在目前的聚乙烯生产工艺技术中,较为常见的就是气相法工艺。气相法是指聚合单体气体在流化床反应器或搅拌床反应器中直接聚合生成固体聚乙烯。气相法不需要溶剂,因此不需要分离回收溶剂。气相法具有流程短、装置占地面积小、设备投资低、操作条件温和、生产单耗和环境污染小等优点。而且在聚合过程中,气相法不受聚合单体和聚合物在稀释剂中的溶解度及溶液粘度的限制,允许生产性能范围十分宽广的PE产品,其中熔体流动速率(MFR)范围为小于0.01g/10min或大于100g/10min,密度范围为0.910
‑
0.965g/cm3。鉴于气相法聚乙烯生产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乙烯与α
‑
烯烃气相共聚合评价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相聚合反应釜(1)和气体循环压缩机(2);所述气相聚合反应釜(1)内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一搅拌轴和组合搅拌桨,所述搅拌轴的上端为循环气入口;所述气相聚合釜上部设有气体进料口(6)、放空及抽真空口(7)、催化剂进料口(8)、种子床进料口(9)、压力检测口(10)、温度检测口(12)和循环气出口(13);所述气相聚合反应釜的外部设有温度控制系统(14);所述气体循环压缩机(2)的出口与所述搅拌轴的上端的循环气入口连接,所述气体循环压缩机的入口通过一气体压缩循环装置与所述循环气出口(13)连接,所述气体压缩循环装置包括:气体循环压缩机(2)、混合器(17)、过滤器(15)以及换热器(16),所述混合器(17)、换热器(16)安装在所述气体循环压缩机(2)的两端,其中所述混合器(17)靠近所述循环气出口(13),所述过滤器(15)与所述循环气入口连接,所述过滤器(15)与所述混合器(17)之间的管线上设有共聚单体α
‑
烯烃进料口(18)。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烯与α
‑
烯烃气相共聚合评价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相聚合反应釜的底部为“凸”形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烯与α
‑
烯烃气相共聚合评价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搅拌桨(3)为旋桨式搅拌桨、涡轮式搅拌桨、桨式搅拌桨、推进式搅拌桨、螺带式搅拌桨、折叶式搅拌桨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烯与α
‑
烯烃气相共聚合评价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沿着轴向方向设有一气体通道,所述循环气入口与所述气体通道连通,经所述气体循环压缩机增压的气体从循环气入口经所述气体通道进入气相聚合反应釜的底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烯与α
‑
烯烃气相共聚合评价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还设有一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位于所述搅拌轴的上端,所述搅拌装置的搅拌转速范围为0
‑
1000r/min。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烯与α
‑
烯烃气相共聚合评价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系统(14)包括反应釜的夹套和盘管:所述夹套套设在所述气相聚合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增辉,高宇新,宋磊,付义,张明强,张瑞,杨国兴,任鹤,闫义彬,王玉如,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