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避免热桥产生的跨保温层固定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5954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对热、声或噪音的隔绝、吸收或反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避免热桥产生的跨保温层固定节点,包括跨保温层连接件;跨保温层连接件靠近围护本体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与围护本体的外表面平行的端板,端板与围护本体之间填充有断热桥垫块,锚栓穿透端板与断热桥垫块后插入到围护本体中;跨保温层连接件穿出外围护保温层的开口处设置有用于封堵跨保温层连接件周边空隙的封口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断热桥垫块隔开围护本体与端板,将埋板与围护本体接触的“面热桥”转换为锚栓与围护本体接触的“点热桥”,从而显著减少了沿跨保温层连接件进行的热传导。通过堵死跨保温层连接件周边的缝隙,从而进一步避免热量/冷量损失。从而进一步避免热量/冷量损失。从而进一步避免热量/冷量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避免热桥产生的跨保温层固定节点


[0001]本技术涉及对热、声或噪音的隔绝、吸收或反射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避免热桥产生的跨保温层固定节点。

技术介绍

[0002]住建在使用过程中的能耗,绝大部分为采暖制冷的能耗,也即维持建筑内部的温度的能耗。采用技术手段减少建筑的热量/冷量损失,可极大减少建筑采暖制冷的能耗。由此而诞生了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
[0003]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也即以年为计算期,以终端用能形式作为衡量指标,新建建筑采暖供冷能耗比按照节能标准建造的建筑节能70%以上的建筑(住宅按照65%节能率,公共建筑按照50%节能率作为提升的基数)。
[0004]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中,隔热主要依赖建筑外围的保温层,但包括空调、建筑幕墙在内的一系列外围构件的连接件都需要穿透保温层,这些跨保温层的连接件是金属材质,热导率明显大于周围的保温层,热量会集中从热桥部位快速传递,也即形成了“热桥”。同时,跨保温层连接件与保温层无法紧密贴合,二者之间存在缝隙,风会沿着缝隙吹到建筑围护本体上带走热量/冷量。
[0005]对于常规的建筑而言,这部分热桥造成的影响一般不予考虑;但对于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而言,这部分热桥不可忽视,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这些连接节点无热桥。无热桥概念参考PHI的定义,即当线性热桥系数不大于0.01 W/(mK)时,可认为已经实现了无热桥设计,计算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时可以将该热桥部位的影响忽略不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可避免热桥产生的跨保温层固定节点。
[0007]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跨保温层固定节点处会产生热桥,会导致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保温能力不能达标。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避免热桥产生的跨保温层固定节点,设置在超低能耗建筑的外围护结构外侧,包括穿透外围护保温层后通过锚栓锚固在围护本体上的跨保温层连接件;所述跨保温层连接件靠近围护本体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与围护本体的外表面平行的端板,所述端板与围护本体之间填充有断热桥垫块,所述锚栓穿透端板与断热桥垫块后插入到围护本体中;
[0009]所述跨保温层连接件穿出外围护保温层的开口处设置有用于封堵跨保温层连接件周边空隙的封口垫。
[0010]进一步,所述跨保温层连接件为幕墙龙骨或空调支架、且围护本体为建筑外墙时,所述封口垫在跨保温层连接件周边空隙中自内而外依次为预压膨胀密封带和硅酮密封胶。
[0011]进一步,所述断热桥垫块为硬质聚氨酯垫块,所述断热桥垫块与围护本体之间填充有用于避免断热桥垫块压坏围护本体的分散板,所述分散板为贴附在围护本体上的素灰
板。
[0012]进一步,所述围护本体为屋盖、且跨保温层连接件为太阳能集热板支架的支腿时,所述断热桥垫块为半埋在围护本体中的防腐木块,所述封口垫为防水卷材,所述防水卷材与屋面防水层一体成型、绕跨保温层连接件一周设置、并与跨保温层连接件胶接连接。
[0013]进一步,所述跨保温层连接件为雨水管支架、且围护本体为建筑外墙时,所述封口垫为塞堵在跨保温层连接件周边空隙中的硅酮密封胶,所述断热桥垫块为硬质聚氨酯垫块。
[0014]进一步,所述围护本体为屋盖、且围护本体上方设置有屋面瓦时,所述屋面瓦通过顺水条和挂瓦条安装在屋盖上方、且屋盖与屋面瓦之间留有间距,所述跨保温层连接件为用于支撑顺水条的角钢,所述角钢上端锚固在顺水条上、且角钢与顺水条连接处包裹有岩棉;所述断热桥垫块的材质为防腐木或仿木。
[0015]进一步,所述跨保温层连接件、端板、以及锚栓的材质均为不锈钢。
[0016]本技术一种可避免热桥产生的跨保温层固定节点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中,通过断热桥垫块隔开围护本体与端板,将埋板与围护本体接触的“面热桥”转换为锚栓与围护本体接触的“点热桥”,从而显著减少了通过热传导沿跨保温层连接件流失的热量/冷量;通过堵死跨保温层连接件周边的缝隙,避免风沿着缝隙吹到建筑围护本体上带走热量/冷量,从而进一步避免热量/冷量损失。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跨保温层连接件为幕墙龙骨或空调支架、且围护本体为建筑外墙时,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围护本体为屋盖、且跨保温层连接件为太阳能集热板支架的支腿时,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跨保温层连接件为雨水管支架、且围护本体为建筑外墙时,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围护本体为屋盖、且围护本体上方设置有屋面瓦时,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其中,1

围护本体,2

外围护保温层,3

跨保温层连接件,31

端板,4

断热桥垫块,5

封口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一种可避免热桥产生的跨保温层固定节点,设置在超低能耗建筑的外围护结构外侧,包括穿透外围护保温层2后通过锚栓锚固在围护本体1上的跨保温层连接件3;跨保温层连接件3靠近围护本体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与围护本体1的外表面平行的端板31,端板31与围护本体1之间填充有断热桥垫块4,锚栓穿透端板31与断热桥垫块4后插入到围护本体1中;这里的锚栓,可以是膨胀螺栓、化学锚栓、预埋螺栓,随实际情况自行选用。
[0024]跨保温层连接件3穿出外围护保温层2的开口处设置有用于封堵跨保温层连接件3周边空隙的封口垫5,以免风吹透保温层。
[0025]如图1所示,跨保温层连接件3为幕墙龙骨或空调支架、且围护本体1为建筑外墙时,封口垫5在跨保温层连接件3周边空隙中自内而外依次为预压膨胀密封带和硅酮密封胶。
[0026]断热桥垫块4为硬质聚氨酯垫块,断热桥垫块4与围护本体1之间填充有用于避免断热桥垫块4压坏围护本体1的分散板,分散板为贴附在围护本体1上的素灰板,刷在围护本体1上,用于避免压坏维护本体上的防水层。
[0027]这里的硬质聚氨酯垫块,属于建筑装修时用的一种垫块,经常用于建筑幕墙装修。由于其导热系数小,导热系数≤0.056W/m
·
k,本申请中将其转用来作为断热桥垫块4,就无需额外准备,而是可以直接使用幕墙施工时准备的垫块。类似地,这里采用硅酮密封胶作为封口垫5,同样是直接借用建筑幕墙或者是空调施工时所需要用的物料,以免增加备料的成本。
[0028]如图2所示,围护本体1为屋盖、且跨保温层连接件3为太阳能集热板支架的支腿时,断热桥垫块4为半埋在围护本体1中的防腐木块,封口垫5为防水卷材,防水卷材与屋面防水层一体成型、绕跨保温层连接件3一周设置、并与跨保温层连接件3胶接连接。
[0029]这里不单独设置封口垫5,而是把屋面防水层的防水卷材翻到跨保温层连接件3上,包住跨保温层连接件3,不仅封口效果好,而且无需增加备料成本。
[0030]太阳能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避免热桥产生的跨保温层固定节点,设置在超低能耗建筑的外围护结构外侧,包括穿透外围护保温层(2)后通过锚栓锚固在围护本体(1)上的跨保温层连接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跨保温层连接件(3)靠近围护本体(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与围护本体(1)的外表面平行的端板(31),所述端板(31)与围护本体(1)之间填充有断热桥垫块(4),所述锚栓穿透端板(31)与断热桥垫块(4)后插入到围护本体(1)中;所述跨保温层连接件(3)穿出外围护保温层(2)的开口处设置有用于封堵跨保温层连接件(3)周边空隙的封口垫(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避免热桥产生的跨保温层固定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跨保温层连接件(3)为幕墙龙骨或空调支架、且围护本体(1)为建筑外墙时,所述封口垫(5)在跨保温层连接件(3)周边空隙中自内而外依次为预压膨胀密封带和硅酮密封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避免热桥产生的跨保温层固定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断热桥垫块(4)为硬质聚氨酯垫块,所述断热桥垫块(4)与围护本体(1)之间填充有用于避免断热桥垫块(4)压坏围护本体(1)的分散板,所述分散板为贴附在围护本体(1)上的素灰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避免热桥产生的跨保温层固定节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振兴张博昊孙鸿志张思乔代智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建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