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燃易爆区域作业人员在进入前进行静电释放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5885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静电释放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易燃易爆区域作业人员在进入前进行静电释放的装置,包括锁扣组件,其包括门板、锁体、内插槽转筒、压簧、插杆、齿轮、锁舌、齿板与弹簧,所述锁体固定连接在门板的前侧,所述内插槽转筒转动连接在锁体的内壁,所述压簧的一端与内插槽转筒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压簧的另一端与插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插杆活动插接在内插槽转筒的内壁,所述齿轮固定套接在内插槽转筒的侧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当操作员打开门板时每次都需要按动插杆移动,进而通过插杆将静电导入内插槽转筒内并通过导电环与导电线导入静电释放器内,从而减少操作员携带静电进入危险区域内并造成爆炸事故的可能。险区域内并造成爆炸事故的可能。险区域内并造成爆炸事故的可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燃易爆区域作业人员在进入前进行静电释放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静电释放装置
,特别是一种易燃易爆区域作业人员在进入前进行静电释放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为防静电可能产生的火花,需对进入油库,氢库,天然气调压站等爆炸危险区域的入口处设置静电释放器。在进入这些场所之前人体应抚摸此扶手以消除人体静电,避免因人体静电而引发的火灾爆炸事故。
[0003]虽然安全作业规程上明确规定,进入易燃易爆区域之前,必须抚摸释放器以释放人体静电,但实际操作中总有人忽略这个流程,从而容易直接携带静电进入危险区域内,进而容易因为静电火花造成爆炸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05]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一种易燃易爆区域作业人员在进入前进行静电释放的装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
[0006]因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如何提供一种易燃易爆区域作业人员在进入前进行静电释放的装置。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易燃易爆区域作业人员在进入前进行静电释放的装置,包括,
[0008]锁扣组件,其包括门板、锁体、内插槽转筒、压簧、插杆、齿轮、锁舌、齿板与弹簧,所述锁体固定连接在门板的前侧,所述内插槽转筒转动连接在锁体的内壁,所述压簧的一端与内插槽转筒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压簧的另一端与插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插杆活动插接在内插槽转筒的内壁,所述齿轮固定套接在内插槽转筒的侧面,所述锁舌活动插接在锁体的侧面,所述齿板设置在锁舌的顶面,所述齿板与齿轮啮合,所述锁舌的侧面与锁体的内壁通过弹簧活动连接;
[0009]静电释放组件,其包括导电环、导电线与静电释放器,所述导电环设置在锁体的内壁,所述导电环的内壁与内插槽转筒的外侧贴合,所述导电线的一端贯穿锁体并与导电环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导电线的另一端与静电释放器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静电释放器设置在门板的侧面。通过插杆将静电导入内插槽转筒内并通过导电环与导电线导入静电释放器内,从而减少操作员携带静电进入危险区域内并造成爆炸事故的可能。
[0010]作为本技术所述易燃易爆区域作业人员在进入前进行静电释放的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内插槽转筒与插杆均为铜制金属件,所述内插槽转筒内壁的形状为
十字形。铜制金属件具有较好的导电线,进而便于对人体附着的静电进行输送,从而减少操作员不消除自身静电直接进入危险区域的可能。
[0011]作为本技术所述易燃易爆区域作业人员在进入前进行静电释放的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插杆由T形杆与四个半圆柱,四个所述半圆柱等距离呈环状分布在T形杆的侧面,所述半圆柱的侧面与内插槽转筒的内壁活动插接。通过四个半圆柱与内插槽转筒配合促使操作员旋转插杆时内插槽转筒能够一同旋转,进而促使内插槽转筒带动齿轮旋转并促使齿板带动锁舌移动。
[0012]作为本技术所述易燃易爆区域作业人员在进入前进行静电释放的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插杆的前端开设有扣槽,所述扣槽的内壁粘接有防滑棉。通过扣槽便于操作员对插杆进行转动,通过防滑棉便于增加扣槽内壁的摩擦力进行防滑。
[0013]作为本技术所述易燃易爆区域作业人员在进入前进行静电释放的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齿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齿轮均与齿板啮合,且两个齿轮关于内插槽转筒对称。通过齿板与齿轮配合促使内插槽转筒在旋转时锁舌收缩进锁体内。
[0014]作为本技术所述易燃易爆区域作业人员在进入前进行静电释放的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导电环为不锈钢圆环,所述导电环的侧面与齿轮的侧面滑动连接。不锈钢圆环具有导电性,进而促使其对内插槽转筒内的静电进行输送。
[0015]作为本技术所述易燃易爆区域作业人员在进入前进行静电释放的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锁舌右端前侧的棱做圆角处理,所述锁舌的长度是齿板长度的两倍。通过圆角处理便于促使门板闭合时锁舌自动收纳进锁体内,然后通过弹簧促使锁舌复位并将门板再次锁定,因此操作员每次进入危险区域都需要手动进行开门。
[0016]作为本技术所述易燃易爆区域作业人员在进入前进行静电释放的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导电线为铜线,通过铜线便于将导电环内的静电导入静电消除器内进行消除,从而对操作员身体上附带的静电进行消除。
[0017]本技术有益效果为:1、当操作员打开门板时每次都需要按动插杆移动,进而通过插杆将静电导入内插槽转筒内并通过导电环与导电线导入静电释放器内,从而减少操作员携带静电进入危险区域内并造成爆炸事故的可能;
[0018]2、通过推动插杆移动并促使其插入内插槽转筒内,然后旋转插杆促使内插槽转筒带动过齿轮旋转并促使齿板带动锁舌移动,进而促使锁舌收缩至锁体内部,从而便于操作员将门板打开。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局部立体展开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局部立体展开结构剖面图。
[0023]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4]100、锁扣组件;101、门板;102、锁体;103、内插槽转筒;104、压簧;105、插杆;105a、T形杆;105b、半圆柱;105c、扣槽;106、齿轮;107、锁舌;108、齿板;109、弹簧;
[0025]200、静电释放组件;201、导电环;202、导电线;203、静电释放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27]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8]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技术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0029]实施例1
[0030]参照图1~图3,一种易燃易爆区域作业人员在进入前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燃易爆区域作业人员在进入前进行静电释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锁扣组件(100),其包括门板(101)、锁体(102)、内插槽转筒(103)、压簧(104)、插杆(105)、齿轮(106)、锁舌(107)、齿板(108)与弹簧(109),所述锁体(102)固定连接在门板(101)的前侧,所述内插槽转筒(103)转动连接在锁体(102)的内壁,所述压簧(104)的一端与内插槽转筒(103)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压簧(104)的另一端与插杆(105)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插杆(105)活动插接在内插槽转筒(103)的内壁,所述齿轮(106)固定套接在内插槽转筒(103)的侧面,所述锁舌(107)活动插接在锁体(102)的侧面,所述齿板(108)设置在锁舌(107)的顶面,所述齿板(108)与齿轮(106)啮合,所述锁舌(107)的侧面与锁体(102)的内壁通过弹簧(109)活动连接;静电释放组件(200),其包括导电环(201)、导电线(202)与静电释放器(203),所述导电环(201)设置在锁体(102)的内壁,所述导电环(201)的内壁与内插槽转筒(103)的外侧贴合,所述导电线(202)的一端贯穿锁体(102)并与导电环(20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导电线(202)的另一端与静电释放器(203)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静电释放器(203)设置在门板(101)的侧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燃易爆区域作业人员在进入前进行静电释放的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家兴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河南中原燃气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