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道和塔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5610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家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道和塔扇,其中所述塔扇包括一风道和一风轮,其中所述风轮被容置于所述风道内,其中所述风道包括一壳体、一蜗壳和一蜗舌,其中所述壳体被开设具有一进风口和一出风口,其中所述壳体具有一风轮安装空间,所述风轮安装空间为该风轮被容置于所述风道时所占用的空间,其中所述蜗壳和所述蜗舌被相对地设置于所述出风口的两侧,其中所述蜗壳包括一收风口,其中所述收风口自所述蜗壳的靠近所述进风口的一侧以逐渐靠近所述风轮安装空间的方式朝所述出风口的方向延伸,以形成对气流流入所述风道时的束流,增加气流于所述风道的运动势能。增加气流于所述风道的运动势能。增加气流于所述风道的运动势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道和塔扇


[0001]本技术涉及家电
,尤其涉及一种风道和塔扇。

技术介绍

[0002]塔扇,因其形态纤细而挺拔,酷似一座大厦而又被称作大厦扇,其根据气流学原理,通过贯流风机转动造成风压而产生离心式风力,并经内部的导流结构传送风力,由于塔扇的送风均匀柔和,非常接近于自然风,因此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然而,现有的塔扇在使用时经常会产生异常的噪音,噪音大而影响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0003]现有的塔扇的风道系统包括蜗壳和被设置于该蜗壳内的贯流叶轮,其中该蜗壳被开设具有一进风口和一出风口,该蜗壳形成供空气流通的蜗形通道,在该贯流叶轮转动的状态下,空气自该进风口进入该蜗壳内并沿该蜗形通道流通而自该出风口被送出,因此该蜗壳的形态直接影响了空气于该蜗形通道的流通,不合理的形态则导致现有的塔扇出现噪音大、空气流动不畅、风压不足等问题。
[0004]具体在塔扇工作的过程中,空气自该进风口进入后,经该贯流叶轮并沿该贯流叶轮的切向方向甩出,空气撞击该蜗壳而被该蜗壳束流和导流,当该蜗壳的形态设计不合理时,空气难以被顺利导流至该出风口而自出风口被送出,而会于该蜗壳内回流,当空气回流至该进风口处时会有新进入该蜗壳的空气形成涡流,产生噪音,同时由于空气回流,导致被送出该出风口的空气少,使得现有的塔扇普遍存在送风量不足的问题。并且,空气因撞击该蜗壳而被该蜗壳束流和导流,当该蜗壳与该贯流叶轮的距离过近时,空气被该贯流叶轮甩出时便迅速撞击该蜗壳,此时风压大,但相应的噪声也会增加,而当该蜗壳与该贯流叶轮的距离过远时,则会导致塔扇的风压小,气流量减小,换句话说,现有的塔扇难以合理地控制风压和噪声。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风道和一塔扇,其中所述塔扇的风道系统能够合理引导空气的流动,以使空气于风道中的流动顺畅,有利于提高所述塔扇的送风量和减小所述塔扇的工作噪声。
[0006]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风道和一塔扇,其中所述塔扇包括一风道和一风轮,其中所述风道具有能够容置所述风轮的一风轮安装空间,以适用于安装所述风轮,其中所述风道被设置具有一进风口和一出风口,以在所述风轮于所述风轮安装空间转动的状态,气流自所述进风口流入所述风道,并被引导至所述出风口流出,以形成所述塔扇的送风过程。
[0007]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风道和一塔扇,其中所述风道能够形成对气流的引导,从而能够保持气流能够顺畅地于所述出风口被送出,并保证所述塔扇的送风量,避免气流于所述风道中反复回流和于所述风道中产生涡流而造成所述塔扇产生异常噪声。
[0008]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风道和一塔扇,其中所述风道能够形成对气流
势能的收集,从而能够保证于所述出风口被送出的气流的风压,保证所述塔扇的送风量。
[0009]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风道和一塔扇,其中所述风轮为圆柱形,对应所述风轮安装空间为直圆柱,其中所述风道包括一蜗舌,其中所述蜗舌被设置于所述出风口的一侧,所述蜗舌具有一弧面部,所述弧面部为一蜗舌圆柱体的部分侧面,从而使得所述蜗舌能够于所述风道中基于其形态形成对气流的引导,保证气流于所述风道的流动畅通。
[0010]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风道和一塔扇,其中所述风轮安装空间的底面直径为R1,其中所述蜗舌圆柱体的底面直径大于所述风轮安装空间的底面直径,其中所述蜗舌圆柱体的底面半径为R2,其中R2大于等于R1/10小于等于R1/9,如此以保证所述蜗舌对气流的导流效果,并有利于减小气流在运动过程中对所述蜗舌的撞击拍打,对应有利于减小所述塔扇的噪声。
[0011]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风道和一塔扇,其中所述风道包括一蜗壳,其中所述蜗壳与所述蜗舌被相对地设置于所述出风口的两侧,以与所述蜗舌配合形成对气流的引导,其中在所述塔扇工作的状态下,气流自所述进风口流入,因所述风轮的转动而被引流自所述风轮的切向方向甩出,进而撞击所述蜗壳而被所述蜗壳束流和引导至所述出风口,并因所述蜗舌的引导而自所述出风口被送出,如此以使得气流于所述风道能够顺畅流通,保证所述塔扇的送风量和减小所述塔扇的工作噪声。
[0012]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风道和一塔扇,其中所述蜗舌的所述弧面部与所述风轮安装空间之间的最小距离为D1,D1大于等于3mm小于等于6mm,以使所述蜗舌和所述风轮之间保持合理的间隙,从而避免所述蜗舌过于靠近所述风轮而造成所述塔扇的噪声过大,和避免所述蜗舌与所述风轮的间隙过大而弱化所述蜗舌对气流的引导强度,保证所述塔扇的风压,保证所述塔扇能够具有良好的风力强度,同时所述蜗舌和所述风轮之间保持合理的间隙避免气流于所述风道中形成涡流,如此以兼顾所述塔扇的风力强度和噪声水平。
[0013]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风道和一塔扇,其中所述弧面部的弧边长为L1,其中L1大于等于R1/5小于等于3R1/10,如此以基于所述蜗舌的形态设计进一步优化所述风道的性能,从而避免所述弧面部的弧边长过长导致气流于所述风道的动力下降,和避免所述弧面部的弧边长过短而对气流的引导能力下降影响所述出风口处气流的稳定性,如此以保证所述塔扇的送风量和风力强度。
[0014]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风道和一塔扇,其中命名所述弧面部的靠近所述出风口的一侧为迎风侧,其中所述弧面部在距所述迎风侧(3/4
±
1/8)*L1处被远离所述风轮安装空间地折出,以使所述弧面部呈一级阶梯形态,如此以基于所述蜗舌的形态形成对气流的引导,保证所述风道的性能。
[0015]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风道和一塔扇,其中所述蜗舌进一步包括自所述弧面部的所述迎风侧以逐渐远离所述风轮安装空间的方式弧形延伸至所述出风口的一侧的一迎风分流部,其中所述迎风分流部基于其形态形成对气流的引导,具体在气流于所述风道的运动中,气流自所述风轮的切向方向甩出,撞击所述蜗壳而被所述蜗壳束流和引导至所述出风口的位置,并被所述蜗舌的所述迎风分流部引导而自所述出风口被送出,如此以基于所述蜗舌的形态设计优化所述风道的性能,保证所述塔扇的送风量和风力强度。
[0016]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风道和一塔扇,其中所述蜗舌进一步包括自所
述弧面部的另一侧以逐渐远离所述风轮安装空间的方式朝所述进风口的方向扩散延伸的一导风扩散部,以基于所述蜗舌的形态设计优化所述风道的性能,其中在气流于所述风道的运动中,存在部分气流未被所述蜗舌的所述迎风分流部引导至出风口而形成回流,回流沿所述蜗舌于所述风道运动并在所述导风扩散部处被扩散而减小回流的运动势能,从而避免回流的运动势能过大而于所述进风口处与新进入所述风道的气流形成涡流,从而减小所述塔扇的工作噪声。
[0017]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风道和一塔扇,其中基于所述迎风分流部于所述出风口处对气流的引导和分流,增加了被送出于所述出风口的气流的运动势能,并合理引导为被送出所述出风口的气流顺利回流,避免未被送出所述出风口的气流聚集于所述出风口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风道,其适用于容置一风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其中所述壳体被开设具有一进风口和一出风口,其中所述壳体具有一风轮安装空间,所述风轮安装空间为该风轮被容置于所述风道时所占用的空间;一蜗舌;以及一蜗壳,其中所述蜗壳和所述蜗舌被相对地设置于所述出风口的两侧,其中所述蜗壳包括一收风口,其中所述收风口自所述蜗壳的靠近所述进风口的一侧以逐渐靠近所述风轮安装空间的方式朝所述出风口的方向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其中命名所述收风口的靠近所述进风口的一侧为首侧,另一侧为末侧,其中所述首侧和所述风轮安装空间的中心线在同一水平面上的连线与所述末侧和所述风轮安装空间的中心线在同一水平面上的连线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10
°
小于等于30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道,其中所述首侧和所述风轮安装空间的中心线在同一水平面上的连线与所述末侧和所述风轮安装空间的中心线在同一水平面上的连线之间的夹角等于15
°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道,其中所述风轮安装空间为一直圆柱,所述风轮安装空间的底面直径为R1,其中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收风口的所述首侧和所述风轮安装空间的中心线在垂直方向上的距离大于等于4R1/5小于等于R1,所述收风口的所述末侧和所述风轮安装空间的中心线在垂直方向上的距离大于等于R1小于等于6R1/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道,其中所述蜗壳包括一引流部,其中所述引流部自所述收风口的末侧以逐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洪力戴相录何爱民魏立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和生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