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差速器的诱导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5557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接差速器的诱导轮,包括诱导轮、第一太阳轮、输出轴、行星轮、第一太阳轮轴、行星轮框架、第二太阳轮、输入轴、太阳轮框架、行星轮轴和第二太阳轮轴。有益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配置连接输入轴的太阳齿轮的阻力来增大或减小该太阳齿轮相对于连接输出轴太阳齿轮工作时产生的阻力,从而使行星齿轮产生自转,使连接诱导轮的输出轴转速加快或减小,从而实现诱导轮相对于叶轮的转速改变。因此该差速器的存在可以改变诱导轮转速,进而提高离心泵叶轮进口处的流体能量,使离心泵叶轮具备更好的抗空化性能。好的抗空化性能。好的抗空化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接差速器的诱导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离心泵诱导轮
,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可以调节相对于叶轮转速的差速器的诱导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高速离心泵在化工和其他工业中因其体积小、质量轻、高扬程而受到广泛应用,但是高速离心泵的在大流量的工况下往往容易出现空化。汽蚀现象不仅使离心泵发出噪音,泵的效率、扬程、流量下降,而且气泡在高压区域破裂会对壁面产生一定的剥蚀和损伤。
[0003]为了避免汽蚀现象,通常会在叶轮前端安装诱导轮,由于诱导轮属于轴流式叶轮只需要很低的吸入余量,同时给叶轮的入口一定的增压,使得叶轮入口压力提高而超过流体的饱和蒸汽压而不产生空化,当相当于大幅度提高了泵的吸入性能,所以提高诱导轮的抗汽蚀性能成了一个流体机械研究者共同的话题。
[0004]实验中,发现改变诱导轮速度可以提高离心泵的吸入性能。在实际的工业生产中,如果在诱导轮部分引入第二个电机,虽然可以实现诱导轮相对于叶轮的加速转动,但是离心泵整体结构需要更改,成本消耗较大,为了解决传统诱导轮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设计出更加合理的诱导轮结构是非常有必要的,它能够显著有效的提高离心泵叶轮的性能。
[0005]因此,对现有的工艺结构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差速器的诱导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连接差速器的诱导轮,包括诱导轮、第一太阳轮、输出轴、行星轮、第一太阳轮轴、行星轮框架、第二太阳轮、输入轴、太阳轮框架、行星轮轴和第二太阳轮轴,所述诱导轮和所述第一太阳轮轴分别连接所述输出轴两侧,所述第一太阳轮轴上固定有所述第一太阳轮,所述输出轴固定有位于所述第一太阳轮外的所述太阳轮框架,所述太阳轮框架通过轴承安装有所述第二太阳轮轴,所述第二太阳轮轴固定有与所述第一太阳轮相对的所述第二太阳轮,所述第一太阳轮与所述第二太阳轮均与所述行星轮啮合,所述行星轮通过所述行星轮轴转动安装在所述行星轮框架上,所述行星轮框架固定在所述输入轴一端,所述输入轴另一端直接连接叶轮。
[0008]优选的,所述诱导轮、所述第一太阳轮、所述第二太阳轮和所述输入轴均同轴心线设置。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太阳轮与所述第二太阳轮转速之和等于所述行星轮转速的两倍。
[0010]优选的,所述诱导轮包括轮毂和诱导轮叶片,所述轮毂为轴状件,多个所述诱导轮叶片结构和形状均相同且均为螺旋上升状的叶片,多个所述诱导轮叶片平行且同轴地布置
在所述轮毂圆周侧面,多个所述诱导轮叶片的内缘与所述轮毂圆周侧面焊接形成轮毂诱导轮结构,多个所述诱导轮叶片的顶端均与轮毂的上端固定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专利技术通过对诱导轮轮毂末端安装一个类似于一个加速器的结构,该加速器结构可以改变诱导轮转速,该结构可以避免给诱导轮配备另一条轴和电机造成的整体离心泵结构改变以及经济浪费,能够极大程度提高离心泵性能,减小空化。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0015]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0016]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三。
[0017]图中:1、诱导轮;2、第一太阳轮;3、输出轴;4、行星轮;5、第一太阳轮轴;6、行星轮框架;7、第二太阳轮;8、输入轴;9、太阳轮框架;10、行星轮轴;11、第二太阳轮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实施例1:请参阅图1

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接差速器的诱导轮,包括诱导轮1、第一太阳轮2、输出轴3、行星轮4、第一太阳轮轴5、行星轮框架6、第二太阳轮7、输入轴8、太阳轮框架9、行星轮轴10和第二太阳轮轴11,所述诱导轮1和所述第一太阳轮轴5分别连接所述输出轴3两侧,所述第一太阳轮轴5上固定有所述第一太阳轮2,从而第一太阳轮2转动可带动诱导轮1转动;所述输出轴3固定有位于所述第一太阳轮2外的所述太阳轮框架9;所述太阳轮框架9通过轴承安装有所述第二太阳轮轴11,所述第二太阳轮轴11固定有与所述第一太阳轮2相对的所述第二太阳轮7,所述第一太阳轮2与所述第二太阳轮7均与所述行星轮4啮合,所述行星轮4通过所述行星轮轴10转动安装在所述行星轮框架6上,所述行星轮框架6固定在所述输入轴8一端,所述输入轴8另一端直接连接叶轮;从而当叶轮带动输入轴8转动时,输入轴8带动行星轮框架6转动,第二太阳轮7要承受差速器结构以及诱导轮1结构的重力,故可以改变其与行星轮4阻力和第一太阳轮2与行星轮4的阻力,当行星轮4因受到第一太阳轮2和第二太阳轮7的阻力不同,会产生自转,实现诱导轮1差速转动。
[0020]请参阅图1,所述诱导轮1、所述第一太阳轮2、所述第二太阳轮7和所述输入轴8均同轴心线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利于叶轮带动输入轴8转动时,整个差速结构的稳定运行。
[0021]请参阅图1,所述第一太阳轮2与所述第二太阳轮7转速之和等于所述行星轮4转速的两倍;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优选,更利于实现增加诱导轮转速来增加离心泵的正吸入压力,从而提高离心泵性能,减小空化。
[0022]请参阅图1

3,所述诱导轮1包括轮毂和诱导轮叶片,所述轮毂为轴状件,多个所述诱导轮叶片结构和形状均相同且均为螺旋上升状的叶片,多个所述诱导轮叶片平行且同轴
地布置在所述轮毂圆周侧面,多个所述诱导轮叶片的内缘与所述轮毂圆周侧面焊接形成轮毂诱导轮结构,多个所述诱导轮叶片的顶端均与轮毂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诱导轮叶片的起始导程优选25mm,终止导程优选45mm,叶片轴向长度优选43.75mm,叶片总长度优选274.56mm,能够极大程度提高离心泵性能,减小空化。
[0023]为了方便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专利技术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24]工作原理:由于离心泵在启动前为了避免气缚现象而处于灌泵状态,在中心腔室以及特殊流道内都充满着流体;在诱导轮转动时,中心腔室和特殊流道内存在有流体,而且这部分流体偏离中轴一定的距离,这就使得这部分流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出;这类似于叶轮吸入流体的原理;诱导轮是降低离心泵的静正吸入压力,这是靠诱导轮增加离心泵第一级叶轮入口的静压力来实现;本专利可以增加诱导轮转速来增加离心泵的正吸入压力,从而提高离心泵性能,减小空化。
[0025]当叶轮带动输入轴8转动时,输入轴8带动行星轮框架6转动,此时行星轮4因受到第一太阳轮2和第二太阳轮7的阻力不同,会产生自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差速器的诱导轮,包括诱导轮(1)、第一太阳轮(2)、输出轴(3)、行星轮(4)、第一太阳轮轴(5)、行星轮框架(6)、第二太阳轮(7)、输入轴(8)、太阳轮框架(9)、行星轮轴(10)和第二太阳轮轴(11),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轮(1)和所述第一太阳轮轴(5)分别连接所述输出轴(3)两侧,所述第一太阳轮轴(5)上固定有所述第一太阳轮(2),所述输出轴(3)固定有位于所述第一太阳轮(2)外的所述太阳轮框架(9),所述太阳轮框架(9)通过轴承安装有所述第二太阳轮轴(11),所述第二太阳轮轴(11)固定有与所述第一太阳轮(2)相对的所述第二太阳轮(7),所述第一太阳轮(2)与所述第二太阳轮(7)均与所述行星轮(4)啮合,所述行星轮(4)通过所述行星轮轴(10)转动安装在所述行星轮框架(6)上,所述行星轮框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宝玲史明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