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5553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用前灯装置(100),其被安装于车辆的一部分,对所述车辆行驶的路面上照射照明光,其包括:产生所述照明光的光源装置(10);和光学单元(50),其配置在所述光源装置的光轴上,进行投影以使来自所述光源装置的所述照明光形成所要求的配光分布,所述前灯装置还在所述光源装置与所述光学单元之间的光路的一部分设置有偏振方向变换装置(20),其能够与所述路面上的要照射所述照明光的位置的状态对应地,对来自所述光源装置的光按照射区域进行包括偏振方向变换在内的控制。区域进行包括偏振方向变换在内的控制。区域进行包括偏振方向变换在内的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前灯装置
[0001]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780084479.3、申请日为2017.12.12、名称为“前灯装置”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使用了固体发光元件的车辆用前灯装置。

技术介绍

[0003]随着近年来LED等固体发光元件的显著发展,以该固体发光元件为光源的照明装置作为一种小型、轻量而且低功耗、对环境友好的寿命长的光源,在各种照明器具中得到了广泛利用,进而,也开始用作可作为车载电子装置进行各种控制的、可见性(辨识性)良好的车辆用前灯装置。
[0004]例如,作为现有的车辆用前灯装置,根据下述专利文献1已知这样一种车辆用前照灯,其包括近光用LED光源阵列和远光用LED光源阵列、接收来自该LED光源的近光和远光并使它们变得准直的第一光导、使准直后的近光和远光按扩散模式的组合发生扩散的第二光导,该车辆用前照灯在壳体内以机械方式支承这些阵列和光导。
[0005]此外,根据专利文献2,作为将激光光源用作光源并能够以简单的结构进行亮度调整的车辆用灯具,公开了一种利用了液晶部的灯具。具体而言,在该液晶部上形成了能够使激光透射的非调制区域和使激光的偏振成分的相位改变90度的调制区域,并利用液晶驱动部调整调制区域和非调制区域的范围,来调整周围光的亮度。
[0006]除此之外,以下专利文献3公开了一种LED照明器具尤其是LED前灯,其利用多个LED作为主动光源,使来自该主动光源的光经准直光学单元、混合光学单元、场光学单元等按预先决定的配光(light distribution,光分布)出射。并且,尤其是在权利要求25和第0036段等记载了,作为用于实现使主动光源出射的光以所要求的形态到达混合光学系统的部件,可以配置使光偏振或整形的透镜或反射器等其他的光学元件。
[0007]现有技术文献
[0008]专利文献
[0009]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8

532250号公报
[0010]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

207390号公报
[0011]专利文献3:日本特表2013

50267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2]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13]作为固体光源的LED随着其发光效率的提高,能够有效地用作车辆用前照灯装置中的发光光源。不过,上述的现有技术和专利文献1在其光利用效率特性和均匀照明特性方面尚有不足,存在各种改进的余地。
[0014]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针对预先形成在液晶部上的非调制区域和调制区域,利用
液晶驱动部调整调制区域和非调制区域的范围来调整周围光的亮度,但对于与照明光的照射区域的状态等对应地,获得包括其偏振成分在内具有良好的可见性的照明光这一点,则没有任何的记载。而在专利文献3中,作为用于使从主动光源出射的光以所要求的形态到达混合光学系统的部件利用了偏振透镜或反射器等其他光学元件,但对于获得包括偏振成分在内具有良好的可见性的照明光这一点,却没有任何记载。
[0015]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前灯装置,通过使用可容易地作为模组化的面状照明用光源利用的光源装置,能够提高从LED光源出射的光的利用效率并提高均匀的照明特性,并且,通过与光照射的路面等的状态等相适宜地进行包括其偏振成分在内的控制,来产生并照射具有更为良好的可见性的照明光。
[0016]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0017]作为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一个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用前灯装置,其被安装于车辆的一部分,对所述车辆行驶的路面上照射照明光,其包括:产生所述照明光的光源装置;和光学单元,其配置在所述光源装置的光轴上,进行投影以使来自所述光源装置的所述照明光形成所要求的配光分布,所述前灯装置还在所述光源装置与所述光学单元之间的光路的一部分设置有偏振方向变换装置,所述偏振方向变换装置能够与所述路面上的要照射所述照明光的位置的状态对应地,对来自所述光源装置的光按照射区域进行包括偏振方向变换在内的控制。
[0018]专利技术效果
[0019]采用本专利技术能够得到良好的技术效果,即,通过使用可低成本制造并且小型且易模组化的、光利用效率高的光源装置,能够提供一种低功耗、对环境友好且寿命长,并且能够按照射区域根据控制信号控制偏振方向,由此能够获得最适合车辆的行驶场景的光的车辆用前灯装置。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表示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用前灯装置应用于汽车前照灯的情况下的整体结构(a)和放大表示其一部分的立体图(b)。
[0021]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用前灯装置的整体结构(a)及其展开结构(b)的立体图。
[0022]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车辆用前灯装置的整体结构的侧视截面图(a),和变形例的车辆用前灯装置的整体结构的侧视截面图(b)。
[0023]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车辆用前灯装置中的以准直单元为中心的可见光照明单元的结构的立体图。
[0024]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车辆用前灯装置中的以准直单元为中心的可见光照明单元的动作的俯视截面图。
[0025]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车辆用前灯装置中的准直单元的准直元件的结构及其动作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0026]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车辆用前灯装置的偏振方向变换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展开立体图(a)及其局部放大截面图(b)。
[0027]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车辆用前灯装置中的偏振方向变换装置的配置构
成(a)和成为其变形例的配置构成(b)的图。
[0028]图9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车辆用前灯装置中的偏振方向变换装置的动作的无电压施加时(a)和有电压施加时(b)的状态图。
[0029]图10是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车辆用前灯装置中的前灯的控制(a)和前灯的照射区域(b)的说明图。
[0030]图1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车辆用前灯装置的p偏振光和s偏振光在折射率为1.5的物质上的反射率的角度特性之一例的图。
[0031]图1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车辆用前灯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展开立体图(a)及其侧视截面图(b)。
[0032]图13是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车辆用前灯装置中的可见光照明单元的偏振状态的立体图(a)及其截面图(b)。
[0033]图14是对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车辆用前灯装置中的不同入射角的s偏振光和p偏振光,表示偏振反射镜的与入射光波长对应的偏振膜透射率的曲线。
[0034]图1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车辆用前灯装置中的阳光的光谱辐照度的特性图。
[0035]图1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车辆用前灯装置中的红外光照明单元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0036]图1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车辆用前灯装置的内部结构的展开立体图(a)及其截面图(b)。
[0037]图18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前灯装置的变形例(实施例4)的、可见光照明单元比L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用的前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产生光的光源装置;光学单元,其配置在所述光源装置的光轴上,进行投影以使来自所述光源装置的所述照明光形成所要求的配光分布;和偏振方向变换装置,其改变来自所述光源装置的光的偏振方向,在从所述光源装置出射的光的光轴上,按所述光源装置、所述偏振方向变换装置和所述光学单元的顺序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装置包括:光源;对来自所述光源的光进行偏振变换的偏振变换元件;和配置在所述光源与所述偏振变换元件之间的光学元件,在从所述光源装置出射的光的光轴上,按所述光源、所述光学元件、所述偏振变换元件、所述偏振方向变换装置和所述光学单元的顺序配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偏振方向变换装置与所述光学单元之间,还以出射面向下方倾斜规定角度的方式设置有偏振片或反射镜。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光源装置的出射面一侧还设置有自由曲面透镜。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振方向变换装置由液晶面板构成。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前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装置的出射面的大小比所述偏振方向变换装置的入射面的大小小。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前灯装置,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偏振方向变换装置的所述液晶面板,采用不配置出射侧偏振片的结构。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前灯装置,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偏振方向变换装置的所述液晶面板的出射侧偏振片具有比入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田浩二杉山寿纪国井康彦
申请(专利权)人: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