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T扫描用X射线防护铅皮套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5216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48
一种CT扫描用X射线防护铅皮套件,一个第一组件和两个第二组件通过滑槽和滑片连接,第一组件的平铺铅皮两侧缘垂直安装有长矩形中空的滑槽,滑槽两端分别为置入口和槽底,外侧面开设线口,第二组件的覆盖铅皮游离缘侧约二分之一范围单面安装自粘贴,另一侧缘垂直安装滑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不影响CT扫描操作和检查质量的射线防护铅皮套件技术方案,解决患者在CT扫描中性腺或其它躯干腺体防护时存在的穿戴铅衣不便和部分遮挡影响CT扫描的技术问题,以及医用射线防护铅皮或铅衣搭盖患者造成X射线防护无效的技术问题,保障CT检查质量及患者射线防护安全,降低医疗风险。险。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T扫描用X射线防护铅皮套件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CT扫描用X射线防护铅皮套件。

技术介绍

[0002]放射影像检查存在X射线防护问题,尤其是敏感的腺体组织需要尽量减少X射线辐射,CT扫描X射线使用量远大于摄片,眼球、甲状腺配备了铅眼镜、铅围脖进行防护,但性腺或躯干的其它腺体并无专用的针对性防护铅皮,常采取患者穿戴完整的医用铅衣或在患者身体表面搭盖医用射线防护铅皮或铅衣的方式增加防护。穿戴较重的完整铅衣存在不利于患者躺下、起立或移动的问题,穿戴或脱取铅衣的操作难度较大,尤其是临床上有较多危重、外伤、不能站立患者很难配合完成,且铅衣较大,易部分遮挡目标检查脏器造成CT扫描失败或图像缺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CT扫描的检查质量。
[0003]CT的X射线球管在扫描时是以360度不间断旋转方式工作的,仅在患者体表搭盖医用射线防护铅皮或铅衣无法阻挡背侧和侧面方向的X射线穿过,造成防护无效,存在较大的射线防护隐患。这影响了CT扫描的X射线使用安全,增加了医疗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CT扫描用X射线防护铅皮套件,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不影响CT扫描操作和检查质量的射线防护铅皮套件技术方案,解决患者在CT扫描中性腺或其它躯干腺体防护时存在的穿戴铅衣不便和部分遮挡影响CT扫描的技术问题,以及医用射线防护铅皮或铅衣搭盖患者造成X射线防护无效的技术问题,保障CT检查质量及患者射线防护安全,降低医疗风险。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CT扫描用X射线防护铅皮套件,第一组件两侧缘安装有滑槽,第二组件单侧缘安装有滑片,两个第二组件和一个第一组件通过将滑片置于滑槽内的方式连接。
[0006]第一组件中,矩形的平铺铅皮为柔性医用射线防护铅皮,左右宽度不超过CT扫描床面宽度,上下长度约20厘米,两只滑槽的内侧面长中轴线分别垂直连接在平铺铅皮左、右两侧缘上。
[0007]金属材料制作的滑槽为长立方体中空结构,一端缺损开设为置入口,另一端封闭为槽底,外侧面沿长中轴线开设有线口,线口宽度略大于覆盖铅皮厚度。
[0008]第二组件中,矩形的覆盖铅皮为柔性医用射线防护铅皮,左右宽度大于CT扫描床面宽度二倍以上,上下长度约20厘米,一侧缘为游离缘,另一侧缘上安装金属滑片,长矩形滑片的长轴中线与侧缘垂直连接,其宽度小于滑槽前后横径但大于线口宽度。
[0009]覆盖铅皮自游离缘向对侧约二分之一范围内的单侧侧面上安装有自粘贴。
[0010]本技术的提供的一种CT扫描用X射线防护铅皮套件,其有益效果是:第一组件两侧缘安装有滑槽,第二组件单侧缘安装有滑片,两个第二组件和一个第一组件通过将滑片置于滑槽内的方式连接,有利于较容易通过组件形成环绕患者腺体360度防辐射装置,且
可以避免穿戴和取下完整铅衣等繁冗复杂的操作过程;第一组件中,矩形的平铺铅皮为柔性医用射线防护铅皮,左右宽度不超过CT扫描床面宽度有利于避免边缘突出到床面外阻挡扫描床前进或后退,上下长度约20厘米有利于满足保护腺体需要的同时减少对目标扫描脏器的阻挡,两只滑槽的内侧面长中轴线分别垂直连接在平铺铅皮左、右两侧缘上,便于第一组件两侧连接其它结构;金属材料制作的滑槽和滑片有利于连接处的辐射防护,滑槽为长立方体中空结构,一端缺损开设为置入口,另一端封闭为槽底,外侧面沿长中轴线开设有线口,线口宽度略大于覆盖铅皮厚度,便于将滑片置入滑槽且不易从滑槽内脱出,且便于覆盖铅皮在线口内移动;第二组件的覆盖铅皮为柔性医用射线防护铅皮,左右宽度大于CT扫描床面宽度二倍以上有利于在两个覆盖铅皮间形成足够的容纳空间,上下长度约20厘米则利于形成与第一组件宽度一致的防护结构,一侧缘为游离缘,另一侧缘上安装金属滑片,对称的结构方便于灵活组装使用,长矩形滑片的长轴中线与侧缘垂直连接,其宽度小于滑槽前后横径但大于线口宽度,有利于滑片与滑槽稳定对接;覆盖铅皮自游离缘向对侧约二分之一范围内的单侧侧面上安装有自粘贴,除利于方便连接和松解两侧的覆盖铅皮外,还有利于利用两侧自粘贴重叠范围长短改变调节容纳空间大小以适应不同体型患者。
附图说明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示意图;
[0013]图中1.平铺铅皮,2.置入口,3.第一组件,4.滑片,5.覆盖铅皮,6.线口,7.滑槽,8.槽底,9.第二组件,10.自粘贴。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如图1所示,一种CT扫描用X射线防护铅皮套件。
[0015]第一组件3两侧缘安装有滑槽7,第二组件9单侧缘安装有滑片4,两个第二组件9和一个第一组件3通过将滑片4置于滑槽7内的方式连接。
[0016]第一组件3中,矩形的平铺铅皮1为柔性医用射线防护铅皮,左右宽度不超过CT扫描床面宽度,上下长度约20厘米,两只滑槽7的内侧面长中轴线分别垂直连接在平铺铅皮1左、右两侧缘上。
[0017]金属材料制作的滑槽7为长立方体中空结构,一端缺损开设为置入口2,另一端封闭为槽底8,外侧面沿长中轴线开设有线口6,线口6宽度略大于覆盖铅皮5厚度。
[0018]第二组件9中,矩形的覆盖铅皮5为柔性医用射线防护铅皮,左右宽度大于CT扫描床面宽度二倍以上,上下长度约20厘米,一侧缘为游离缘,另一侧缘上安装金属滑片4,长矩形滑片4的长轴中线与侧缘垂直连接,其宽度小于滑槽7前后横径但大于线口6宽度。
[0019]覆盖铅皮5自游离缘向对侧约二分之一范围内的单侧侧面上安装有自粘贴10。
[0020]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如下
[0021] 工作时,患者仰卧位置于CT扫描床上,确定需要保护的性腺或其它躯干腺体后,将第一组件3置于CT扫描床面上,平铺铅皮1置于扫描目标脏器之外的腺体后方,分别以两个自粘贴10相对的方位将两个第二组件9的滑片4经第一组件3的置入口2逐渐置于滑槽7内,覆盖铅皮5经线口6向槽底8侧滑动至最大位置后,将两侧覆盖铅皮5的游离缘自外下向
内上拉伸至患者上方覆盖体表并重叠合适长度,两侧自粘贴10相互粘贴固定。如需对多个腺体进行辐射防护则可选用多组铅皮套件进行多段防护。CT扫描结束后解开自粘贴10,患者离开CT扫描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T扫描用X射线防护铅皮套件,其特征在于:第一组件(3)两侧缘安装有滑槽(7),第二组件(9)单侧缘安装有滑片(4),两个第二组件(9)和一个第一组件(3)通过将滑片(4)置于滑槽(7)内的方式连接,第一组件(3)中,矩形的平铺铅皮(1)为柔性医用射线防护铅皮,左右宽度不超过CT扫描床面宽度,上下长度约20厘米,两只滑槽(7)的内侧面长中轴线分别垂直连接在平铺铅皮(1)左、右两侧缘上,金属材料制作的滑槽(7)为长立方体中空结构,一端缺损开设为置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林峰孙丽琴魏荣舒龙滕俊波张有为
申请(专利权)人: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