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耳结构和穿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46743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40
本申请公开一种生耳结构和穿戴设备,属于穿戴设备技术领域。该生耳结构,包括生耳主体、第一弹性件、按键和两个生耳顶针。生耳主体具有安装孔,安装孔沿第一方向贯穿生耳主体,两个生耳顶针可移动地设置于安装孔。第一弹性件设置于安装孔内,第一弹性件具有弹性部,弹性部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分别与两个生耳顶针相连。按键可移动地设置于生耳主体,按键具有第一推抵部和第二推抵部,第一推抵部和第二推抵部分别止抵于弹性部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按键可驱动弹性部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并带动两个生耳顶针沿安装孔向伸出或缩回安装孔的方向移动。装孔的方向移动。装孔的方向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耳结构和穿戴设备


[0001]本申请属于穿戴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生耳结构和穿戴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智能穿戴行业的发展,更多的人选择佩戴智能手表,智能手表不仅能比传统手表实现更多的功能,也可以用于装饰作用佩戴于手上。因此,人们对于手表细节的美观程度也提出了更多要求。
[0003]生耳结构为连接穿戴带和穿戴设备生耳主体分的连接结构。相关技术中,生耳结构主要通过拨动拨杆实现生耳结构的拆卸或安装。生耳结构在连接穿戴带和穿戴设备生耳主体分的情况下,为了用户可以拨动拨杆,需要在穿戴带上开设避让槽,以使拨杆显露于穿戴带,不仅影响穿戴带的美观性,还容易导致在佩戴过程中污垢容易填充于穿戴带上的避让口内,影响佩戴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耳结构和穿戴设备,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生耳结构需要在穿戴带开设避让槽,导致生耳结构无法隐藏于穿戴带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生耳结构,包括生耳主体、第一弹性件、按键和两个生耳顶针,
[0007]生耳主体具有安装孔,安装孔沿第一方向贯穿生耳主体,两个生耳顶针可移动地设置于安装孔;
[0008]第一弹性件设置于安装孔内,第一弹性件具有弹性部,弹性部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分别与两个生耳顶针相连;
[0009]按键可移动地设置于生耳主体,按键具有第一推抵部和第二推抵部,第一推抵部和第二推抵部分别止抵于弹性部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
[0010]按键可驱动弹性部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0011]在弹性部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两个生耳顶针中的第一生耳顶针移动至安装孔的第一位置,两个生耳顶针中的第二生耳顶针移动至安装孔的第二位置;
[0012]在弹性部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第一生耳顶针移动至安装孔的第三位置,第二生耳顶针移动至安装孔的第四位置。
[0013]基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生耳结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穿戴设备。该穿戴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和穿戴带,穿戴带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生耳结构,穿戴带可通过两个生耳顶针与设备主体可拆卸连接;
[0014]其中,在弹性部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两个生耳顶针与设备主体分离,穿戴带与设备主体处于分离状态;
[0015]在弹性部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两个生耳顶针与设备主体连接,穿戴带与设备主体处于连接状态。
[0016]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生耳结构中,按键受到外部作用力相对生耳主体移动,进而使得弹性部相对生耳主体沿第一推抵部和第二推抵部移动,以使第一推抵部和第二推抵部可以驱动弹性部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具体的,在弹性部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的过程中,两个生耳顶针可沿安装孔向伸出或缩回安装孔的方向移动。需要说明的是,生耳顶针沿安装孔向缩回安装孔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生耳结构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减小。生耳顶针沿安装孔向伸出安装孔的方向运动的过程中,生耳结构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延长。因此,该方案可以通过按压按键的方式驱动生耳结构两端的生耳顶针相对沿安装孔伸缩。
[0018]示例性地,在生耳结构应用于穿戴设备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缩短或伸长生耳结构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实现生耳结构与设备主体之间卡嵌相连。
[0019]该方案所述的生耳结构可以通过按压的方式实现生耳结构的拆卸或安装,进而在生耳结构应用于穿戴设备的情况下,可以将生耳结构隐藏于穿戴带内。具体的,在生耳结构的安装或拆卸的过程中,用户可以通过按压穿戴带中与按键相对的区域,利用穿戴带将压力传递至按键,以实现生耳结构安装或拆卸。因此,该方案所述的生耳结构有益于隐藏于穿戴带内,进而可以避免在穿戴带上开口,提高穿戴带的美观性和佩戴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公开的生耳结构处于第一状态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公开的生耳结构处于第二状态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公开的生耳结构的第一剖面图;
[0023]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公开的生耳结构的第二剖面图;
[0024]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公开的第一弹性件与生耳主体在第一视角的装配图;
[0025]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公开的第一弹性件与生耳主体在第二视角的装配图;
[0026]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公开的第一弹性件生耳顶针的装配图;
[0027]图8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公开的穿戴设备的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100

生耳主体;110

安装孔;120

弹簧支架;121

第一限位槽;130

按键支架;131

第一限位部;140

第一定位件;141

导向孔;200

第一弹性件;210

弹性部;220

连接部;300

生耳顶针;310

第二限位槽;400

按键;410

第一推抵部;411

推抵面;420

第二推抵部;430

第二定位件;500

第二弹性件;600

穿戴带;700

设备主体;800

生耳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30]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
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0031]下面结合图1至图8,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生耳结构进行详细地说明。
[0032]参照图1至图4,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生耳结构包括生耳主体100、第一弹性件200、按键400和两个生耳顶针300。其中,生耳主体100为基础性结构件,可以为第一弹性件200、按键400和两个生耳顶针300提供安装基础。
[0033]参照图1和图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生耳主体(100)、第一弹性件(200)、按键(400)和两个生耳顶针(300),所述生耳主体(100)具有安装孔(110),所述安装孔(110)沿第一方向贯穿所述生耳主体(100),所述两个生耳顶针(300)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孔(110);所述第一弹性件(200)设置于所述安装孔(110)内,所述第一弹性件(200)具有弹性部(210),所述弹性部(210)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分别与所述两个生耳顶针(300)相连;所述按键(400)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生耳主体(100),所述按键(400)具有第一推抵部(410)和第二推抵部(420),所述第一推抵部(410)和所述第二推抵部(420)分别止抵于所述弹性部(210)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所述按键(400)可驱动所述弹性部(210)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弹性部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两个生耳顶针中的第一生耳顶针移动至所述安装孔的第一位置,所述两个生耳顶针中的第二生耳顶针移动至所述安装孔的第二位置;在所述弹性部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生耳顶针移动至所述安装孔的第三位置,所述第二生耳顶针移动至所述安装孔的第四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400)驱动所述弹性部(210)切换至所述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弹性部(210)相对所述按键(400)位于第五位置;所述按键(400)驱动所述弹性部(210)切换至所述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弹性部(210)相对所述按键(400)位于第六位置;所述第一推抵部(410)和所述第二推抵部(420)均设置有推抵面(411),所述弹性部(210)可沿所述推抵面(411)在所述第五位置和所述第六位置之间切换;在所述第五位置,所述第一推抵部(410)与所述第二推抵部(420)在第一方向上的间距为第一间距;在所述第六位置,所述第一推抵部(410)与所述第二推抵部(420)在第一方向上的间距为第二间距;所述第一间距大于所述第二间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生耳主体(100)设置有弹簧支架(120),所述弹簧支架(120)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限位槽(121),所述弹性部(210)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槽(121),所述弹性部(210)与所述第一限位槽(121)滑动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生耳结构还包括第二弹性件(500),所述第二弹性件(500)设置于所述按键(400)与所述生耳主体(100)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500)可驱动所述按键(400)相对所述生耳主体(100)由第七位置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瑞轩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