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互补发电系统的频率控制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4425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37
本公开涉及一种水光互补发电系统的频率控制方法和装置,通过确定水光互补发电系统的待工作时间区间,其中起始时刻表征系统开始工作的时刻。确定待工作时间区间中至少一个时长为预设时长的预测区间,预测区间中包括离散时间点。根据预设时长、预设的预测误差初值、离散时间步长和误差确定函数确定每个预测区间对应的预测误差,误差确定函数基于伊藤过程和任意多项式混沌的方式建模得到。根据预测区间的预测误差生成用于在待工作时间区间内调节系统频率的调节方案。本公开通过数学建模的方式准确确定预测误差,降低光伏出力在不同预测区间之间衔接不良和扩散的可能性,通过预测误差对整个系统频率进行调节,提高了系统频率的稳定性。定性。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光互补发电系统的频率控制方法和装置


[0001]本公开涉及发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光互补发电系统的频率控制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清洁能源的发展,水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的发电被广泛应用在发电领域,其中水光互补发电系统能够利用不同类型能源间的优势,实现多种清洁能源的互补发电。然而其中的太阳能光伏出力与自然光照条件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由于光照条件随天气不断变化,光伏的输出功率也同样具有随机性。光伏出力大幅、频繁的随机波动性对系统有功平衡造成了冲击,进而影响到系统的一次、二次调频等运行特性,对经济调度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水光互补发电系统中光伏接入比例较高的情况下,光伏输出功率的随机性无法被忽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公开提出了一种水光互补发电系统的频率控制方法和装置,旨在通过建模的方式确定光伏的预测误差,并根据确定的预测误差度整个水光互补发电系统的频率进行调节,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0004]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水光互补发电系统的频率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5]确定所述水光互补发电系统的待工作时间区间;
[0006]根据所述待工作时间区间确定至少一个时长为预设时长的预测区间,所述预测区间中包括至少一个离散时间点;
[0007]根据所述预设时长、预设的预测误差初值、离散时间步长和误差确定函数确定每个所述预测区间对应的预测误差,所述误差确定函数基于伊藤过程和任意多项式混沌的方式建模得到,所述离散时间步长根据所述预设时长和预测区间中包括的离散时间点数量确定;
[0008]根据所述至少一个预测区间的预测误差生成调节方案,所述调节方案用于在待工作时间区间内调节所述水电互补发电系统的频率。
[000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预设时长、预设的预测误差初值、离散时间步长和误差确定函数确定每个所述预测区间对应的预测误差,包括:
[0010]响应于所述预测区间是时序位置第一的区间,根据所述预设时长、所述预测误差初值、离散时间步长和误差确定函数确定对应的预测误差;
[0011]响应于所述预测区间不是时序位置第一的区间,根据所述预设时长、时序上前一个预测区间对应的相邻预测误差、离散时间步长和误差确定函数确定对应的预测误差。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测误差初值根据所述水光互补发电系统在所述待工作时间区间起始时刻的实际光伏出力与预测光伏出力的差值确定。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误差确定函数根据在先误差项、误差漂移项和误
差扩散项的和确定,其中,所述在先误差项为预测误差初值或所述相邻预测误差,所述误差漂移项根据所述预测区间中每个所述离散时间点的漂移项和离散时间步长确定,所述误差扩散项根据所述预测区间中每个所述离散时间点的扩散项、离散时间步长和截断参数项确定。
[00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误差漂移项为所述预测区间中每个所述离散时间点的漂移项和离散时间步长的乘积的和。
[00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误差扩散项为所述预测区间中每个所述离散时间点的扩散项、离散时间步长和截断参数项的乘积的和。
[00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截断参数项根据随机变量、所述预设时长、以及当前预测区间和时序上在前的预测区间中离散时间点确定。
[00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截断参数项为随机变量与当前预测区间和时序上在前的预测区间中一个时间区间内离散时间点的离散参数乘积和;
[0018]其中,在所述预测区间是时序位置第一的区间的情况下,所述离散参数为所述预设时长倒数的平方根,在所述预测区间不是时序位置第一的区间的情况下,所述离散参数根据二倍所述预设时长倒数的平方根、所述预设时长和所述预测区间内的离散时间点确定。
[00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漂移项和所述扩散项通过对预测误差进行伊藤过程建模得到的随机微分方程确定。
[0020]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水光互补发电系统的频率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0021]第一区间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水光互补发电系统的待工作时间区间;
[0022]第二区间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工作时间区间确定至少一个时长为预设时长的预测区间,所述预测区间中包括至少一个离散时间点;
[0023]误差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设时长、预设的预测误差初值、离散时间步长和误差确定函数确定每个所述预测区间对应的预测误差,所述误差确定函数基于伊藤过程和任意多项式混沌的方式建模得到,所述离散时间步长根据所述预设时长和预测区间中包括的离散时间点数量确定;
[0024]频率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预测区间的预测误差生成调节方案,所述调节方案用于在待工作时间区间内调节所述水电互补发电系统的频率。
[002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误差确定模块,包括:
[0026]响应于所述预测区间是时序位置第一的区间,根据所述预设时长、所述预测误差初值、离散时间步长和误差确定函数确定对应的预测误差;
[0027]响应于所述预测区间不是时序位置第一的区间,根据所述预设时长、时序上前一个预测区间对应的相邻预测误差、离散时间步长和误差确定函数确定对应的预测误差。
[002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测误差初值根据所述水光互补发电系统在所述待工作时间区间起始时刻的实际光伏出力与预测光伏出力的差值确定。
[002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误差确定函数根据在先误差项、误差漂移项和误差扩散项的和确定,其中,所述在先误差项为预测误差初值或所述相邻预测误差,所述误差漂移项根据所述预测区间中每个所述离散时间点的漂移项和离散时间步长确定,所述误差
扩散项根据所述预测区间中每个所述离散时间点的扩散项、离散时间步长和截断参数项确定。
[003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误差漂移项为所述预测区间中每个所述离散时间点的漂移项和离散时间步长的乘积的和。
[003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误差扩散项为所述预测区间中每个所述离散时间点的扩散项、离散时间步长和截断参数项的乘积的和。
[003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截断参数项根据随机变量、所述预设时长、以及当前预测区间和时序上在前的预测区间中离散时间点确定。
[003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截断参数项为随机变量与当前预测区间和时序上在前的预测区间中一个时间区间内离散时间点的离散参数乘积和;
[0034]其中,在所述预测区间是时序位置第一的区间的情况下,所述离散参数为所述预设时长倒数的平方根,在所述预测区间不是时序位置第一的区间的情况下,所述离散参数根据二倍所述预设时长倒数的平方根、所述预设时长和所述预测区间内的离散时间点确定。
[003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漂移项和所述扩散项通过对预测误差进行伊藤过程建模得到的随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光互补发电系统的频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确定所述水光互补发电系统的待工作时间区间;根据所述待工作时间区间确定至少一个时长为预设时长的预测区间,所述预测区间中包括至少一个离散时间点;根据所述预设时长、预设的预测误差初值、离散时间步长和误差确定函数确定每个所述预测区间对应的预测误差,所述误差确定函数基于伊藤过程和任意多项式混沌的方式建模得到,所述离散时间步长根据所述预设时长和预测区间中包括的离散时间点数量确定;根据所述至少一个预测区间的预测误差生成调节方案,所述调节方案用于在待工作时间区间内调节所述水电互补发电系统的频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预设时长、预设的预测误差初值、离散时间步长和误差确定函数确定每个所述预测区间对应的预测误差,包括:响应于所述预测区间是时序位置第一的区间,根据所述预设时长、所述预测误差初值、离散时间步长和误差确定函数确定对应的预测误差;响应于所述预测区间不是时序位置第一的区间,根据所述预设时长、时序上前一个预测区间对应的相邻预测误差、离散时间步长和误差确定函数确定对应的预测误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测误差初值根据所述水光互补发电系统在所述待工作时间区间起始时刻的实际光伏出力与预测光伏出力的差值确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误差确定函数根据在先误差项、误差漂移项和误差扩散项的和确定,其中,所述在先误差项为预测误差初值或所述相邻预测误差,所述误差漂移项根据所述预测区间中每个所述离散时间点的漂移项和离散时间步长确定,所述误差扩散项根据所述预测区间中每个所述离散时间点的扩散项、离散时间步长和截断参数项确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误差漂移项为所述预测区间中每个所述离散时间点的漂移项和离散时间步长的乘积的和。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误差扩散项为所述预测区间中每个所述离散时间点的扩散项、离散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今余志鹏邱一苇陈刚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