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可实现硬骨源头分离的多功能收餐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4338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36
一种可实现硬骨源头分离的多功能收餐台,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壳体、电机、减速器、联轴器、分离装置、骨头收集盒、浆料回收桶、倾斜支架、固定组件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可实现硬骨源头分离的多功能收餐台,采用“斜置双轴变螺距螺杆挤压制浆分离”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分离效果好、效率高、成本低,操作简单,可以在较少工作人员值守的情况下高效地实现源头分离硬骨,不仅解决了餐饮垃圾硬骨分离不彻底带来的如导致后处理设备堵塞及磨损等问题,而且较好地提高了制浆效率。提高了制浆效率。提高了制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实现硬骨源头分离的多功能收餐台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垃圾分类回收
,涉及一种餐饮垃圾回收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可实现硬骨源头分离的多功能收餐台。

技术介绍

[0002]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其中餐饮垃圾是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的主要对象之一。目前,餐饮垃圾回收处理以生物技术处理为主,其主要工艺流程包括收集、制浆、提油等多个环节,处理后的餐饮垃圾可为后续厌氧处理提供有机物质含量较高的原料。然而,餐饮垃圾中存在着如猪腿骨等硬骨,这些硬骨在制浆过程中难以彻底粉碎,极易造成后续处理设备堵塞及设备磨损大等问题。
[0003]国外,有关骨头等硬物分类比较早的是Jansen提出的使用圆盘屏机械振动。圆盘屏由垂直旋转圆盘构成的“床”以一定距离成排排列而成,将废弃物堆放在圆盘屏上,通过电机传动,使其不停的来回振动,柔软和潮湿的部分在圆盘之间落下,而大而硬的物体将在圆盘上振动运输到边缘。该方法若用于餐饮垃圾中硬骨分离时,显然存在着硬骨上残留物较多且噪音较大等缺点。国内,来自浙江工业大学的李宝华等人设计了一种骨头分离装置,采用带有筛孔的滚筒分离,可以通过长条形筛孔的大小来决定分离骨头的大小,这一装置的缺点是块状的有机蔬菜如胡萝卜、土豆甚至大片菜叶子等,一旦满足筛孔的条件就会和骨头一样被分离出来,造成硬骨分离效果不理想。此外,以大学食堂为例,餐饮垃圾中硬骨仍主要采用人工分离,这种分离方式尤其是在用餐高峰时,工作人员处理的餐饮垃圾量较大,难免有不经人工分离硬骨的餐饮垃圾直接倒入回收桶中。可见,目前餐饮垃圾中硬骨分离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0004]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可实现硬骨源头分离的多功能收餐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其不仅可以解决餐饮垃圾回收中硬骨分离的难题,而且能够提高餐饮垃圾的处理效率,为我国再生资源回收做出积极贡献,进而推动我国餐饮垃圾高效循环利用行业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餐饮垃圾回收制浆过程中硬骨无法彻底粉碎或分离而导致堵塞及加剧后处理设备磨损等问题,专利技术一种可实现硬骨源头分离的多功能收餐台。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实现硬骨源头分离的多功能收餐台,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壳体1、电机2、减速器3、联轴器14、分离装置4、骨头收集盒5、浆料回收桶6、倾斜支架7、固定组件8组成;所述分离装置4由左旋螺杆9、右旋螺杆10和U型分离筒11组成,左旋螺杆9和右旋螺杆10平行布置,位于食物残渣导料板11

1正下方,U型分离筒11左下部连接有骨头回收管11

2,U型分离筒11右下部连接有出料管11

3,U型分离筒11上部有两个圆形开口,通过落料筒12筒体与壳体1上的入料口连接;电机2与减速器3输入轴连接,减速器3为双输出轴减速器,双输出轴减速器的双轴分别通过各自的联轴器14与分离装置4中的左旋螺杆9和右旋螺杆10相连,电机
2、减速器3、联轴器14、分离装置4和骨头收集盒5均置于倾斜支架7上,整体形成左高右低布局,当食物残渣经落料筒12和食物残渣导料板11

1落在左旋螺杆9和右旋螺杆10右端螺旋槽中,在左旋螺杆9和右旋螺杆10作用下,食物残渣中有机质及部分被粉碎的硬骨形成浆料依靠自身重力经出料管11

3流入浆料回收桶6中,而未能粉碎的硬骨在左旋螺杆9和右旋螺杆10的带动下向高处移动到最高点,然后经与U型分离筒11相连通的骨头回收管11

2落入骨头收集盒5中。
[000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所述可实现硬骨源头分离的多功能收餐台,可以在较少工作人员值守的情况下高效地实现源头分离硬骨,不仅解决了餐饮垃圾硬骨分离不彻底带来的如导致后处理设备堵塞及磨损等问题,而且从收餐源头就开始制浆提高了制浆效率。
[0008](2)本专利技术所述可实现硬骨源头分离的多功能收餐台,采用“斜置双轴变螺距螺杆挤压制浆分离”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分离效果好、效率高、成本低,操作简单。
[0009](3)本专利技术所述可实现硬骨源头分离的多功能收餐台,针对硬骨的形状特征,在螺杆上增加破碎刀片,可分离骨头上粘附的残渣且对不规则硬骨进行整形等,使得所分离出硬骨上残留物少且形状较为规整,有利于硬骨后续集中处理。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的主剖视图。
[0011]图2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的俯剖视图。
[0012]图3是本专利技术左旋螺杆9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4是本专利技术落料筒12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

壳体、2

电机、3

减速器、4

分离装置、5

骨头收集盒、6

浆料回收桶、7

倾斜支架、8

固定组件、8

1吊环、8

2钢丝绳、9

左旋螺杆、10

右旋螺杆、11

U型分离筒、11

1食物残渣导料板、11

2骨头回收管、11

3出料管、12

落料筒、13

破碎刀片组、14

连轴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这不能用于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思想,可以做出各种修改或改进,但是只要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思想,均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之内。
[0016]如图1

4所示。
[0017]一种可实现硬骨源头分离的多功能收餐台,它是由壳体1、电机2、减速器3、联轴器14、分离装置4、骨头收集盒5、浆料回收桶6、倾斜支架7、固定组件8组成,如图1所示。壳体1为四方框架蒙皮结构,其上端为一凹槽结构,凹槽深度为10

20mm,凹槽中部设有2个落料口,落料口内安装落料筒12(如图4所示,落料筒12为圆筒与圆锥台组合结构),壳体1右端和前端设有开合门,用于骨头收集盒5和浆料回收桶6取出和放入。具体而言,分离装置4由左旋螺杆9、右旋螺杆10和U型分离筒11组成,如图2所示,左旋螺杆9和右旋螺杆10平行布置,位于食物残渣导料板11

1正下方,左旋螺杆9和右旋螺杆10的螺距由右向左逐渐减小,每节减小量为5

10mm,同时为了便于破碎,在左旋螺杆9和右旋螺杆10的右端三节螺旋槽内安装有破碎刀片组13,承担分离硬骨上粘附残渣与切割破碎的作用。破碎刀片组13由四片破碎
刀片组成,其高度与左旋螺杆9和右旋螺杆10外缘齐平,沿螺旋槽均匀分布,三节螺旋槽内破碎刀片组13交叉布置,相位角相差45
ꢀº
,如图3所示。U型分离筒11左下部连接有骨头回收管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实现硬骨源头分离的多功能收餐台,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壳体(1)、电机(2)、减速器(3)、联轴器(14)、分离装置(4)、骨头收集盒(5)、浆料回收桶(6)、倾斜支架(7)、固定组件(8)组成;所述分离装置(4)由左旋螺杆(9)、右旋螺杆(10)和U型分离筒(11)组成,左旋螺杆(9)和右旋螺杆(10)平行布置,位于食物残渣导料板(11

1)正下方,U型分离筒(11)左下部连接有骨头回收管(11

2),U型分离筒(11)右下部连接有出料管(11

3),U型分离筒(11)上部有两个圆形开口,通过落料筒(12)下端圆锥台与壳体(1)上的入料口连接;电机(2)与减速器(3)输入轴连接,减速器(3)的两个输出轴分别通过各自的联轴器(14)与分离装置(4)中的左旋螺杆(9)和右旋螺杆(10)相连接;电机(2)、减速器(3)、分离装置(4)和骨头收集盒(5)均置于倾斜支架(7)上,整体形成左高右低布局;食物残渣可经落料筒(12)和食物残渣导料板(11

1)落在左旋螺杆(9)和右旋螺杆(10)右端螺旋槽中,食物残渣中有机质及部分被粉碎的硬骨形成浆料依靠自身重力经出料管(11

3)流入浆料回收桶(6)中,未能粉碎的硬骨在左旋螺杆(9)和右旋螺杆(10)的带动下向上移动至最高点并经与U型分离筒(11)相连通的骨头回收管(11

2)落入骨头收集盒(5)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现硬骨源头分离的多功能收餐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为四方框架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来东王宏宇闫哲尹小琴冯健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