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高陡边坡植被恢复的生态单层可塑性立体网护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4235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高陡边坡植被恢复的生态单层可塑性立体网护坡结构,包括若干基质容纳构件、若干连接环、若干固定件和营养基质,所述基质容纳构件为正四面体,相邻所述正四面体的顶点通过连接环活动连接、以此形成一张立体网,固定件将立体网固定在高陡边坡上,正四面体为六个棱边相连接而成的框架体,将营养基质喷播于正四面体的框架内以及所连接形成的立体网与高陡边坡之间的空间内;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正四面体拥有固定框架体的特性、其框架内可容纳基质,在通过连接环将相邻的正四面体活动连接后形成一张立体网,将立体网通过固定件固定于高陡坡面时立体网中相邻正四面体与高陡坡面之间也会形成一个容纳空间,使更多的营养基质喷播与高陡坡面上。质喷播与高陡坡面上。质喷播与高陡坡面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高陡边坡植被恢复的生态单层可塑性立体网护坡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植被生态修复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高陡边坡植被恢复的生态单层可塑性立体网护坡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迅猛,公路、铁路、水利、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然而生态环境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特别是由于石灰岩矿山的长期开采活动,逐渐产生了大量的高陡坡的岩石边坡,很容易造成滑坡岩溶、塌陷等不良现象,同时造成了很大的生态及景观的破坏;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建设的不断重视,矿区开采造成的高陡坡岩石边坡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并且实施各种绿化方法,其施工方法大概分为两个步骤;一、在坡面上固定立体容纳结构。二、在固定好的立体容纳结构内喷播相应的基质和种子。以此通过人工措施在短时间内实现迅速绿化,最大限度恢复植被覆盖,防止岩面风化剥落,帮助第一代植物定居下来。
[0003]但是在固定立体容纳结构施工时,会将锚杆固定于坡面中,在将支撑类的构件一行一行的铺满坡面上并且进行固定,最后将平面固定网固定在支撑类的构件和锚杆上;其中支撑类的构件固定不但费时费工,施工后期也会出现平面固定网贴于坡面,从而减少喷播基质的空间。
[0004]为此,提出一种适用于高陡边坡植被恢复的生态单层可塑性立体网护坡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适用于高陡边坡植被恢复的生态单层可塑性立体网护坡结构,包括若干基质容纳构件、若干连接环、若干固定件和营养基质,所述基质容纳构件为正四面体,相邻所述正四面体的顶点通过连接环活动连接、以此形成一张立体网,所述固定件将立体网固定在高陡边坡上;所述正四面体为六个棱边相连接而成的框架体,将所述营养基质喷播于正四面体的框架内以及所连接形成的立体网与高陡边坡之间的空间内。
[0007]而且,所述连接环包括上环、若干连接杆和下环,所述连接杆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着上环和下环。
[0008]而且,所述连接环为弹性软质材料。
[0009]而且,所述正四面体中心处设有加强球,所述加强球和正四面体的三个顶点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肋。
[0010]而且,所述正四面体的六个棱边和加强肋均为硬质塑料材质。
[0011]而且,所述正四面体的棱边长度为50

100mm。
[0012]而且,所述固定件包括锚杆或双层锚杆、压片、固定片和拧紧螺帽;所述锚杆顶端圆周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双层锚杆顶端和中下端圆周表面设有外螺纹。
[0013]而且,所述压片和固定片上均设有直径相等的穿透孔,所述穿透孔直径与锚杆或双层锚杆的直径相等;所述压片长度小于固定片的长度。
[0014]而且,一种适用于高陡边坡植被恢复的生态单层可塑性立体网护坡结构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将要修复的高陡边坡上间隔打孔后将锚杆固定于孔中;S2:将若干正四面体和若干连接环所连接形成的立体网运至作业现场后,将立体网的顶点面朝向高陡坡面挂于锚杆上;S3:随后将拧紧螺帽螺纹连接在锚杆上、且位于正四面体框架内,然后将压片套于锚杆上、将其背面贴紧立体网中正四面体远离高陡边坡表面的其中两个棱边的内壁上,随后将拧紧螺帽的背面拧至贴紧压片的正面,之后再拿另一个压片套于锚杆上、将其正面贴紧立体网中正四面体远离高陡边坡的表面,最后将另一个拧紧螺帽螺纹连接在锚杆上、将其正面贴紧另一个压片的背面,使正四面体通过压片和拧紧螺帽进行限位固定;S4:根据S3中的步骤从立体网的一侧往另一侧固定下去,将立体网全面贴近于高陡坡面,发挥立体网的随高陡坡面变形仿面的性能,作业期间严禁从两侧同时进行固定;S5:将立体网铺满并且固定于高陡坡面后,最后进行营养基质的喷播,将营养基质喷播于正四面体的框架内以及所连接形成的立体网与高陡边坡之间的空间内。
[0015]而且,一种适用于高陡边坡植被恢复的生态单层可塑性立体网护坡结构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01:在将要修复的高陡边坡上间隔打孔后将双层锚杆固定于孔中,其中将双层锚杆中下端圆周表面设有的外螺纹露出于孔外;S02:将若干正四面体和若干连接环所连接形成的立体网运至作业现场后,将立体网的顶点面朝外挂于双层锚杆上;S03:随后将固定片套于双层锚杆上、将其正面贴紧立体网中正四面体靠近高陡边坡表面的其中两个棱边的内壁上,然后将拧紧螺帽螺纹连接在双层锚杆上、将其正面贴近于固定片的背面;S04:根据S03中的步骤从立体网的一侧往另一侧固定下去,将立体网全面贴近于高陡坡面,发挥立体网的随高陡坡面变形仿面的性能,作业期间严禁从两侧同时进行固定;S05:将一层立体网固定好之后,将同样的第二层立体网挂于双层锚杆上,其中第一层立体网和第二层立体网的顶点面相向放置;S06:随后将第二个拧紧螺帽螺纹连接在双层锚杆上、且位于第二层立体网的正四面体框架内,然后将第二个固定片套于双层锚杆上、将其背面贴紧第二层立体网中正四面体远离高陡边坡表面的其中两个棱边的内壁上,随后将第二个拧紧螺帽的背面拧至贴紧固定片的正面,之后再拿第三个固定片套于双层锚杆上、将其正面贴紧第二层立体网中正四面体远离高陡边坡的表面,最后将第三个拧紧螺帽螺纹连接在双层锚杆上、将其正面贴紧第三个固定片的背面,使正四面体通过固定片和拧紧螺帽进行限位固定,其中第一层立体
网和第二层立体网的顶点面相重合;S07:根据S06中的步骤从第二层立体网的一侧往另一侧固定下去,将立体网全面贴近于高陡坡面,发挥立体网的随高陡坡面变形仿面的性能,作业期间严禁从两侧同时进行固定;S08:将两层立体网铺满并且固定于高陡坡面后,最后进行营养基质的喷播,将营养基质喷播于正四面体的框架内、第一层立体网与高陡边坡之间形成的空间内和两层固定连接形成的立体网之间。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连接环将相邻的正四面体活动连接、以此形成一张立体网,而连接环的特性将立体网铺设于高陡坡面时使其拥有随高陡坡面的形状而发生形变进而仿面的性能。
[0017]2.本专利技术中正四面体以六个棱边连接形成,此特性使正四面体拥有固定框架体的特性,在挤压或者拉拽时框架体的空间不会产生任何变化,进一步保证其在内喷播的营养基质的牢固性。
[0018]3.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固定件的使用不仅仅对立体网进行固定,在进行固定时立体网中相邻正四面体与高陡坡面之间也会形成一个容纳空间,使更多的营养基质喷播与高陡坡面上。
[0019]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生态护坡结构在施工中比现有护坡结构施工不仅操作简单,施工后期也不必担心喷播基质的空间受外力而变小;本专利技术中正四面体拥有固定框架体的特性、其框架内可容纳基质,在通过连接环将相邻的正四面体活动连接后形成一张立体网,将立体网通过固定件固定于高陡坡面时立体网中相邻正四面体与高陡坡面之间也会形成一个容纳空间,使更多的营养基质喷播与高陡坡面上。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正四面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连接环的结构示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高陡边坡植被恢复的生态单层可塑性立体网护坡结构,包括若干基质容纳构件、若干连接环(2)、若干固定件和营养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容纳构件为正四面体(1),相邻所述正四面体(1)的顶点通过连接环(2)活动连接、以此形成一张立体网,所述固定件将立体网固定在高陡边坡上;所述正四面体(1)为六个棱边相连接而成的框架体,将所述营养基质喷播于正四面体(1)的框架内以及所连接形成的立体网与高陡边坡之间的空间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陡边坡植被恢复的生态单层可塑性立体网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2)包括上环(21)、若干连接杆(22)和下环(23),所述连接杆(22)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着上环(21)和下环(2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陡边坡植被恢复的生态单层可塑性立体网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2)为弹性软质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陡边坡植被恢复的生态单层可塑性立体网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四面体(1)中心处设有加强球(11),所述加强球(11)和正四面体(1)的三个顶点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肋(1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陡边坡植被恢复的生态单层可塑性立体网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四面体(1)的六个棱边和加强肋(12)均为硬质塑料材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陡边坡植被恢复的生态单层可塑性立体网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四面体(1)的棱边长度为50

100m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陡边坡植被恢复的生态单层可塑性立体网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锚杆(3)或双层锚杆(4)、压片(5)、固定片(6)和拧紧螺帽(7);所述锚杆(3)顶端圆周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双层锚杆(4)顶端和中下端圆周表面设有外螺纹。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陡边坡植被恢复的生态单层可塑性立体网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片(5)和固定片(6)上均设有直径相等的穿透孔,所述穿透孔直径与锚杆(3)或双层锚杆(4)的直径相等;所述压片(5)长度小于固定片(6)的长度。9.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陡边坡植被恢复的生态单层可塑性立体网护坡结构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将要修复的高陡边坡上间隔打孔后将锚杆(3)固定于孔中;S2:将若干正四面体(1)和若干连接环(2)所连接形成的立体网运至作业现场后,将立体网的顶点面朝向高陡坡面挂于锚杆(3)上;S3:随后将拧紧螺帽(7)螺纹连接在锚杆(3)上、且位于正四面体(1)框架内,然后将压片(5)套于锚杆(3)上、将其背面贴紧立体网中正四面体(1)远离高陡边坡表面的其中两个棱边的内壁上,随后将拧紧螺帽(7)的背面拧至贴紧压片(5)的正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宁刘震王晓霖刘乐崔浩王敏王婷张作茹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和润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